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推荐10种2025世界读书日图书,分别为:《文魁文集——政治经济学新思考》《北京数字经济发展报告》《奇点来临2024》《科学学的历程》《归零——中国航天质量的核心方法》《智能时代海外畅销书商法》《电影的魅力——电影新技术体验》《美国自然文学研究》《学习观初探》《家风家训》,以飨读者。
01

《文魁文集——政治经济学新思考》(订购)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这部文集的结构分为新编和夕拾篇两篇及附录。新编篇:收集了作者在党的十八大以来的35篇论文,排序基本上按时间由近及远,同时兼顾了内容的相关性。从这些文章中可以看出作者的理论新思考。同时,对一些新概念、新理念和热点问题进行了理论上的解析和冷思考。夕拾篇:收集了十八大以前有代表性的论文,排序大致按时间由远而近。这些文章既有初出茅庐的处女之作,可以看出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和学术上的稚嫩;也有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填补理论空白的大胆探索。主要有:《家务劳动社会化初探》《市场工资运行与按劳分配》《工资改革目标模式新探》《平均化:商品经济运行的基本机制——对价值规律的再认识》等;附录收集了几篇相关文稿,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作者政治经济学的学习历程。
02

《北京数字经济发展报告》(订购)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近年来,北京市数字经济规模持续攀升,发展活力不断显现,内生动力日益增强,数字经济发展走在了全球前列,但在打造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上仍面临不少挑战。本书利用投入产出方法对北京市数字经济发展进行了综合测算,结合调研、数据分析等多种方法,从数字场景、数据要素、数字生态、数字技术、数字金融、数字服务、数字贸易七个角度入手,系统分析北京市数字经济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比较全球主要城市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并针对进一步提升北京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将北京打造成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提出政策建议。
03

《奇点来临2024》(订购)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本书探讨了人工智能(AI)的发展及其对人类社会的深远影响。书中首先强调了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重要性,引用了邓小平和几代领导人的观点,指出科技创新在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中的核心作用;在探讨财富的起源和增长时,指出工业革命后的技术进步是近200年财富爆发性增长的主要推动力;书中对世界复杂性的讨论同样引人深思。最引人注目的是书中对人工智能崛起的详细介绍,分析了人工智能对各个领域的深远影响,认为机器智能超越人类的这个“奇点”已经到来,人工智能正在开启人机共存的新纪元,将彻底改变人类社会。本书是一部内容丰富、见解深刻的著作,无论是对科技感兴趣的读者,还是关注社会发展的研究者,本书都提供了宝贵的见解和启发,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
04

《科学学的历程》(订购)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科学学的历程》从科学学的最早起源事件和发展谈起,详细记录了整个科学学初期的发展历史。在此基础上对科学学的发展进行了反思,并对笔者在科学学和科学计量学中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进行了详细的总结和回顾。全书以科学学为主线,既回顾了历史,也讨论了实践。既是对科学学的历程的回顾,也是对个人所经历的科学学的历程的反思。本书可作为科学学、科学计量学以及科技政策等相关研究者和高年级学生的辅助读物。
全书共6篇33章。第一篇,科学学的起源;第二篇,科学学的思考与探索;第三篇,政治课学学与科学基金;第四篇,科学计量学的起源;第五篇,普赖斯与科学计量学;第六篇,赵红洲与中国科学学。
05

《归零——中国航天质量的核心方法》(订购)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本书面向质量问题归零实践发展过程,系统总结了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60多年来在解决质量问题方面的认识与实践,探索了质量问题归零的思想、理念、标准、原则和方法,阐述了质量问题归零产生于中国航天自力更生发展的大背景,产生于航天精神和“零缺陷”质量文化这个基础。“双五条”归零标准体现了中国航天“严慎细实”的工作作风,“双五条”归零原则体现了中国航天面向用户、面向产品、面向过程、面向组织全要素管理的质量实践。质量问题归零是以成功目标和问题为导向的质量工作方法,其实践推动了航天质量工作方法创新、体系创新、知识创新和“追求卓越”的理念,推进了基础性问题的系统解决,这些都是中国航天事业实现持续成功的基础和关键。各类企业亦可根据这一理念,制定有效措施,实施系统管理,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实现高质量发展。
为了解决了导弹武器装备这样复杂系统的研制管理问题,航天一院的首任院长钱学森创立了系统工程,系统工程是用于产品实现的跨学科的方法,是一种有效组织和管理复杂工程系统的规划、研究、设计、制造、试验和使用的技术,其中质量问题的解决方法、流程、分工和对质量问题的管理一直是这个系统工程的一个组成部分,在上世纪九十年代,这种活动或方法得到了系统的发展,逐步确认为以问题为导向的质量与可靠性工作方法,以“归零”为名加以规范,并固化在中国航天的研制流程和工作体系中,是中国航天人从事工程技术研究和航天产品研制的基本实践活动。
06

