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腰椎椎体间融合术》 - 学术专栏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学术专栏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腰椎椎体间融合术》
2022-09-29 09:51:46  来源: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腰椎椎体间融合术》(订购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内容简介

主译简介

  李危石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现任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主任、脊柱外科主任、“骨与关节精准医学”教育部工程中心主任,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科技部中青年创新领军人才。担任中华预防医学会脊柱疾病防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脊柱退变学组组长;中国康复医学会骨质疏松预防与康复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医学会骨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兼脊柱学组副组长;AOSpine 中国区主席;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学分会全国委员、副总干事;中国医药教育协会骨并发症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骨科分会脊柱学组副主任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骨科分会委员兼脊柱学组秘书;北京康复医学会骨科分会第二届副会长;中国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专业委员会畸形学组、微创学组委员;中国老年学学会老年脊柱关节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老年运动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医学会骨科学分会第一届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发表文章103篇,主持课题 10 余项,发明专利7项,主译《AO脊柱外科学》。

副主译简介

  孙垂国 医学博士,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专业方向为脊柱外科,专注于胸椎管狭窄症的诊疗研究和脊柱微创外科领域,参与制定并执笔完成了全球第一版《胸椎管狭窄症临床诊疗指南》,原创了“IV+V+VI”胸椎管环形减压技术、胸椎选择性环形减压联合减后凸技术。现任国际脊柱内固定研究学会(AOSpine)讲师、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胸腰椎学组委员、北京市骨科学会青年委员会委员及微创学组委员。现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科技部等课题10余项。

译者前言

  脊柱外科的迅速发展是从神经减压开始的。从腰椎的椎间盘切除和椎板减压到颈、胸脊髓的减压手术,临床医生在减压技术以及手术入路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索。但随着神经减压手术的普及,椎板减压术后出现的医源性不稳定带来许多临床问题。脊柱外科医生逐步认识到脊柱稳定性的重要意义。脊柱固定融合手术逐步成为临床重要的治疗手段。从后外侧植骨融合、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PLIF)和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TLIF),到前路腰椎椎体间融合、侧前方入路腰椎椎体间融合等,腰椎融合术式不断丰富。近年来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导航技术辅助和微创镜下融合技术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应用。与此同时,不同植骨材料的涌现也为脊柱融合手术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为了能够更好地理解脊柱融合手术,本书的作者们针对脊柱融合手术的入路解剖、手术技巧以及并发症的防治均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和认真的分析,相信本书将为广大脊柱外科医生提供更有价值的帮助。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的医生们也期待和全体骨科同道共同学习,共同提高。

李危石

来源: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本版责编:金洋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订购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