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辩护的理念(第3版)》(订购)
陈瑞华 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24年10月出版
推荐语
1.透彻:陈瑞华教授对于刑事辩护作了极为深入的研究,相关成果在刑辩律师中取得了极大反响。
2.经典:制度和具体规定在发生变化,但有些理念是恒久不变且常探常新的。许多理论与概念在本书初版时由作者提出,至今仍在适用且经久不衰。
3.实用:贴合当下法律制度,让辩护律师更有理论底气,让理论研究者更懂辩护实务痛点。
内容简介
本书是对刑事辩护理论问题的深度探讨,立足于我国学界对刑事辩护的探讨以及立法和司法实践中刑事辩护制度的变迁与现状,对刑事辩护的基本理论、模式、重大争议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是一次本土化的刑事辩护理论集成。本版结合《刑事诉讼法》的最新修订以及相关立法司法文件,对无罪辩护、罪轻辩护、量刑辩护、程序性辩护、证据辩护等辩护类型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刑事诉讼和辩护理论。相较于以往版本,本书删去了许多随着法律与制度的修订已经不合时宜的内容,增添了部分作者新近的研究成果。本书适合全国广大的律师学习,也适合刑诉法领域的研究者阅读。
作者简介
陈瑞华,法学博士,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北京大学法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法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检察学研究会副会长。曾荣获第四届“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称号,2010年获聘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
主要研究领域是刑事诉讼法、证据法、程序法理论、司法制度、企业合规理论。在程序价值理论、诉讼构造理论、程序性制裁理论、刑事诉讼模式理论、辩护理论、企业合规理论等方面的研究上具有广泛的学术影响。代表作有《刑事程序的法理》《程序正义理论》《程序性制裁理论》《看得见的正义》《论法学研究方法》《刑事辩护的理念》《刑事诉讼的中国模式》《刑事证据法的理论问题》《企业合规基本理论》《有效合规的中国经验》等。
读者对象
刑辩律师为主,刑事诉讼法学研究者为辅。
来源:北京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