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归属于“创新驱动增长”的三位先驱,他们所奠基的 “创造性破坏” 框架,正是源于熊彼特的《经济发展理论》。回到这部源头之作——书中首次提出的“创新是经济唯一内生动力”“企业家=利润发动机”等原命题,被诺奖新科得主量化为可操作的“熊彼特增长模型”,直接为当下 AI、新能源、新消费赛道的投资热潮注入了理论动能。
《经济发展理论》(订购)
作者:约瑟夫·熊彼特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内容简介
本书是美国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早期的成名之作,也是20世纪最重要的经济学著作之一。本书从不同的侧面概括了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主要经济现象,在描述历史发展过程的同时做了开创性的深刻论述,将历史叙述和理论论证融为一体,体现了熊彼特的文体风格。本书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见解,对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企业家精神、创新以及经济周期等问题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探讨。第一、二章最为重要,从受给定环境制约的经济生活的循环流转到作为基本现象的经济发展,熊彼特都做了开创性的精辟论述,既是理论上的探讨,也是历史发展过程的概述。第三、四、五章则进一步分别阐述了信贷与资本、企业家利润以及资本的利息。我们可以概括地说,“创新理论”就是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的核心。第六章运用创新理论分析了经济周期的形成和特点。
作者简介
约瑟夫·熊彼特,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经济思想家之一。早年任教于欧洲多所大学,1932年移居美国后长期在哈佛大学任教。其理论以创新为核心,提出“创造性破坏”概念,认为资本主义的本质是企业家通过创新打破经济均衡的动态过程,代表作《经济发展理论》(1911)首次系统阐述创新理论,《经济周期理论》(1939)将创新与经济波动结合,《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1942)预言了资本主义的制度演变,他被誉为“现代创新理论之父”和“企业家理论之父”。
来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