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推出《高等土力学原理》 - 推荐教材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推荐教材
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推出《高等土力学原理》
2023-07-27 13:26:41  来源: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高等土力学原理》(订购

赵成刚 刘艳 李舰 尹振宇 蔡国庆 主编

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内容简介

  本书是用于岩土工程专业研究生教学的高等土力学教材,该书仅涉及土力学基础理论方面的内容。土力学原理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土质学和土力学,土质学的内容在目前高等土力学教材中好像成了被遗忘的角色。与国内其他教材相比,本书的特点是深入和广泛。深入需要读者阅读时自己去比较和体会;广泛是指包括一些其他高等土力学教材没有的内容,如土质学、临界状态土力学和非饱和土力学等。本书上篇适合于博士研究生的教学(也可供工程地质专业的研究生参考),下篇适合于硕士研究生的教学。

  本书也为土力学理论的研究者提供了土力学方面必要的基础性知识,使研究者能够夯实基础,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继续前行。

  本书可供岩土工程、工程地质、土木工程、水利工程、铁道工程、公路工程等专业的研究生、教师及研究和技术人员参考。

作者简介

  赵成刚,北京交通大学二级教授,曾任北京交通大学岩土工程学科学术带头人、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与岩土工程分会理事。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发表SCI论文30多篇、EI论文40多篇。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主编本科生教材《土力学原理》、研究生教材《临界状态土力学》;与刘艳教授合作出版《理性土力学与热力学》;以第一作者身份出版专著《生命线地震工程》。

  赵成刚等人在国际上率先采用饱和多孔介质Biot动力理论模拟局部不均匀场地的地震波散射问题,取得了一系列的解析解。在国际上最早建立了对两相饱和多孔介质波动问题的显式有限元方法和相应的人工边界。以多相孔隙介质理论作为理论框架,推导出包括多种外界因素作用和岩土内部结构变化的功和能量表达式及与之相应的广义有效应力,并提出了非饱和土广义有效应力原理。在考虑气相压力变化影响的非饱和土本构关系及土体统一的多场耦合非线性理论方面取得了原创性成果。

  刘艳,博士,副教授,北京交通大学土建学院岩土系教师,北京交通大学课程思政教学名师,优秀主讲讲师。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项目2项,参与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等多项国家级项目,科研成果获得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和教育部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等省部级奖励。发表论文20余篇,出版教材2部,专著1部。主讲“土力学”“土力学与基础课程”“高等土力学”等课程,率先开展了课程思政建设,荣获北京市课程思政示范课、北京交通大学教书育人最美课堂等荣誉。积极开展教学创新,荣获2023北京市教学创新大赛优秀奖。

  李舰,博士,副教授, 北京交通大学土建学院岩土工程系教师。主要从事土力学与岩土工程方面的教学和研究,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项目2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子课题1项,参与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等多项,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和中国交通运输协会科学技术一等奖,发表国内外权威期刊论文20余篇,申请专利2项。

  尹振宇,法国南特中央理工大学博士,香港理工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系终身教授。曾于2011年入选上海市特聘教授“东方学者”,兼任美国土木工程师协会“粒状材料专业委员会”委员,欧洲土木与环境、Geotechnique Letters等期刊副主编、多本国际期刊编委。主要从事土力学与岩土工程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出版专著超过8部。近年来在国际核心刊物上发表SCI论文300余篇,WOS的H指数为53。连续多次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获浙江省、教育部等“科技进步二等奖”、法国教育部“优秀科研与指导奖”等荣誉称号。

  蔡国庆,北京交通大学教授、博导,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副院长,北京建筑大学校长助理(挂职),主要研究领域为非饱和土力学与交通岩土工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获评“茅以升北京青年科技奖”“詹天佑铁道科技奖青年奖”“北京市科技新星”“北京青年五四奖章”等荣誉。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高铁联合基金重点项目”等科研项目40项,发表SCI/EI论文100篇,授权专利10件,出版专著1部,以排名第一获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中国交通运输协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担任《Canadian Geotechnical Journal》等4部英文期刊编委、《岩土力学》等5部中文期刊编委,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分会理事、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世界交通运输大会“路基土工结构”“隧道灾害致灾机理”技术委员会主席等。

本书创新之处


  编辑:目前高等土力学教材已经有了不少版本,您为什么要编写这本书?

  赵成刚教授:目前此类教材虽然各有特色和优点,但从总体上来看,主要存在以下四点不足。一是缺少土的成分、形成、结构、工程性质方面较为深入的内容,这对土力学研究者和高水平的工程师是至关重要的;二是缺少深入介绍现代土力学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成果,即临界状态土力学的内容;三是缺少非饱和土力学的内容;四是对于一些非常基础而重要的问题缺少回答,如怎样选择变量描述土的力学性质和行为?表征体元应该具备哪些特征?有效应力原理的本质和局限性为何?等等。为弥补上述不足,我在近30年的土力学教学实践中,一直注意补充相关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材料。经过长达20多年的思考、收集资料和5年的具体编写时间,以及其他诸位编者的努力,才得以完成本书700多页、超过110万字的编写工作。

  编辑:有人也许会说,这本书太宽泛,对我没有直接用途,和我所从事的研究或工程也没有直接的关系。既然如此,为何还要学习这本书呢?

  赵成刚教授:我编写该书的目的是为培养土力学方面,功底和基础扎实、理解深入的优秀研究生提供必要的基础理论方面的教材,也为研究者提供必要、深入的土力学基础理论方面的参考书。对于这个问题,我的回答是,这要看你走多远,想达到何种水平、高度和境界。如果你仅想做一名普通、平庸的工程师或研究者,可以不去理会本书所讲述的内容。但对于具有更高要求的人来说,就需要对土力学现有知识具有更加广泛而深入的了解,这就需要深层次地理解和体会本书所涉及的内容,强化一些土的微观机理、形成历史和结构方面的知识,增强对土的基本性质及其力学描述(临界状态土力学)的认识和理解,这些知识都是土力学中的基础性知识,只有掌握了它们,才能更好地从事土力学的科学研究或处理好与土相关的工程问题。并且只有掌握了已有的知识,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取得更大的进步和成功。如果你对土力学理论存在的局限性,影响土的强度、变形、渗流行为的因素和机理(包括微观机理)都不了解,又何谈解决与土相关的问题?

  编辑:最后请您简单概括一下这本书的特点。

  赵成刚教授:本书的特点是深入和广泛。这本书与现有的高等土力学教材在很多方面都具有不同之处,用心的读者从书中自能体会到。

来源: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本版责编:金洋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订购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