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处理器与接口技术》(订购)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本书以冯诺依曼架构中的典型芯片8088/8086,以及哈佛结构中的典型芯片80C51为重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介绍了微处理器系统的设计方法及应用实践。
在电子、信息、通信、自动化及计算机等专业的培养中,对经典的8088/8086和80C51微处理器的课程都非常重视,需要比较多的课时进行理论学习和实践探索。随着近年教学理念的发展,逐渐出现了对微处理器及接口类课程的创新尝试,由于微处理器的知识点较多,微处理器类课程之间的关联衔接不够紧密等原因,造成理论和实践较难兼顾的问题。因此,基于培养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及具备良好的系统设计能力的新工科人才的理念编写了本书。
本书是一本体系创新、深浅适度、重视能力培养的参考教材,通过本书的学习,不仅能掌握两种经典微处理器架构的特点,还能满足电子设备及产品开发能力培养的需要。
内容简介
本书是电子信息等专业“微处理器与接口技术”课程的教材。全书共13章,包括微处理器基础、8088/8086架构、8088/8086指令系统及程序设计、存储器系统、接口和中断技术、可编程接口设计、80C51架构、80C51指令系统、80C51程序设计、80C51的并行I/O接口、80C51的中断与定时/计数器、80C51的串行接口设计和80C51的模拟量接口。
本书具有一定的理论性和系统性,对典型的微处理器架构进行了介绍和对比,对常用接口的设计方法进行了分析和说明。同时,本书注重实践性,对应用案例的电路设计和编程实现进行了讲解,内容由浅入深,具有一定的启发性。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电子、信息、通信、自动化及计算机等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本书特点
1.深化两种经典架构及典型芯片之间的关联,着重两类架构及系统设计不同之处的对比,避免知识点的混淆;
2.优化常用接口设计内容,采用一种架构的微处理器阐述接口基本概念和设计方法,减少相似内容的重复,提高教学效率;
3.提供综合性较高的应用实例,既对实例进行理论分析,又对硬件设计和软件编程的思路进行详细说明,着重培养知识运用能力;
4.第一,配套课后习题和实验教材,每章课后有一定数量和难度的习题,可以用于巩固知识点,实验指导教材有思考题,可以用于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
5.配套的实验教材配有课程思政及视频资源。

《微处理器与接口技术实验指导书》(订购)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本书是与《微处理器与接口技术》(刘震宇主编,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同步出版)配套的实验指导书。
章节介绍
第一篇
主要介绍了汇编程序设计的实验环境、设计步骤和调试方法等,引入了汇编程序设计中的典型程序;
第二篇和第三篇
微机和单片机硬件实验大多借鉴了北京精仪达盛科技有限公司的EL-MUT-Ⅳ单片机/微机实验系统的实验,对读者学好微处理器与接口技术会有较大帮助;
第四篇
基于Proteus的仿真实验,可以帮助没有硬件实验平台的读者深入理解和巩固理论知识;或作为硬件实验的补充,为学生巩固课堂知识提供一种便捷的实验方法;亦可结合第一篇内容,用作在线课堂学习的配套实验。本篇内容主要是针对第二、三篇的内容进行设计的,包括微机和单片机的实验,可为读者了解Proteus仿真实验及基本的微机汇编和单片机Keil μVision集成开发环境提供帮助。
内容简介
本书由微机汇编语言上机实验、微机硬件实验、单片机实验和仿真实验四大部分组成。
微机汇编语言上机实验是基于8086汇编语言的程序设计实验,包括微机程序设计中比较典型程序的设计与调试方法。微机硬件实验包括存储器和常用的I/O接口实验,以及一个8253与8259A的综合实验。单片机实验包括单片机内部并口、定时器/计数器、中断和串行口实验,还包括各种扩展接口的实验,个别实验综合性较强,对提高单片机的动手能力有一定的帮助。仿真实验主要基于Proteus,结合微机汇编编译程序、Keil μVision等编译软件,可以作为硬件实验的补充,为学生巩固课堂知识提供一种便捷的实验方法。
本书可以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主教材内容,提高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书可以作为高等学校本科电子、信息、通信、自动化及计算机类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以作为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来源: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