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北京大学出版社倾力打造《大学新语文》 - 书讯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书讯
北京大学出版社倾力打造《大学新语文》
2005-06-23 16:30:13  来源: 
 
 时代呼唤“新语文”
 目前,图书市场上《大学语文》的教材有不少,全国各地大约有几十种。总体来看,传统《大学语文》教材在编写体例上多年来一直遵循文学史或者文体模式:以文学为主要内容,或按文学体裁组成教学单元,或按文学发展史线索组织教学。选文仅仅局限在民族文化、文学以及国粹的框架内,侧重文言文阅读,过于偏重知识性、工具性。教育内容偏于保守,无法适应当前时代的发展,也无法适应当前大学语文教育改革的需要。广大大学语文教师急切呼唤能反映时代精神,突出人文素质教育的《大学语文》教材出版。
 在此背景之下,北京大学出版社组织出版了《大学新语文》教材。该教材力图打破以文学阅读为中心的老套路,将大学语文教育定位在人文教育的高度,通过引导学生感受、领悟语言文字的巨大魅力,激发其追问生存的意义和存在的真相,培养学生的独立精神和自由思想,铸造其健全的人格与人文关怀意识。

 “新语文”凸现新特点
 思想新《大学新语文》突破现有大学语文教材偏重知识性、工具性的特征,跳出民族文化、文学以及国粹的框架,以人类普适价值为参照,为大学生提供“精神成人”的诗意空间,使他们认识到成为一个真正的人的重要性,引导他们追求一种健全的、审美化的生存。《大学新语文》所阐释的是人类共同的普适价值,它将时代性和世界性两个重要的元素带入其中,改变目前《大学语文》教材滞后于时代的被动状态,唤起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带领他们进行古典与现代、中国与世界的相互观照,引导他们进入更加深远广袤的精神领地。
 体例新 全书由主题词来支撑《大学新语文》的理念,并按主题词立章,依次是:青春、大学、仁爱、情恋、自由、良知、敬畏、乡愁、记忆、英雄、坚忍、希望、自我审视、反讽、诗意、自然;每个主题词都从—个特殊的角度指向有利于大学生“精神成人”的维度。
 每个主题词之下的选文有2.5万字左右。每章结束后设有“编者点击”、“圆桌议题”和“阅读链接”。“编者点击”是将编者对选文独特的理解和不俗的思想融于其中,与选文相映生辉。“圆桌议题”根据本章选文内容给出相应的思考题,深化学生对该章主题的进一步理解。“阅读链接”是编者根据自身多年的阅读经验,根据本章主题开列的进—步阅读书目,以拓展学生的阅读空间。
 选文新《大学新语文》所有的选文都体现这样的一个原则:使一个人的灵魂变得博大。并充分考虑了经典性和现代性的融合,文学性和思想性的融合,国粹性和世界性的融合。具体到每篇文章的选择,主要参照以下三点:一、文学价值高,一般是文学经典;二、内容涵盖政治、哲学、历史、教育、经济、科学等范畴,所选文章表达的都是思想界的最强音;三、包括各种文体。同时,《大学新语文》中的所有选文都是以情动人,在情感上动人,在情怀上动人,在情操上动人,为大学生构建“精神成人”的诗意空间。

 作者阵容强大
 本书编委会由学术造诣高深的学术带头人和热心大学语文教育的中青年学术骨干组成。
 主编:
 夏中义: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文学研究所教授,所长。博士生导师。中国文艺理论学会理事、《文艺理论研究》编委。主要著作有:《艺术链》、《世纪初的苦魂》、《思想实验》、《新潮学案》、《九谒先哲书》、《学人本色》、《王元化襟怀解读》。曾主编《大学人文读本》、《大学人文教程》等。
 编委:
 尤西林: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文艺学、宗教学、美学三学科带头人。致力于人文科学信仰论与现代性理论相结合角度的文艺学—美学研究。著有《文学批评的类型》、《审美学》(与周长鼎合著)、《人文学科及其现代意义》、《阐释并守护世界意义的人:人文知识分子的起源与使命》、《人文科学导论》等。
 崔卫平:北京电影学院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政治理论、文艺理论及当代中国先锋文学。近年来同时从事思想文化评论写作,并译有当代中东欧思想及诗歌作品。主要著作有:《积极生活》、《带伤的黎明》、《看不见的声音》、《我见过美丽的景象》等,译著有《布拉格精神》、《哈维尔文集》。
 胡晓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古典文学教研室主任,中文系学术委员会委员。兼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研究员、所学术委员会委员、 腮想与文他编委。2004年受聘为校重点学科——古代文学学科带头人。著有:《中国诗学之精神》、《万川之月:中国山水诗的心灵境界》、《灵根与情种:先秦文学思想研究》等,编有《释中国》等。
 刘锋杰:苏州大学文学院教授,文艺学方向博士生导师,文学院副院长。主要研究文学理论、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及现代小说、美学。主要著述有:《蜕变与回归——中国现代文学中的文化对抗》、《中国现代六大批评家》、《文学象征论》(与严云绶合作)、《人间词话百年解评》(刘锋杰、章池),《想像张爱玲——关于张爱玲的阅读研究》等。参与撰写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批评史》、《中国艺术文化大辞典》、《艺术与生命》、《文学概论》、《多维视野中的鲁迅》、《豪放词》等。
 方克强: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文艺理论教研室主任,中国文艺理论学会秘书长。主要著作有《文学人类学批评》、惭时期文学二十年》、《从灰姑娘到皇后》等。曾参加编写《文学概论》、《大学语文》等多种教材。
 王东成: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中文系教授。长期从事文学理论、文化、写作的教学与研究。已出版《新编写作学》(主编)、《生活与艺术人格》、《阅读论稿》(合著)、《〈三国演义〉之谜》(合著)、《红帆》(合著)、《写作大辞典》(合著)等。
 武跃速:江南大学文学院、比较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教授,文学博士。多年来致力于欧美文学和中西文学比较的教学与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20世纪西方现代主义文学。著有《穿越审美空间》、《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个人乌托邦倾向》等,编写教材《外国文学史》、《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等。

 配套服务完善
 同步推出配套教学用书《大学新语文教学指导》
 该书充分体现《大学新语文》编写理念,设置作者小传、研读门径、百家品论、链接书目、古文今译、赏析要点等。内容简洁,既有详细、具体的指导,又为教师留出发挥创造性的教学空间。
 同步推出配套编委示范课授课光盘
 该光盘包括本书主编和各编委介绍该书的编写理念的录像、主编和编委示范授课录像、四次编委会讨论录音等,同时该光盘还充分运用多媒体的手段,将文字、图片、音像、声音、视频有机地结合,为大学语文教师提供大量教学背景和参考材料。光盘内容丰富、界面友好,使用非常方便。
 陆续推出配套选本读物《新青年读本》
 围绕《大学新语文》的16个主题词,推出16本配套选本《未名新青年读本》。

来源:《现代教育报教材周刊》2005-06-17

本版责编:江蕾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订购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