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阳江历史文化钩沉》(订购)
阳江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阳江市博物馆 南方日报阳江记者站 组织编写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内容简介
本书围绕阳江历史、海丝文化、高凉文化、洗太文化、非遗文化、传统民俗等进行挖掘和梳理,记录阳江的历史沿革,展现其独特的文化特质和精神内核。本书的编写和出版是贯彻阳江市委第八届六次全会提出的文化整理工作要求的重要一环,进一步加强阳江历史文化的挖掘保护和活化利用,打造特色文化名片。本书搜集了大量关于阳江地区的历史资料,对阳江文化和历史现象进行了深入的解析和探讨,采用了文字、图片相结合的方式,展现了阳江地区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
一本书,一座城,千年文脉跃然纸上
当海丝古港的潮声与高凉俚人的鼓点在纸页间回响,当漆器光泽与风筝彩翼在墨香中流转,《阳江历史文化钩沉》以23篇深度考据,为你打开一扇通往岭南文明腹地的时空之门。本书不仅是一部地方史志,更是一场跨越千年的文化寻根之旅。
四大必读理由,解锁阳江的文化基因
1.海丝密码·从南海Ⅰ号到阳江窑
跟随宋代商船的航迹,揭秘阳江港如何成为海上丝路的“中转站”,阳江窑青瓷如何随商队远播海外,又为何在明清悄然沉寂。

青釉豆灯
2.刀魂锻造·千年匠心的现代回响
从晋代铁器到“阳江十八子”,解码高凉古道上的冶铁技艺如何淬炼出“中国刀剪之都”的传奇,看非遗技艺如何在工业时代焕发新生。

阳江国营小刀总厂生产车间及小刀照片
3.舌尖上的高凉·一碗豆豉的文明史
破译晋代餐具里的饮食密码、高凉菜系的酸甜法则,以及阳江豆豉被誉为“黑珍珠”的由来。独具风味的美食文化,承载着一方水土深厚的族群记忆与地理智慧。

阳江国营豆豉厂
4.民俗瑰宝·文化印记
带你感受“阳江三宝”历经的沧桑岁月、疍家渔歌中的生存哲学,以及风筝节上的云端盛宴。这些地方文化与传统民俗,正是一座城市族群记忆、地理智慧与精神图腾的生动体现。

西汉南越王墓出土的漆屏风
学术深度与大众阅读的完美平衡
本书突破传统地方志的平面叙事,以“二重证据法”融合文献、考古与口述历史。
本书引用《萍洲可谈》等典籍,结合水下考古发现,还原海丝之路的阳江坐标。
本书追寻冼夫人与冯氏家族的传奇篇章,解码其治理阳江的智略与千年遗泽。
作者长时段观察高凉文化,从俚僚古国到中西交融,构建区域文化研究新范式。
谁适合读这本书?
阳江人: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重拾“根与魂”的归属感。
文化研究者:获取粤西文化研究的稀缺资料与跨学科分析范本。
旅行者:深度解读阳江的“文化地标”,让游览从欣赏风景升级为体验文明。
非遗爱好者:1400年漆艺、千年风筝制作技艺的活化案例,为文化遗产保护提供启示。
从历史到未来,阳江的文化新生
当古城街巷的青石板与现代城市的霓虹灯交织,当非遗产品的制作工艺变得标准化和数据化,《阳江历史文化钩沉》不仅记录过去,更指向未来——让文化资源转化为城市发展的精神动力,在全球化浪潮中守护“最阳江”的文化特质。
一起翻开这本书,让23篇深度考据带你穿越时空,在晋代餐具的纹路中触摸高凉人的日常,在南海Ⅰ号的瓷片上聆听海丝之路的涛声,在漆器的流光里看见传统与现代的对话。
来源: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