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标英语分级阅读》作者:黄源深 沪上知名英语教学专家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教授

我国英语教学现状堪忧。主要表征是:投入与产出严重不符。无论国家,还是个人,在英语上花的精力、财力、物力,超过史上任何一个时期。但多种数据显示,我们的英语水平没有实质性提高,甚至还退步了。
追根溯源,问题在于教学方法失当,题海战术害人。
当今教学的主导模式:读豆腐干一样的短文,做超大量打勾练习题。练习原本是一种教学辅助手段,如今却成了独一无二的法宝,似乎英语学习就是做练习。
今昔英语教学的差别:以往的教学重“阅读”,今天的教学重“打勾”;以往的学生读“一本本书”,今天的学生读“一段段书”;以往的学生使用英语靠“语感”,今天的学生靠“语法”。
“语感缺失”是当今英语学习者的通病,也是不地道英语的根源,和语言输入严重不足有关。没有语感是学不好语言的。诚如叶圣陶先生所言:“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
要学好一门语言需要大量语言输入,阅读是语言输入的重要途径,大量阅读是培养语感的最好方法。英语学习离不开大量阅读,简而言之,好的英语是“读”出来的。
大量阅读要从初学英语的儿童抓起,课外阅读与课堂教学互相呼应,细水长流,持之以恒,必有喜人结果。
“由何其莘教授主编的《新国标英语分级阅读》是一套由浅入深、自成系统的阅读丛书,面向从小学到高中的英语学习者,配合各阶段英语课堂教学。丛书的英语名“Readathon”(“阅读马拉松”), 意为“阅读”犹如“长跑”,需要长期坚持才能出效果。

丛书特点:
1)趣味性:对未成年孩子的阅读来说,趣味性是第一位的;不能用捏着鼻子灌中药的办法对付孩子阅读。阅读材料应该是好吃的巧克力,而不是难以下咽的苦药。要让学生喜欢读,如不肯读,阅读材料就失去了意义。丛书趣味性很强,每本书都是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中外童话、成语、民间故事等),阅读者会爱不释手。
2)科学性:深浅适度,由浅入深,阶梯式递进(单句-段落-短文),使阅读顺利进行,阅读能力不断提高。注释和练习恰到好处,有利于扫除阅读障碍,巩固所学知识。
3)知识性:在学习外语中学习文化,注重外语学习中的文化内涵(外国节日:圣诞节、感恩节、万圣节等;成语故事:狐假虎威、井底之蛙、揠苗助长等;童话故事:白雪公主、穿靴子的猫等)。寓教于乐,以小喻大(小白兔找朋友、蚂蚁和喜鹊、盲人摸象等)。阅读外国故事,扩大文化视野;熟悉中华文化,用英文讲好“中国故事”。
4)实用性:词汇浅显,贴近生活,学以致用。
来源: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19年 5月15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