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贡》上有“三江既入,震泽底定”的记载,“三江”之一便是松江,即古吴淞江。对此,顾炎武在《天下郡国利病书》中有所提及:“自元立松江府于水之南,而此江遂名吴淞,禹迹之存于今者,此一江而已。”也就是说,在大禹治水时,吴淞江就已经存在了。其形成的年代或许更早,可见历史之悠久。 
苏州是水城,吴地是鱼米之乡,吴淞江是吴地最古老的一条江,其所蕴含的水文化与吴文化息息相关。《吴淞江文化研究》梳理了吴淞江的变迁、水利和人文,探索吴淞江对形成吴地市镇、发展吴地经济和丰富吴地文化的影响等。
图书亮点
丰富的文献资料佐证 吴淞江历史悠久,其变迁在历史典籍中留下诸多记载。作者引经据典,援引大量史料,厘清吴淞江流域水量变化,其变化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吴淞江流域农田模式、水闸体系变迁等,为读者了解吴淞江提供了指征。
由吴淞江文化而作生发 作者研究吴淞江文化且不拘泥于其自身,做一定程度的延伸和生发。探索古娄江的堰塞成陆,新娄江的形成和重要作用;研究吴淞江流域市镇与乡村行政设置之间的关系;吴淞江与古代苏州腹水征收之间的相互联系。丰富吴淞江文化的内涵和递延。
另类样本的选取和解读 吴淞江流域有一些奇特的水乡小镇,它们的形成、发展、兴旺 和变迁过程等方面各有特色,值得研究。作者选取五龙桥、王渌泾、车坊镇、王墓市等地为样本,分析其历史发展与变迁,揭示其与吴淞江文化千丝万缕的联系。
作者
 王为国
王为国,常年在报刊文化单位工作,身兼苏州大学城市·建筑·艺术研究院特约研究员、苏州大学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院特约研究员等职。主要研究领域为吴文化和历史学,曾对吴淞江流域文化,大运河与苏州商业文明、人居环境关系等进行专题研究,并取得系列成果。
《吴淞江文化研究》 王为国 著 苏州大学出版社出版 定价:58.00元

来源:苏州大学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