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选择类型
出版社
代办站
经销商
普通会员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分类查询
综合查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购书指南
购物车
我的订单
征订单
存书架
小团购
二手书
优惠活动
关于我们
西洋帆船史学习漫记---《帆船史》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 - 推荐教材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推荐教材
西洋帆船史学习漫记---《帆船史》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
沈毅敏
2005-11-28 15:07:48 来源: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网站2005.11.15
对于每一个西洋帆船模型的爱好者来说,学习和掌握一点西洋帆船发展史是很有必要的。这对于我们了解所制作的模型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提高我们自身航海文化的修养,提升模型制作活动的文化品位都将有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
关于西洋帆船发展史介绍的中文著作不多,而且许多都是在介绍海军史、海战史或舰船史的著作中提到一些零碎的材料,即便如此,大量的海战和探险故事又把帆船本身的发展线索冲淡得难以寻找。有的书籍还存在着辗转相抄、以论传论的毛病。正因为如此,施群鹤先生的《西洋风帆船》(上海画报出版社2000年出版,ISBN7805306516)和杨老先生的《帆船史》(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ISBN7313039859)是西洋帆船模型爱好者不可多得的入门教材。前者层次分,插图亮丽;后者系统全面,立论严谨这些都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对于模型爱好者来说,学习西洋帆船史的任务又是和我们在制作模型前选择船型的这个必需过程紧密相连的。我们为什么喜欢帆船?我们为什么制作帆船模型?在某些局外人看来,模型发烧友的举动确实有些不好理解。在局外人的眼中,这是一些怪僻的人,干的又是一些“劳民伤财”的傻事。他们是吝啬的,省吃俭用,节约每一个铜板;他们又是大方的,买起资料、材料和设备来,不惜花费重金。整天搞得灰头土脑,身上满是胶水和油漆的怪味。殊不知,在帆船模型身上,爱好者们寄托了无限的情思。这种情思可以说是一种怀旧,对于那些堪称经典的古代帆船的依恋,对于精致细巧比例匀称的古典美的崇敬;也是对于那种在蓝天碧波之间,风吹篷帆如行云流水,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情景的怀念。“为伊沮得人憔悴,衣带涠宽终不悔。”
从中国的郑和下西洋和哥伦布为代表的西方大航海时代开始,一直到英国皇家海军成为海上霸主的数百年里,帆船曾经无可争辩地是海上的君主。不管是威风凛凛的西方风帆战舰还是篷帆蔽日远度重洋的郑和宝船舰队。这些帆船,集雄伟和典雅于一身,再加上驰骋怒海的英雄传奇,曲折浪漫的探险故事,惨痛壮烈的海难悲剧和喜出望外的珍宝财富,这一切,都将历史泻染成轰轰烈烈而又五光十色的闹剧。人们空前活跃地热衷于航海活动,不管是海上物质生活的艰难困苦,不管是频繁发生的伙伴死亡,还是狂风巨浪都无法阻挡人们。他们义无反顾、前赴后继地奔向海洋。但是,我们也不能忘记造船大师们怕智慧创造,海员水手的艰苦劳作。我们更不会忘记,在这些活动中,真正的主角是帆船本身,因为它们是航海文化的载体,尽管它们形态和性能各民间。这些船型由固有的实用性(例如,速度、强度、装载量和操纵性等等)所确定,还包括一些美学意义上的外观特征。在一些特定时期和特定的船只上,甚至还包括了大量豪华得有些过分的装饰雕像。因此,可以说,帆船无疑是人类的技术发展、操作技艺和审美需求最成功的综合体,是人类伟大创造力的升华和结晶。
在今天,美如彩云的风帆推动着各式各样的体育竞技帆船、风帆训练船和游览船。当然,在今天的帆船上航行,条件也非昔日可比。各种现代化的通讯设备、安全措施和人性化的生活条件,使得航海成为一件赏心悦目的乐事。而不再像以前那样地如大海上的办犯来苦捱时光,心中只求上帝或者菩萨保佑,能够顺利返航回到陆地和家人团聚。但是,这些物质条件的改变,不会损害我们对于帆船的审美情趣,也不会损害我们和大自然和谐相处的强烈诉求。石油能源的日益短缺,也逼迫人们对于风能这样的可再生能源重作一番新的考量。各种以风帆作为辅助动力的船舶推进方案在探讨、在实践。为此,我们有必要对于整个帆船史进行重新审视,对于不同船型背后蕴藏的历史和技术渊源以及它们的发展作一点深层次的了解。
西洋帆船发展的基本脉络
前面已经说过,有些介绍帆船史的著作给我们讲了许多海战或探险故事,对于帆船本身的发展却不甚了了,而有一些文章却又让我们堕入名词解释的迷宫中。几十个船型名称,看不出其中有什么纵向或横向的联系。要知道,历史上所产生的船型名称都是当时当时对于某种船的民间俗称,并非船史学家系统地进行科学命名的。因此,在这其中充满了“同名异物”或是“异名同物”的现象。例如,“junk”这个词,包括了从中国、朝鲜或韩国、日本、东南亚到太平洋诸岛的所有船型。实际上,这些地方的船型也是千差万别的。因此,你要求船史学家对一个船型进行确切的定义,实在是很难办的一件事。好在对于我们这些帆船模型爱好者来说,学术意义上的探讨不是我们的要务,我们希望的是简单明了、粗线条的基本概念。
要想从历史的迷雾中解脱出来,我个人觉得,我们学习帆船史要把握三条线索;首先是东方线,就是前面所说的junk;其次是地中海线和北欧线。而所谓西洋帆船发展史实质上就是地中海流域和北欧沿海地区的帆船文化之间相互借鉴交融,共同发展的历史。
举一个例子来说明,帆船爱好者最为熟悉的“盖伦”船型,英语单词是galleon。从词源学的角度来说,它无疑是起源于“加莱”(galley),即“桨帆船”。从这个意义上说,“盖伦”船,也就是起源于地中海流域的“加莱”这种特殊的船型。
但是,从造船学的专业角度,“盖伦”船和“加莱”船是毫无相像之处,因为“盖伦”船实际上是从15世纪的北欧“克拉克”(carrack)船型变化而来的。如果我们把分别属于“盖伦”、“加莱”和“克拉克”船型的三艘模型放在一起,来找一找它们之间有什么血缘关系的话,我们就可以清楚地看到:那当然是“盖伦”船离“克拉克”船近多了.
来源: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网站2005.11.15
本版责编:姜舒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订购
关闭
全国大学出版社
北京
安徽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香港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澳门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台湾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
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