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建立现代财税金融体制”,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进行了全面而深刻的阐述,凸显了建立现代财税金融体制的重要性。“建立现代财税金融体制”是一个新提法,也是在国家政策层面首次将财税和金融体制有机融合在一起。这不只是简单的文字调整,而是把整个宏观经济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放到一起了,将更有系统性、也将更能凸显集成创新。这一新调整尚没经验可循,对其正确解读、提供可行的政策建议显得尤为重要。
现代财税金融体制建设包含宏微观金融体制建设和财税体制建设。其中,宏微观金融体制建设主要涉及现代中央银行制度、现代货币政策体系、现代宏观审慎政策及监管框架、现代商业银行制度、现代保险制度、现代资本市场、现代公司金融制度以及现代信用风险管理等内容,财税体制建设主要涉及现代预算制度、现代税收制度以及政府间财政关系等内容。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组织专家学者对上述问题展开深入研究,形成了“中国现代财税金融体制建设丛书”,以期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智慧。
图书信息

《现代财政体制建设》(订购)
贾俊雪 刘勇政 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建立现代财政体制既是实现财政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作用的制度保障,更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本书系统梳理和总结了建设现代财政体制应当遵循的基本理论和原则,并立足于中国的具体实践,深入厘清了我国财政体制的现状和基本事实。在此基础上,本书探讨了新发展阶段下建设现代财政体制的政策路径选择——重点研究了实现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政府间收入划分激励兼容、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地区均衡发展以及健全省以下财政体制的基本思路。本书为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如何构建新型政府间财政关系、建设现代财政体制进而充分发挥财政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作用提供了有益思路。

《现代货币政策调控体系建设》
张成思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党的二十大报告阐明了,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至关重要。而现代中央银行制度建设的核心内容就是现代货币政策调控体系建设。现代货币政策调控体系主要包括货币政策目标体系、货币政策工具体系和货币政策传导体系。本书围绕中国现代货币政策调控体系的建设展开论述,具体来说,以现代货币政策调控体系建设框架为基础,通过对比发达国家货币政策调控体系内容,提出中国现代货币政策调控体系建设的基础路径,为实现货币政策的有效调控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对于我国应采取哪些措施发展金融市场以发挥现代货币政策调控体系的功能提出了具体建议。

《现代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建设》(订购)
马勇 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从国家金融管理的角度,如何把微观和局部的风险控制在萌芽状态,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是维护金融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本书沿着宏观审慎政策的结构性框架,对宏观审慎的现实基础、理论基础、调控工具和调控机制等核心问题进行了全面论述,并在此基础上扩展至宏观审慎的信息基础(早期预警系统)、政策协调和方法论反思等相关议题。本书的主要目标是建立一个用于理解宏观审慎理论基础和实践路径的基本框架,并对其中的基础事实、基础理论和关键要点进行概要式的梳理、总结和提炼。

《现代债券市场建设》(订购)
类承曜 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经过40年左右的发展,中国债券市场已成为全球第二大债券市场,中国债券市场已经形成了银行间场外市场和交易所市场分工互补的债券市场体系,并具有了多元化的投资者结构、多样性的债券产品以及较为完善的市场基础设施。中国债券市场的发展在支持宏观调控、促进改革开放、改善社会融资结构、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等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其在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书针对中国债券市场前沿性、基础性的一些重要问题,基于金融理论视角,依据翔实的资料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对中国债券市场的完善和发展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现代公司治理制度建设》(订购)
黄继承 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良好的公司治理有助于协调解决公司与所有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关系问题,弘扬企业家精神,促进公司经营目标更好地实现,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公司治理作为一种制度安排,是一个不断自我完善的动态过程,公司治理的现代化就是要让其在发展过程中紧跟社会与时代的步伐,保持先进性与有效性。建立现代公司治理制度既是促进企业发展、提高公司质量的重要基础,更是推进我国实体经济发展、构建未来经济发展的战略优势、推动我国经济整体实力显著增强的重要支撑。本书系统梳理和总结了建设现代公司治理制度的时代背景和理论逻辑,并在充分考虑企业性质、金融行业特征和人力资本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因地制宜的现代公司治理制度安排。本书探讨了在新经济时代下不同类型公司的公司治理制度建设,重点研究了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以及基金公司的公司治理问题及未来建设方向。本书为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内如何处理现代公司治理面临的利益冲突、建设有效的现代公司治理制度进而充分发挥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提供了有益的思路。
来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