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免费赠阅!复旦大学出版社《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说“不”》电子书首发,防疫知识在线学起来! - 书讯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书讯
免费赠阅!复旦大学出版社《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说“不”》电子书首发,防疫知识在线学起来!
2020-02-21 15:43:50  来源:复旦大学出版社  
 

    在各界的积极应对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已出现转机。我们期待疫情的彻底结束,希望所有人都可以从“不平凡的时期”重归烟火味的日常,所以此时还不能够放松,坚持做好居家隔离与防护,就能让那一天更快点、更快点到来!

    此次疫情暴发之后,上海市女医师协会第一时间组织专家撰写科普防疫手册,为公众提供抵御病毒的全面措施,聚焦老、少、孕产妇、慢性病患者在非常时期的应对措施。

    《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说“不”》电子书今日首发!愿读者掌握正确的防疫知识,我们一起携手抗疫,终将迎来胜利!
  

    免费赠阅!

   
    电子书二维码在此
    速速扫码
    在线学习防疫知识吧!
    预览如图

   
    如有纸书采购和定制纸质版图书需求
    请联系本书责编微信:lemonying117

    各个单位已经开始陆续复工,此时我们都要注意些什么?重点小编帮你划了,大家一起来乖乖做好防疫功课吧~


    防疫期间公共场所怎样避免感染?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中西医结合学系教授 

    王彦青


    新冠肺炎主要经呼吸道飞沫和接触途径传播,气溶胶和消化道传播途径也不能排除。潜伏期及无症状感染者也具有传染性。空气不流通、人员密度大的地方,都是高危地区。

    疫情期间尽量少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少去公共场所,若实在不可避免,应遵循以下几点:①正确佩戴口罩,口罩及时更换。②进入公共场所前,请自觉接受体温监测。③勤洗手。④咳嗽、打喷嚏时,用纸巾或手肘遮挡。⑤不要用手揉眼睛,接触口、鼻。⑥遵守防疫隔离规定,不带病上岗;如有身体不适,及时报告和就医。


    出行须多加注意


    出行尽量选择步行、骑行,或乘坐私家车、班车上班。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包括长途汽车、火车、动车、飞机、地铁等)时全程佩戴口罩,建议尽量隔位而坐。在旅途中就餐前、摘口罩和换口罩后、如厕后、接触公共部位后,及时洗手,或用消毒湿巾、免洗消毒液擦手。

    在公共区域须当心

    进入公共场所前,请自觉接受体温监测。一定要戴口罩,尽量避免接触门把手、公用水龙头、公用电话等。接触以后要及时洗手。同时减少与他人的接触,尽量与他人保持1.5米左右的距离。


   
    工作/学习场所多注意

    1
    注意保持办公、学习区域环境清洁。

    2
    减少中央空调使用,每天开窗通风3次,每次20~30分钟,通风的同时注意保暖。

    3
    对电话、门把手、键盘、鼠标、桌面等经常进行消毒。

    4
    到工作或学习场所,第一时间洗手,减少握手、拥抱等寒暄方式。进食前、如厕后、传阅纸质文件后及时洗手。

    5
    室内也应佩戴口罩。

    6
    减少面对面交流,减少集中开会,控制会议时长,尽量线上沟通。人与人之间尽量保持1米以上的距离。

    7
    多饮水,每人每日饮水≥1500毫升。


    饭堂餐厅须小心


    就餐时建议分开坐,坐下吃饭才脱口罩。尽量避免面对面就餐及过多交谈。饮食注意食物种类多样、营养均衡。尽量创造条件自己带便当。

    疫情下乘坐电梯有讲究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 副主任医师  项敏泓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 副主任医师  鲍欢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到了关键攻坚阶段,电梯是日常生活、工作必然接触的场所。狭窄的电梯空间,空气不流通,一旦出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存在和传播,是非常危险的。

   

    使用电梯按键要注意


    如果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患者乘用电梯,他就会在按键上留下病毒。那么如何预防接触传播呢?可以用以下物品按电梯按键:①使用保鲜膜;②使用餐巾纸或消毒纸巾;③使用带套圆珠笔或牙签;④使用手套。如楼层较低,建议走楼梯。

    等候电梯时注意事项


    站立于电梯门两侧,不要离电梯门过近。尽量减少在电梯间打电话,避免在电梯间大声说话、谈笑或饮食。

    乘坐电梯一定要戴口罩


    进入电梯间前,应规范并全程佩戴口罩。

    避免直接接触电梯内的任何装置


    避免接触电梯厢面、扶手、按键;也避免在电梯内触摸眼睛、嘴巴及鼻子。

    电梯内注意事项

    在电梯内避免交谈、拨打电话、饮水及吃东西。

    错峰乘坐

    尽量避免与多名陌生人同乘电梯,切勿互相拥挤。电梯里人与人之间最好间隔20~30厘米的空间距离,减少人员直接接触。站立时错开,不要面对面站立。等电梯时,发现同行者有咳嗽或发热现象,尽量避开一起乘坐。

