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选择类型
出版社
代办站
经销商
普通会员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分类查询
综合查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购书指南
购物车
我的订单
征订单
存书架
小团购
二手书
优惠活动
关于我们
《分子克隆实验指南》第三版中译版上市 - 书讯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书讯
《分子克隆实验指南》第三版中译版上市
马学海
2002-09-04 14:32:01 来源:
在美国,有一个叫“冷泉港”的地方,那里被誉为生命科学的圣地,是分子生物学者们神往之处。1982年,一部叫《分子克隆实验指南》的书在冷泉港实验室出版社诞生,它的前身是1980年冷泉港真核基因分子克隆讲习班实验方案的汇编。7年后,该书又出了第二版。当时的人们也许未曾料到,这部著作在20年的时间里竟成为指导生命科学前沿科研工作的一部“圣经”。
1992年,《分子克隆实验指南》第二版中译本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几年之内,它成为国内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的必备书。这部一度成为被引用率最高的大书,国内累计销售超过40000册,成为同类中的佼佼者。
然而,生命科学的发展突飞猛进,研究技术也是日新月异,昔日的经典似乎已经不能再继续满足大家的需要,人们期待着它的接班者。时隔10年,《分子克隆实验指南》第三版终于出版了!
《微生物学进展》(Trendsin Microbiology)评述:“《分子克隆实验指南》一直是实验方案和技术领域的中流砥柱。……很难发现前两版《分子克隆实验指南》的错误。数十年来,该书提供的高超的实验室方案使它成为分子生物学领域的黄金标准。然而,在许多实验室,旧版本渐被翻烂,……是该退役安享平静的时候了。新版《分子克隆实验指南》不仅传承了前两版的卓越品质,而且极大地发扬传统,成为当今真正的实验室必备手册。”
《科学家》杂志评述:“任何使用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基础研究实验室都将因拥有一册《分子克隆实验指南》第三版而受益。”
看来,新版没有让人们失望。为了让国内的读者尽早见到这部巨著的中文版,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的专家们和科学出版社的编辑们共同奋战了一年多,前后参与人数达50多位。该书无论在篇幅、翻译难度上,还是在编校复杂程度上,都远远超过了上一版。现在,中译本终于出来了。
在第三版中,两位主编——萨姆布鲁克和拉塞尔——沿用了曾使前两版成为必备参考书目的编创原则,详尽介绍了分子生物学实验室所有可能的方案,同时对内容进行了完全的升级,增加了大量新的材料,拓宽了它涉及的领域。相对上一版,这的确是一次革命性的突破。
在拥有了先进性、实用性、权威性之后,本书当之无愧是一部无法用定价来衡量其价值的巨作!
《分子克隆实验指南》是一部公认的经典,但它毕竟难以满足生命科学各个领域的读者全方位的需求。在10年前,国内读者能够见到的其他科研指导书的确很少。科学出版社为了满足国内生命科学发展的需要,在推出《分子克隆实验指南》第二版之后,从1997年开始,又陆续引进出版了一系列在国际上享有盛誉、被广泛参考的生物技术名著,这就是《现代生物技术译丛》的由来。
截至2002年,《现代生物技术译丛》已出版近20种。《分子克隆实验指南》是这套书中当之无愧的核心,其他书,像《精编分子生物学实验指南》、《蛋白质纯化与鉴定实验指南》、《医用细菌遗传学实验手册》等则可以在《分子克隆实验指南》无法满足需要时给读者以必要的补充。而像即将陆续推出的《蛋白质组学:从序列到功能》、《生物信息学方法指南》等则将满足目前生命科学最前沿研究的需要。
来源:中华读书报2002.9.4
本版责编:姜舒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订购
关闭
全国大学出版社
北京
安徽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香港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澳门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台湾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
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