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吾爱吾土 吾爱吾友 》复旦大学出版社 - 新书快递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新书快递
《吾爱吾土 吾爱吾友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6-02-24 12:58:13  来源:复旦大学出版社网站 
 
 吾爱吾土 吾爱吾友
 定价:16元
 作者:吴谷平 著
 ISBN:7-309-04770-2/G.615 本类其他相关图书
 开本:32开 装帧:平装 页数:254页 字数:170千字
 出版日期: 2006-2
 ★ 内容提要
----------------------------
 序言

 王梦奎

 大概是从前年开始,在《文汇读书周报》的“买书偶记”专栏里,不断见到署名“五谷”的文章。大多是每周一篇,所写并不限于买书,更多是关于书的介绍,并且每每引发出内容广泛的评论。此何人也,如此频繁地出入书店,每周至少读一本书,并写出评介文字?打听清楚后更为诧异:作者竟是《文汇报》的党委书记兼副总编辑吴谷平。在这样一个繁忙的岗位上,有这样的文字方面的业绩,在终日为人作嫁之余为自己缝制一件色彩斑斓的衣裳,需要有多么强烈的执著精神,付出多少辛劳,是可想而知的。

 今年盛夏,在北京,我和作者终于有一面之交,相谈颇为投机。日前收到《吾爱吾土 吾爱吾友》书稿的校样,把以往读过的和未曾读过的文章从头至尾读了一遍,观其书而知其人,更加深了对于作者的理解。作者对书籍的酷爱会让所有这部书的读者感动。逛书店是他的莫大爱好。出差甚至出国,首先关注的是图书和报纸。国际旅途小憩,也要便中浏览甚至认真统计国外杂志的品类,从中察觉思想文化和社会动态。没有这种对书籍如痴如醉的爱好,就不会有收录在这本书里的六十多篇关于书的精彩文字。这些文章的特点,正在于通过书籍来洞察历史,了解社会,捕捉资讯,体味人生。这里有对老一辈知识分子的关注,有对国内外出版界历史和现状的评介,更有对市 2 场经济浪潮中文化界浮躁表现的针砭。针砭时弊是坦诚的,直抒胸臆的,甚至是指名道姓和痛快淋漓的,没有遮遮掩掩和言不及义。文字干净利落,朴实而明快,没有时下某些文章所常见的那种矫揉造作和故弄玄虚。从专业研究的眼光来看,或许论说未必都很深入,这正表现了报业读书人的特点:广博。报人接触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要对千变万化的事物及时而恰当地做出反应,不仅需要有高昂的热情和正确的政治判断,而且需要有广博的知识和对三教九流的了解。本书从一个侧面显示出,作者在继承着中国报界的优良传统。

 人类经历了“石书”时期、“骨书”和“竹书”时期、“帛书”时期和“纸书”时期,现在进入了“电子书”时期。有调查说,国人的图书阅读率在下降。我不知道是否包括了“电子书”,但据美国国家艺术捐赠基金会公布的《日益衰落的读书风气》的调查报告,美国阅读文学著作的读者20年来下降了10%,9—10岁的孩子半数以上认为阅读是无聊和过时的事。如果说,国人读书风气的衰微与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与市场经济浪潮下的浮躁有关,那么,在美国这样的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出现了同样的趋势,想必是另有原因了。我对作者在本书最后一篇《二十年后,我们怎么阅读》中所持的论点,抱有同感,即要习惯于电子化图书时代的阅读。也许,若干年后,读纸书会成为一个奢侈,正如现时之读宋版。但无论何种图书,都是需要平心静气,认真“读”的。这也是本书作者给我们提供的启示。

 2005年10月31日

 来源:复旦大学出版社网站
本版责编:姜舒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订购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