    出电梯时注意事项

    不要面对面接触从电梯轿厢中走出来的乘客。当乘客走出轿厢后,按住电梯厅外部按钮不让电梯关门,等待片刻再进入电梯。乘坐电梯后应及时洗手、消毒。

    合理使用电梯

    尽量不要用电梯搬运物品,减少随身物品接触电梯轿厢。

    提高自身免疫力是关键


    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主任医师  鲍萍萍

    免疫力是人体自身具有防疫,以及与各种疾病、各种病原菌做斗争的能力。预防新冠肺炎,除了做好防护,防止病毒入侵,还需增强机体免疫力。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增强免疫力,每个人都能做到!

    合理膳食,均衡营养,食物多样化


    饮食是增强免疫力的关键,最佳方法是摄入充足的新鲜蔬菜和水果。保证食物多样化。摄入适量的优质蛋白质,以水产品、禽畜肉、蛋、奶和豆类来源为主,不食野生动物。

    保证充足饮水量

    每天保证1500~1700毫升的饮水量,多饮白开水,而非含糖饮料。多次、少量、有效地饮水。

    适量、规律运动,控制久坐

    每天保证至少0.5~1小时的运动为宜,参加慢跑、跳绳等有氧运动。

   

    不吸烟,不酗酒,保持健康体重

    作息规律,保证睡眠


    成年人每晚至少睡6~8小时。

    心理平衡,适度减压


    保持心理健康,乐观积极,缓解焦虑。鼓励使用心理援助热线或在线心理干预等。

    免疫力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不是一个偏方就可解决,也不需要特别的滋补保健品。如果出现食物获取受限或食欲较差、进食不足等情况,达不到食物多样,可在营养师指导下适量补充维生素、矿物质等微量营养素。

    总之,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养成健康生活方式,增强自身免疫力,降低患病风险。


    新书传送门


    《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说“不”》

    孙斌 名誉主编 赵静 主编 上海市女医师协会 组编

    电子书 ISBN 978-7-89407-427-0/T.R051

    内容简介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爆发,真假信息飞满天,恐慌下之无处找寻真相。控制疫情最重要的手段是预防,不只是日常行为,更有营养、运动以及心理防御,并且,疫情下对于其他疾病的处理该如何应对?已经陆续刊出的几本科普书对此都鲜有深入触及。

    本书的编辑来自上海市女医师协会成员,都是上海市各大医院、各个专业的副主任医师以上的女医师,专业技术高超,科普水平过硬,公益热心洋溢。重点关注女性、儿童和老人。在本书的章节安排上,除了疫情的公共卫生知识必读外,聚焦在儿童的行为和心理、营养防护,孕产妇在疫情下的紧急应对,需要长期治疗的患有各种慢性病的老人在突如其来的疫情面前该怎么办?

    本书在疫情对老百姓日常防护和就医提供了非常好的指导建议,希望借助专业力量在非常时期为社会尽一份女医师的微薄之力。

    名誉主编简介

    孙斌,女,毕业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儿科系及复旦大学管理学院 硕士 卫生管理研究员,现任中国女医师协会副会长,中国女医师协会卫生发展与管理专委会主任委员,上海市女医师协会会长,上海市抗癌学会顾问副主委,《上海影像杂志》常务副主编、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心血管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特聘首席科学传播专家。上海科普教育发展基金会理事。曾任上海医科大学儿科医院党委书记,复旦大学医院管理处处长,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党委书记,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分院院长,中华医学会医院管理专业委员会常委,上海市医院管理委员会常委。专攻儿科先心病研究和医院发展略研究,擅长儿科先心病临床诊治。近年来,获得13项公益性课题。发表专业和医院管理文章30余篇。2015年获上海市“三八”红旗集体,上海市女性社会组织优秀组织者,上海市巾帼建功标兵。2016年荣获上海科普教育发展基金会优秀管理二等奖。曾获上海市卫生系统优秀党务工作者,复旦大学优秀党务工作者,获上海市“施思明”科技奖等。

    主编简介

    赵静,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附属闵行医院神经内科主任。现任上海市女医师协会医学科普专委会主任委员。以第一负责人承担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及闵行区科委课题5项。第一作者发表SCI及核心期刊论文20余篇。

    编写团队介绍

    上海市女医师协会医学科普专业委员会:编者来自上海瑞金医院、中山医院、华山医院、仁济医院等18家市级综合医院,以及肿瘤医院、妇产科医院、儿科医院等10家专科医院及5家市中医医院的副主任医师以上知名女专家,涵盖所有内、外、妇、儿、中医等各个专业,重点关注女性、儿童及老人的身心健康,用专业、科学、简单、易懂的方式全方位为公众传递医学健康之声。


   

    来源:复旦大学出版社 2020.02.21

本版责编:姜舒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订购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