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上海交大社《中国类科学》被评为上海书展“推荐十种沪版新书”之一 - 书讯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书讯
上海交大社《中国类科学》被评为上海书展“推荐十种沪版新书”之一
2004-08-11 15:13:49  来源: 
 
 受2004上海书展组委会委托,由《文汇报》与《解放日报》、《新民晚报》联合举办的“推荐十本沪版新书”活动,在书展前夕就已开始。

 整个推荐过程,是在上海四十余家出版社的社长、总编自荐的基础上,邀请以专家、学者为主体的评委,经认真研究,并听取读者意见后,通过投票方式,评选出了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类科学》等十种新书。

 评委会一共九人,由赵长天、江晓原、陈克艰、赵丽宏、李天纲、王莳骏、王富荣、朱大建、吴芝麟组成。评委会主任由《文汇报》副总编辑吴芝麟担任。

 总的看,现在评出的这十种推荐书目,比较强调书籍的学术、艺术含量与文化品位。有些书,如《竺可桢全集》,市场效应未必会很好,但确能代表中国出版的较高水平,在科学史和现代史的研究中将有无可取代的价值,所以这次全票通过,列为十大书目之首。

 评委会认为,这十种书在上海较高品位的最新出版物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如王元化先生的《清园近作集》,是他2000年以来学术思考的结集,全部是未收集的作品,其思想价值是世所公认的。周克希的新译《追寻逝去的时光》能够代表现在翻译界的最高水平,同时也想通过推荐,表彰一下这种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这在当下的中国翻译界实在太需要了)。刘华玉先生的新著《中国类科学》是国内第一部从哲学和社会学角度对当今非主流的一些学院和研究进行学术分析的著作,指出了类科学与反科学的不同特征。这十种书,有思想性的,有科学方面的,有文学创作,也有古籍整理,有全集也有单本的结果。在强调图书质量的同时,也考虑到了各个方面。

 我们希望通过这次推荐,能在出版界提倡人文精神,强调文化积累在出版业中的地位,以防止单一的市场观念掩盖一切,促成我们出版事业更健康的发展。

 来源: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沪交出简(2004)第21号
本版责编:姜舒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订购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