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应用民族音乐学:实践、策略与挑战》(订购)
张伯瑜 [荷]辉伯·西博思 林维亚 主编
陈心杰 译
中央音乐出版社
内容简介
《应用民族音乐学:实践、策略与挑战》是一部聚焦应用民族音乐学领域前沿发展的文集。书中涵盖来自世界各地的丰富研究,全面展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多样化实践成果,深度剖析当代民族音乐学家们如何将自身工作与社会正义、教育、代表性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等重要议题巧妙融合。它打破了音乐研究者仅作为客观观察者的传统局限,强调其与研究合作人群深入互动的责任担当。该书为读者呈现了民族音乐学在21世纪的全新发展态势,是探索该领域研究范畴、方法和目标的专业指引,无论是对专业人士还是对该领域感兴趣的读者,都有着极高的参考价值,能帮助人们深入了解应用民族音乐学的当下实践与未来走向。
本书亮点
换个角度看音乐
在音乐学的研究中,有这样一种方向,它不局限于旋律与节奏的分析,而是深入探究音乐背后所蕴含的社会意义与文化价值。《应用民族音乐学:实践、策略与挑战》就是这样一部突破传统、富有使命感的文集。
采蜜—授粉—交融—共赢
本书是2018年在北京举办的国际传统音乐学会(ICTM)第六届应用民族音乐学(AE)国际研讨会暨第二届音乐、教育和社会融入(MESI)国际研讨会的论文集。它跨越地域与文化的界限,将世界各地的音乐实践汇聚一堂,展现了音乐如何成为推动社会进步、教育发展和文化传承的重要力量。
书中不仅收录了前沿的理论探讨,更有丰富的实践案例,让读者看到应用民族音乐学家们如何在现实世界中发挥积极作用,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社会公平贡献力量。它也为学者们提供了丰富的研究思路,助力他们在应用民族音乐的工作中深化实践,并在这一过程中反哺社会,推动社会的良性发展,进一步彰显应用民族音乐学的社会价值。
通过音乐看世界
读一本书,开一扇窗,从不同角度重新审视音乐与世界。
本书通过音乐这一路径,深入剖析了音乐实践背后的社会文化。通过书中丰富的案例与思路,不仅能领略应用民族音乐学的独特魅力,更能悄然拓宽视野,通过音乐看世界,在见人见事、听音寻路中收获别样的感悟。
作者介绍
张伯瑜,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教授。曾荣获亚洲基金(并前往印度开展研究项目),以及卫斯理安大学富布赖特研究奖学金。其著作获评中国音乐家协会“金钟奖优秀成果奖”,中国大学出版社图书奖一等奖,中国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为中央音乐学院建立了乐器博物馆、世界音乐演奏实习中心,为中央音乐学院创办了世界音乐周、“一带一路”音乐教育联盟。曾任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社长,中央音乐学院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中心主任。
辉伯·西博思(Huib Schippers),出身于西方古典音乐产业世家,又学习过印度西塔尔琴的演奏,多年来以各种方式从事跨文化音乐表演、可持续性发展、教育和培训方面的工作。他的事业范围涉及表演、教学、研究、期刊、唱片贸易、文化政策、社群以及项目管理等领域。
林维亚(Wei-Ya Lin),民族音乐学家及小提琴演奏家,维也纳音乐与表演艺术大学以及维也纳大学的讲师和高级艺术家。研究兴趣是应用民族音乐学、艺术研究、少数族群的音乐、台湾原住民音乐、听觉知识,以及音乐与移民。
译者简介
陈心杰,现任教于武汉音乐学院音乐学系。2010与2013年获中央音乐学院学士与硕士学位,2022年获芬兰赫尔辛基大学音乐学博士学位,并出版专著Rooted Cosmopolitanism of Sámi Music CDs in the 2000s(《20世纪前十年萨米音乐CD中的世界主义》),此外还发表了多篇民族音乐学研究论文,在学术研究之余完成了大量文献翻译工作。
来源: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