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上古史讲义》(订购)
顾颉刚 著;范俊 黄亨达 整理
云南大学出版社
2023年3月出版
内容简介
《中国上古史讲义》是对我国著名历史学家、民俗学家、古史辨学派创始人顾颉刚先生在云南大学讲授“中国上古史”课程时所作讲义的整理。全书由11篇文章组成,介绍、分析了中国上古至春秋时期的民众对天神的认识,并以时间为线索,分别讨论商朝、西周、春秋时期的史事,介绍时人的祖先观念;同时对古籍文献中的一些争议进行了探讨。
书中引用了郭沫若等人的新观点,是顾先生上古史研究的重要成果,反映了民国时期中国上古史的研究状况。该书创作至今已历时80余年,但时光并未冲刷掉其重要的历史价值和学术意义,对当下的上古史研究仍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作者简介
顾颉刚(1893年5月8日—1980年12月25日),名诵坤,字铭坚,号颉刚;小名双庆,笔名有余毅、铭坚等;江苏苏州人。是中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民俗学家,古史辨学派创始人,现代历史地理学和民俗学的开拓者、奠基人。
1920年,顾颉刚毕业于北京大学,后历任厦门大学、中山大学、燕京大学、北京大学、云南大学、兰州大学等校教授。
范俊,男,1979年5月生,汉族,政治学博士,助理研究员,任职于云南大学历史与档案学院历史系。主要从事边疆治理、民族政治研究。主持完成多项云南省社科规划项目、云南省教育厅项目等课题,公开发表C刊论文多篇。
黄亨达,男,贵州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国边疆学。
来源:云南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