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DI对中国雾霾污染的影响研究》(订购)
作者:严雅雪
武汉大学出版社
内容简介
为更好地满足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就亟需调整相应的外资政策和提高利用外资的环境效率。因此,应重新审视评价FDI与中国生态环境的关系,加强FDI环境效应的评估工作。本书首先研究FDI对中国雾霾(PM2.5)污染的影响。其次,研究FDI对中国区域雾霾(PM2.5)污染的影响。再次,研究在经济发展水平和研发投入水平的不同阶段下,FDI对中国雾霾(PM2.5)污染的影响。最后,在深入研究FDI对中国雾霾(PM2.5)污染影响的实证基础上,分别从国家和区域层面提出提高FDI质量和降低中国雾霾(PM2.5)污染的政策建议。
作者简介
严雅雪,女,2016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获世界经济博士学位,现就职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社会科学研究院,担任讲师、硕士生导师。
编辑推荐
在全球价值链重构与中国“双碳”目标的历史交汇处,严雅雪教授的学术专著《FDI对中国雾霾污染的影响研究》横空出世。这部凝聚多年心血的研究成果,系统剖析了外商直接投资(FDI)与雾霾污染的复杂关系,为高质量发展中的绿色转型提供了科学指引。其学术价值与社会意义,不仅填补了环境经济学的研究空白,更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
理论突破:从线性到非线性,解锁FDI环境效应的秘密。
本书最大的亮点在于提出了“空间关联-门槛效应”分析框架,打破了传统线性思维。研究发现,FDI的环境效应并非“一刀切”: 空间溢出:雾霾污染具有跨区域传染性,FDI的地理集聚与PM2.5高值区高度耦合,为区域联防联控奠定了理论基础。门槛效应:当研发投入跨越特定阈值,FDI从“污染推手”转为“绿色引擎”。这解释了长三角与京津冀在相似外资规模下的环境差异。这一框架调和了“污染光环”与“污染避难所”假说的矛盾,为发展中国家制定外资政策提供了全新视角。
方法创新:数据驱动的精准剖析。
本书在研究方法上大胆突破:构建省级-城市级嵌套数据库,覆盖长时间序列;融合PM2.5遥感数据、FDI来源地分类和企业微观数据,实现多维度分析;解决环境数据时滞问题,提升研究可靠性。这种立体化数据体系,揭示了FDI环境效应的区域异质性和来源地差异,为精准施策提供了坚实支撑。
机制揭示:双重锁定的深层矛盾。
研究首次提出FDI的“双重锁定机制”:全球价值链分工将中国锁定在污染密集型环节,发达国家资本的技术壁垒限制了溢出效应; 本土企业的“低端锁定”加剧环境负担。更重要的是,作者提出“研发投入-环境规制”协同演化模型:强有力的环境标准能吸引绿色技术型FDI,颠覆了“技术溢出自动发生”的传统认知。
政策落地:从理论到实践的绿色路径。
基于研究成果,本书设计了“空间-阶段-来源”三维政策体系:空间:东部设“负面清单”,中部推“转型清单”,西部建“绿色通道”;阶段:研发投入超阈值的区域推行“清洁技术捆绑招标”;来源:对不同来源地FDI实施差异化管理。这些建议已在多个国家级新区落地,显著提升了外资的绿色溢出效应,实现了引资与治霾的双赢。
全球对话:中国经验的世界意义。
本书不仅拓展了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还修正了“污染天堂”假说,提出了“环境规制迭代理论”。其“空间-门槛”框架已被多国采纳,为全球绿色投资规则的重构提供了理论支持。
学术影响:发行数据背后的认可。
自出版以来,该书发行近400册,其中85%通过专业馆配渠道进入高校和科研机构,覆盖92%的国家重点高校图书馆和86%的省级以上图书馆。华东地区采购占比42%,华北、华中分别占28%和18%,显示出全国范围内的广泛认可。线上线下结合的传播模式,进一步扩大了其影响力。
结语:中国智慧照亮可持续发展之路。
《FDI对中国雾霾污染的影响研究》是一部学术与实践高度统一的作品。它不仅为中国“引资治霾”提供了科学总结,也为全球环境治理贡献了宝贵经验。在逆全球化思潮下,这本书揭示的FDI与环境效应的复杂机理,无疑为构建公平的全球治理体系带来了深刻启示。
来源:武汉大学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