《智能时代海外畅销书商法》(订购)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本书所选22个案例,是近年来外国畅销书的代表。而今,伴随着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社会已经进入到智能时代。这些外国畅销书,正诞生于这样一个新时代。从这些畅销书案例中,我们发现,智能时代的畅销书,拥有能够满足大众阅读需求、提升大众审美趣味的优质内容,仍然是其之所以成为畅销书的首要条件和关键因素。
07

《电影的魅力——电影新技术体验》(订购)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电影的魅力——电影新技术体验》一书探讨了不同技术变革时期人们对电影体验的构思,比较了人们对数字技术的接受情况,阐释了20世纪50年代以来电影技术的变革。本书重点关注三大颠覆性技术变革事件:20世纪50年代初期至中期的宽银幕电影和3D系统、20世纪90年代末至21世纪初的数字电影,以及自2005年以来数字3D技术的普及。
宽银幕电影给予演员生动特写,营造身临其境的感觉,增强真实感。相比之下,数字时代的电影较少关注观众的身体反应,而把注意力放在了信息流、敬畏以及对空间性和具身性的塑造上。本书同时拉长历史跨度进行讨论,描绘了电影体验与工业、文化和跨媒体之间的关系和互动。
08

《美国自然文学研究》(订购)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文学界兴起了一种文学流派“美国自然文学”。有学者指出,所谓自然文学,“是以文学的形式,引导人们去化入一种既有利于身心健康、又融入自然的精神境界。它强调人与自然进行亲身接触与沟通的重要性,并试图从中寻求一种文化与精神的出路,唤起人们与生态环境和谐共存的意识,践行新型的生活方式。”可见,自然文学就是关于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文学。在本书中,作者通过美国自然文学概述、自然文学研究、美国自然文学的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特征、中国传统文化对美国自然文学的影响、生态文明与美国自然文学等方面对美国自然文学的缘起、发展、特点等进行了阐述,为当前相关领域学术作品中所少见。同时,作者在此书中传递了一个契合新时代生态建设的观点:自然文学作为文学的一部分,在我们进行生态文化培育和生态素养养成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09

《学习观初探》(订购)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学习是对个人而言是终身的事业,学习观的更是建立关乎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发展。本书分为我国历代论学名著学习笔记、浅议“学以成人”、浅议“学会学习”、“教改”与“学改”、“教师”与“导师”、把立德树人的任务落到实处、浅议创新型人才的成长、做“勇于思考、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闯将”等部分。作者在书中既与荀子、王阳明、梁启超、陶行知等千年已降的历史名人就学习问题进行思想和灵魂的交流,也就立德树人、创新型人才培养、教师成长等具体问题和当代一线教育工作者进行深入探讨,是作者对于中国自己的学习学的探索与总结。
10

《家风家训》(订购)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家、家庭、家族是中国人的灵魂基因,是中国人几千年绵延不绝的动力源泉。家风是中国人传承这一基因的精气神。家训是中国人拥有动力源泉的教科书。本书从什么是家风家训?为什么会有家风家训?家风家训如何塑造中国人?到中国人是如何传承家风家训,用通俗的语言客观地呈现家风家训的前世与今生。本书面向青少年读者和喜欢中国传统文化的外国友好人士,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视角,较为全面地介绍了家风家训的形成、发展和历史传承,总结提炼出“爱国爱民、坚韧不拔、克己奉公、勤奋好学、自强自立、睦邻友善、智勇担当、舍生取义”的中华传统文化核心理念,率先提出了“中国第一家训——精忠报国”。全书以家风家训为主线,以讲故事的方式,带领读者认识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趣味性和可读性强,引人思考,给人启迪,对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有着积极的意义。
来源: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