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连横和他的《台湾通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 新书快递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新书快递
连横和他的《台湾通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2006-04-17 16:00:24  来源: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王凤霞供稿2006.4.17 
 
 《台湾通史》(连横/著 2006年4月版 68.00元(估))据悉,近日由中国国民党名誉主席连战先生的祖父——连横所著《台湾通史》即将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台湾通史》在体例上仿照司马迁《史记》,是台湾历史上第一部按照通史体例撰修的史书。作者连横积数十年之力,在书中叙述了从隋大业元年(605年)到清光绪21年(1895年)日本帝国主义侵占台湾,横跨1290年的历史时空,将包罗万象之内容纳入88篇之中。《台湾通史》曾在台湾分三册出版,内地流传极少,此次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花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再次出版本书,无论对于中华民族爱国精神的传承、还是对于两岸人民的深厚感情都有着重大的意义。

 连横生于光绪4年正月16日(1878年2月17日),字武公,号雅堂,又号剑花。连永昌是个沉醉于历史书籍并对孩子的教育极为重视的父亲。陪坐在父亲身旁,听他品茗侃谈古代的那些忠义故事,是连横幼年时最大的乐趣。在他13岁时,其父为其购买了余文仪所撰《台湾府志》并对他说:“汝为台湾人,不可不知台湾事”。 连横读后,便立下志向,“故自玄黄以来,发誓述作,冀补旧志之缺”。日后连横将著《台湾通史》引为己任,即以此肇端。特别是1895年《马关条约》割台后,亲历日本殖民者对台湾人民的奴化统治,连横更觉悟到修史的意义不仅在于文化的载录传承,更重要的是要通过著史的工作,昭示他的同胞“台湾原本是中国的一部份,台湾人永远是堂堂的中国人”。

 1908年他开始着手写作《台湾通史》时,台湾已经沦为日本的殖民地,他写这部著作的最直接目的是“冀维民族精神于不堕”,维护中华民族的传统于一线;他志在表明,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表彰郑成功从外国侵略者手中收回台湾的爱国精神;对于日本强占台湾,在《台湾通史》中虽无法表达其抵拒、抗争之意,但在字里行间,他是坚信台湾终究会回归祖国的。终其一生,他以一介报人,在振笔疾书谈论国是,以一支犀利之笔极尽书生报国之志的同时,念兹在兹的仍是以修史为己任。他利用各种机会广泛搜集史料,不仅搜集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更觅得30余种海内外有关台湾史著之孤本,因其弥足珍贵,后特编成《雅堂丛刊》。在搜集材料的过程中,每有所感,连横都随即记下。如此至31岁,连横在大量积累的基础上开始撰写《台湾通史》,1918年8月1日,10年呕心沥血《台湾通史》撰毕。

 《台湾通史》共三十六卷。内有四纪、二十四志、一百零一表、列传六十,其中字字浸透着连横对家乡台湾的深厚感情,凝聚着连横维系中华民族精神于不坠的朴素思想,也承载着连横一介史家强烈的使命感。回顾连横先生满腔热血为民族精神之传承而奋斗的一生,瞻仰两岸人民为祖国统一之祈盼而献身的历史,比照今日两岸同胞仍多阻隔的现实,重读此书,对其中意涵更是感怀至深。

 来源: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王凤霞供稿2006.4.17
本版责编:姜舒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订购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