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王元化两部新著问世 - 书讯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书讯
王元化两部新著问世
作者:周涵嫣
2004-07-09 10:54:14  来源: 
 
 近日,上海古籍出版社与兰州大学出版社分别推出王元化先生新著《思辨录》与《人和书》,对王元化学术思想与晚年情怀作了进一步展示。
 《思辨录》的篇幅比之前出版的《思辨随笔》几近增加一倍,增加了王元化先生的近年著述。文章时间跨度长,内容则集中于学术思想,是王元化学术思想的集中展示,很多思想可以说是他的晚年定论。创作上采取传统学术札记的写法,短小精悍,内容涉及中西哲学、政治理论、思想史、文学理论、知识分子问题、美学、戏剧、考据等许多领域。复旦大学哲学系教授张汝伦认为,这些文字作为作者六十年追求真理的纪录结集出版,意义非同寻常。它给想要了解王元化和研究王元化的人们提供了一个最有价值的文本。
 张汝伦指出,《思辨录》的价值并不仅仅在于学术,更在于思想。从《思辨短简》到《思辨发微》和《思辨随笔》,再到《思辨录》,王元化对“思辨”情有独钟。张汝伦认为,这不是偶然的。“思辨”一词来自德国古典哲学,它的一个基本意思是批判性思维,即突破日常认为理所当然的事情追问其所以然。王元化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专门研读过黑格尔和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这次对哲学经典著作的研读促成了他在《思辨录》自序中总结的平生经历的三次大反省中第二次大反省。在此之前,作者对“过去那些灌输在头脑中的既定观念”,“虽然也产生某种质疑”,但却没有力量“去揭示它们的错误”。哲学使他最终解决了这些问题,由此完成了从“遵守体制所规定的政治立场和思想的路向”的知识分子向自由思想家的转变。因此,虽然王元化并没有完全的哲学著作,一般人也不认为他是哲学家,但哲学在他思想中所起的关键作用,还是不容忽视的——张汝伦指出:忽视这一点,就无法真正理解王元化。
 《人和书》一书则是王元化先生记叙人物和品评著述的汇编,每篇文字都不长,其中较长的也不过二三千字。作者“尽量想使文字轻快一些,以便于阅读”。“人”的部分主要是叙述记忆中的故人旧事,涉及蔡达君、熊十力、韦卓民、顾准、王瑶、林毓生、汤用彤等二十余人;“书”的部分则是作者读书后写作的学术随笔。 

 来源:读书周报2004-07-05
本版责编:姜舒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订购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