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22日,由井冈山大学人文学院和同济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联合主办的“汉语国际教育与文化国际传播”井冈山高峰论坛举行。大会期间,《“一带一路”与中华文化国际传播》新书首发。
该书是全国高校出版社主题出版项目、上海市2018年重点图书“‘一带一路’与中华文化国际传播丛书”的系列成果之一,由同济大学出版社出版。

“一带一路”与中华文化国际传播丛书 孙宜学主主编
《“一带一路”与中华文化国际传播》 《“一带一路”与海外华文教育》 《“一带一路”与文化国际传播经典案例》(即将出版) 《“一带一路”与中国当代文学走出去》 (即将出版)
优秀文化都具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包容、兼容、易容,即都能以开放的胸怀不断汲取异质文化的精髓而不断创新、创造、延续自身的文化。“一带一路”沿线所能见到的不是一条条冷冰冰的铁轨,而是一条条以温暖的文化作轨的“心灵高铁”,是中国与沿线国家之间自觉的经济、文化双向运输、交流。中国作为运输总站的总调度,有责任保证条条运输线都通畅、高效。
为此,就需要加强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国情、舆情、民情、政体、经济、文化等事关运输软硬环境的基础条件进行详细、差别化的调研和理解,基于科学规划、种子落地的原则,为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政策制定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依据,并找到“一带一路”中外文化相互交流的最佳路径,全面推动中国和沿线国家文化之间的多轨多向交流与传播。
“一带一路”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一带一路”倡议的目标之一是中国主导、广泛借力以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并助力沿线国家文化的世界化。因此,“一带一路”倡议与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关系,是新时代中国面对沿线国家和世界必须说清楚的一个重大课题,是国际国内大势要求我们必须正视并科学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不但是中国走向世界的战略需求,而且是世界对中国智慧走向世界的主动诉求。
解决了这个问题,不但可以破解“一带一路”谁为,为谁;何为,为何;独行,众行;短行,长行;暂行,久行等核心问题,而且才能确保“一带一路”的方向正确、路线正确、目标准确,既为中国,更为世界。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需要中国。毫无疑问,中国积极倡导“一带一路”宏伟设想和合作倡议,顺应了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的大潮流,秉承了开放包容的新理念,旨在为共绘互利合作、共享发展美好蓝图创造新的历史机遇。作为积极促进新型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实践方案,“一带一路”倡议与实践迫切需要中国与沿线国家做深做细工作,共同付出努力,推动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平台上共创可持续繁荣发展的新世界。
因此,随着中国与沿线国家的人文交流和友好往来不断增强,我们必须高度重视中华文化的暖化功能、通心功能,因地制宜,像毛细血管一般做细基础工作,在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前提下,共同维护不同文化的独立与发展,加强文化交流与合作的现实任务,肩负起中国与沿线国家语言文化交流的重要使命,在“一带一路”发展实践中提供更加丰富的文化公共产品,切实促进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融、共生与共兴。
本丛书基于同济大学在“一带一路”、汉语与中华文化国际传播、海外华文教育领域已经取得的成果和广泛的学术资源,围绕“‘一带一路’与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历史、现状与愿景,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系统分析“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前后沿线国家的语言文化政策、语言生态、中华文化传播的经验和教训,并基于“一带一路”倡议的未来发展规划,探索“一带一路”背景下汉语与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困境及应对策略,重新设定汉语与中华文化传播的内涵与目标、途径与方法、问题与对策、机制保障,整合各类优秀文化资源,创造和创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汉语学习者和民众接触、了解和融入中华文化的入口,进而形成中华文化本土化传播的相关理论,推动形成“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地方模式”,为中华优秀文化国际化传播的政策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新书作者 孙宜学
博士,同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英国爱丁堡大学博士后,美国弗吉尼亚大学、亚利桑那州立大学高级访问学者。现任上海华文教育基地主任,海外汉学研究中心主任、汉语国际传播研究基地主任,多次赴英国、德国、意大利、日本、韩国、哈萨克斯坦、新加坡等地演讲交流。
主要从事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泰戈尔与中国、海外汉学、中华文化国际传播、海外华文教育研究,已出版学术专著20余部,编、译著50余部,主持大型丛书“中国大论坛”“西方近代思想文化经典译丛”“苏教文库﹒家庭书架”等多种;在《中国比较文学》等杂志发表论文100余篇,多篇论文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上海市哲社规划课题等省部级科研项目20余项。现担任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理事、上海市比较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上海市政府侨办“上海华文教育研究中心特聘专家”、上海市语言文字水平测试中心特聘专家、上海国际文化学会理事、同济大学德国人文交流中心研究员等。
目前主要致力于汉语与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孔子学院研究。主编图书有《汉语国际传播论丛》《汉语国际教育与中外文化交流》《美国文化如何影响中国》等,在《对外传播》《国际传播》《人民日报》《中国社会科学报》《解放日报》《文汇报》以及Shanghai Daily等媒体发表相关论文80多篇。主持国家语委、上海语委、上海侨办等相关项目12项。主编相关学术丛书主要有“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系列丛书”(4册)、“‘一带一路’与中华文化国际传播丛书”(4册)。
多年来,孙宜学教授和他的研究团队一直致力于“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学科体系”的创建、创新,形成了系列理论。2016年1月,孙宜学教授担任主编的“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系列丛书”由同济大学出版社出版,丛书共分4册:《中华文化之旅》《中华文化问答录》《中外文化国际传播经典案例》《中华文化国际传播:途径与方法创新》。
丛书旨在弘扬优秀的中华文化,为中华语言文化走向世界贡献“同济智慧”。丛书的出版是同济大学依托自身的学科资源优势,所建成的卓有成效的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理论和实践体系的阶段性成果,是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同济模式”的一个基本环节。
接下来,《中华文化之旅》还将推出哈萨克语版、英语版和阿拉伯语版,汉语国际传播的“同济模式”正一步步走向世界。
“一带一路”在动态发展中, 永远有新创造、新问题、新成果, 这是“一带一路”的魅力, 也是“一带一路”研究的魅力, 我们的研究一直在路上。
来源:同济大学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