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清华大学出版社最新推出信息学院公共基础课新教材《信息科学技术概论》 - 书讯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书讯
清华大学出版社最新推出信息学院公共基础课新教材《信息科学技术概论》
2005-11-24 16:54:44  来源: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11-7 
 
 《信息科学技术概论》是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11月最新推出的一本新教材。该书由5位院士和3位著名专家合著而成,该书前言如下:

 “还在20世纪末的1998年前后,本着教学改革和课程革新的精神,面对学院所属的三系(电子工程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自动化系)一所(微电子所)的约600名本科生新生,清华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开设了《信息科学技术概论》课程。在规划和开出这门课程时突出了这样几个特点。一是课程的定位,明确属于跨系的“通识性”和“概论性”课程,以使本科生新生达到“扩大学术视野”和“提高学习境界”的目的。二是课程的内容,既涵盖信息科学技术领域所属的几个学科的发展,包括这些学科在形成发展中的重大事件、学科创新中的重要人物和新时期发展中的趋势特点,又涉及学院所属的三系一所的专业介绍和专业教育,包括专业的建立发展、相关位置和主要方向,以使大学生在入学之初就对信息科学技术学科以及将要学习的专业或相近专业有一个宏观的认识,在未来的学习和研究过程中能“既见树木又见森林”。三是课程的授课方式,采用专题性讲座形式,一讲一个主题,深入浅出而不陷于空泛,生动可听而不缺少深度,做到有分析、有数据、有观点和有预测。课程的讲课人,既有工作于学院的部分院士,还有时任的学院院长和系主任,力求由最专长的学者讲授最专长的学科,体现清华大学所大力创导的“名师上讲台”的精神。

 《信息科学技术概论》课程从推出至今已进行多届,一直受到听讲的广大同学的欢迎和肯定。并且,为适应本课程教学的需要,也为满足广大校外读者的需求,在原讲授的基础上已经和正在形成《信息科学技术概论》的两种教材。一是已经出版的基于现场录象所形成的电子版教材,另一则是现在推出的基于现场讲授而整理并经讲授者加工修订的文字版教材。这本文字版教材共包含8讲内容,体系上可以区分为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学科发展的论述,一个部分是专业教育和介绍。全部8讲的内容分别为,由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的原院长李衍达院士讲授的开篇《信息时代与学习在清华》,由李志坚院士讲授的论述微电子学发展的专篇《一代微电子,一代信息技术》,由张钹院士讲授的论述计算机应用发展的专篇《面向21世纪的计算机应用技术》,由孙家广院士讲授的论述软件工程的专篇《软件工程概论》,由吴澄院士讲授的论述工业化、自动化和现代化的专篇《人造物与自动化》,由电子工程系主任冯正和教授讲授的论述电子信息技术发展和介绍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的专篇《电子信息科学技术 - 挑战极限、跨越时空》,由计算机科学技术系主任林闯教授讲授的论述计算机科学技术发展和介绍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系的专篇《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由自动化系主任管晓宏教授讲授的论述自动化科学技术发展与介绍清华大学自动化系的专篇《自动化科学与技术的发展》。

 本书的读者对象为信息科学与技术领域的广大师生和科技人员。既可作为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自动化科学与技术等系科的概论课程的教材和参考书,也可作为相关领域的广大科学工作者和工程技术人员自学的读物,还可作为广大考生和家长了解信息科学技术领域各个专业和系科的参考读物。

 本教材的编写是一个尝试。不论是论述的内容和观点,还是有关的事实和提法,不可避免地会存在差错和不妥之处。对此,恳请广大专家和读者不吝指正。”

 郑大钟2005年3月于清华园
 来源: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11-7
本版责编:姜舒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订购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