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BIBF上,上海交通大学出版传媒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发布了《外文学术图书引证报告(2019)》,成为国内外第一份通过大数据分析方法深入发掘学术图书使用规律、评估学术图书及学术出版机构影响力的定量报告。

目前国外学术出版市场约有400家重要出版机构,每年出版学术图书约10万种。报告统计了截至2018年11月的140多万条图书或图书章节记录,600多万次引用统计,覆盖了近15年的12万余种学术图书。本报告对有引用记录的近15年的12万余种学术图书,进行了综合排名与分学科排名;报告基于学术出版机构近三年的总被引次数,对200多家国际学术出版机构进行了综合排名与分学科排名。报告显示,近三年总被引次数最高的是施普林格·自然出版集团,其次是威立出版社和剑桥大学出版社。被引图书种数最多的是泰勒·弗朗西斯出版集团,其次是施普林格·自然出版集团和威立出版社。

中宣部进出口管理局副局长赵海云,中国编辑学会会长、上海交通大学出版传媒研究院院长郝振省,中国版协科技委副主任吴宝安,上海市委宣传部版权管理处处长薛彬,爱思唯尔出版集团副总裁布莱恩·戴维斯,施普林格·自然出版集团亚太区执行主编威廉·阿克尔,泰勒·弗朗西斯出版集团总监马克·查尔斯沃斯,上海交通大学出版传媒研究院执行院长谈毅等国内外领导和专家出席,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社长李芳主持发布会。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传媒研究院特聘研究员黄镝对报告进行了解读。他表示,该报告是国内外第一份外文学术图书引证报告,展示了近三年来近千种高被引外文学术图书的总被引次数、综合排名及分学科排名,与近百家高被引学术出版机构的总被引次数、综合排名及分学科排名。该报告完全基于真实透明的引用数据,应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客观反映了学术图书价值,弥补了国内外学术图书及学术出版机构定量评价的空白,有助于深刻认识国际出版格局,将大力推动学术图书资源的出版、传播和利用,为国内外学术界、出版界与图书馆界提供了重要指南,为精准把握国际学术出版动态与发展趋势、推动中国图书“走出去”提供了权威、专业的数据和研究支持 。
据介绍,该报告是上海交通大学出版传媒研究院发挥上海交通大学办学优势,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出版传媒新型智库的成果之一。该报告将每年发布一份,2020年及以后的报告将进一步丰富数据来源、完善指标体系,尝试增加作者评价和中国出版机构“走出去”效果评价等重要内容。
来源: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