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会计学院涵盖本科、学术硕士、专业硕士和博士,设有博士后流动站。1964年会计学专业本科招生,1981年获批会计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资格。2011年获批会计学博士授予权,是北京市属高校中唯一具有会计学博士授予权的单位。现为北京市重点学科、北京市特色专业,2017年市属高校本科专业评估中排名第一,获批北京市一流专业,2019年获批北京市高精尖学科。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会计学院本科专业开设会计学、财务管理2个专业以及会计学(注册会计师专门化)、会计学(国际会计)两个专业方向。其中,会计学(注册会计师专门化)1996年开始招生,是教育部与财政部共同批准在全国22所高等学校设置的专业方向之一。会计学(注册会计师专门化)方向招生分数一直位列市属高校前茅,学生满意度和社会认可度极高,是学校的品牌专业。

学院拥有宋汝纪、陈今池、王又庄、刘大贤等老一辈著名会计学教授,阎达五、王庆成等教授也曾在会计学院任教。付磊、杨世忠、刘仲文、栾甫贵、汪平、马元驹、崔也光、顾奋玲、王海林等教授,在会计学界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现有专职任课教师62名,其中教授17名,副教授22名,博士生导师9名,硕士导师38名。具有博士学位的青年教师比例达100%。拥有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北京市教学名师、北京市优秀教师、财政部会计名家等省部级以上荣誉称号教师23人次。
教师科研能力突出,近五年,学院获批国家级科研课题20余项,省部级项目20余项,实现了国家级重大项目和重点项目的突破。广大教师立足教学一线,获评国家级双语示范课程1门、北京市精品课程2门;近十年获得省部级以上教学成果奖6项,国家规划教材6部,北京市精品教材9部。会计学院教师在学校的学评教排名中始终名列前茅。
全新升级改版高等院校会计学专业系列教材是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会计学院编写的会计学专业系列教材。

多年来,为了培养更多更好的会计人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会计学院的会计学专业系列教材紧密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资本市场的特征及运行规律,适应我国会计改革的新形势、新变化,不断地对教材加以修订,力争为学生和社会读者提供满意的学习用书。
我们的努力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充分肯定。在同类教材中,本系列教材保持着较高的发行总量,不仅几十所院校将本系列教材选作教学用书,更有大量在职人员将本套教材作为系统学习会计知识的良好读物。
同时,本系列教材还获得了诸多荣誉,例如:第一版中的《企业财务管理》被教育部评为全国优秀教材;第二版中的《现代企业财务管理》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高等财经院校推荐用书;第三版中的《审计学》被评为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第三版全套教材获北京市教育教学(高等教育)一等奖;第四版中的《审计学》和《会计学》被评为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
在继承前几版成就的基础上,我们对教材进行了较大程度的改编,成为了现在这套教材,相比于前面几版,本系列教材有两个突出的特点:
第一,在内容上,本套教材借鉴和吸收了最新的会计、财务管理和审计领域理论与实践成果,充分反映了近年来财政部颁布及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管理会计基本指引的精髓,体现了财政部、审计署等五部委颁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精神,同时着力阐明各种会计、财务管理及审计的基本理论和实务做法,并适当介绍一些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财务会计活动与审计工作的规范和做法,以开阔读者的视野,深化对会计、财务管理和审计的认识和理解。
第二,在编写体例上,为与最新的教育教学方法(如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相适应,增加了较大篇幅的教学辅导资料,其内容包括教师参考资料(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学习资料(专业术语、思考题、练习题)等部分。这样安排,是为了更好地体现本系列教材一贯遵循的“方便教师教学,方便学生自学”的原则。
本系列丛书以高等院校会计学专业本科生为对象,也可供财经类其他专业本科和专科学生使用,还可作为会计、审计、经济管理人员和其他人员的学习参考用书。
会计学基础 刘文辉,贺宏 主编 作为会计学的基础教材,本书阐述了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知识。而且本着由浅入深、先易后难的原则,逐步介绍各种会计方法,易于教学使用。在内容上力图反映会计学科的发展变化,增补了最新出台的法规和研究成果;以会计循环为主线,具体介绍各种会计方法的使用,而且在内容编排上做了新的尝试。
本书以高等会计学专业本科生为对象,也可供财经类其他专业本科和专科学生使用,还可作为会计、审计、经济管理人员和其他人员的学习参考用书。
中级财务会计 王国生,于鹏 主编 本书以会计学原理为基础, 全面阐释会计确认、 计量、 记录与报告的基本理论与方法,系统讲解企业持续经营条件下引起会计要素变动的主要交易和事项的会计处理程序, 力求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 并与其他有关专业课程的内容互为补充、 相互协调。
本书根据最新的会计政策编写,具体内容包括:第一章,总论;第二章,货币资金;第三章,应收款项;第四章,存货;第五章,投资;第六章,固定资产;第七章,无形资产;第八章,投资性房地产与其他长期资产;第九章,流动负债;第十章,非流动负债;第十一章,损益;第十二章,所有者权益;第十三章,财务报告;参考文献。
高级财务会计 栾甫贵,李百兴 主编 高级财务会计学是建立在中级财务会计基础之上但又独立于中级财务会计学的一个领域,其内容应当随着会计环境的变化而不断更新。鉴于此,本书内容设定为:外币业务、所得税会计、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套期保值、租赁、债务重组与破产清算、企业合并、合并财务报表、会计信息披露等九个专题。
全书内容介绍深入浅出、循序渐进、简明实用。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财会专业教材,也可供在职从业人员自学使用。
审计学 袁小勇,陈郡 主编 本书以注册会计师审计为主线,阐述了审计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在写作过程中,对于审计原理的论述,本书尽量做到通俗易懂,对于审计方法与实务的介绍,务求针对性强。
因此,本书既可以作为大学本科教材,也可作为审计理论与实务工作者的重要参考书目。在体例结构上,全书各章中除正文外,还包括“本章小结”、“本章关键语汇”、“相关资料链接”“思考与练习题”,更易于教师教学和学生的学习使用。
财务管理学 闫华红,邹颖 主编 本书以公司价值管理和财务管理职能为主线,以财务管理内容所涉及的财务问题建立相互联系,按照公司价值管理的递进分析与决策过程,将全书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财务管理基础(第一章、第二章),主要讲述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财务分析的基本方法;第二部分是财务估价(第三、第四、第十章),主要介绍财务估价所需的价值评估的基本原理(时间价值、风险价值)、资产估价的基本方法以及企业价值的评估方法;第三部分是财务管理主要内容(第五至第九章),主要介绍筹资管理、投资管理以及营运资金管理。
本书是为高等院校经济与管理类本科生的公司财务管理课程而设计的教材。在编写时,在系统阐述公司财务管理的理论、方法的基础上,《财务管理学》注意吸收国际上的先进理论和经验,同时立足于我国国情,反映我国公司财务管理的新实践,以加强学生适应我国企业实际情况的能力。
本书既注重原理与方法的讲述,又注重操作性,应用例题和案例来帮助读者学习和理解相关财务理论与方法在实践中的应用。
成本管理会计 许江波,王伟 主编 成本管理会计的研究与应用是现阶段我国会计理论与实务界非常关注的事情,《成本管理会计》一书主要满足读者对成本管理会计的知识获取和方法的应用。
本书分为三篇,十个章节。 第一篇成本信息生成与应用系统 第二篇管理决策系统 第三篇管理控制系统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会计学专业及其他相关专业本科生教材,也可供会计从业人员参考使用。
来源: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