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适应广大学生实际需要 地道的学生成语词典 陕西师大社《学生成语词典》 - 推荐教材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推荐教材
适应广大学生实际需要 地道的学生成语词典 陕西师大社《学生成语词典》
鲁子
2007-09-19 09:22:13  来源:陕西师大出版社2007-09-04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新近出版的《学生成语词典》,是从广大中学生实际需要出发而编纂的一部地道的学生成语词典。所谓“地道”,就是不仅有“学生词典”之名,而且有“学生词典”之实,是名实相副,实得扎实、实得到位,其苦心孤诣,见于数百万言之字里行间。

 地道之一,是收录了见于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出版社、北师大出版社和江苏教育出版社新课标初、高中语文教材的成语1500余条,并录用了相应的教材例句。

 如:
 【起承转合】《红楼梦》第四十八回(《香菱学诗》):“黛玉道:‘什么难事,也值得去学!不过是~,当中承转是两副对子,平声对仄声,虚的对实的,实的对虚的,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表示被释词语。下同)

 又如:
 【人迹罕至】鲁迅《朝花夕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拍雪人(将自己的全形印在雪上)和塑雪罗汉需要人们鉴赏,这是荒园,~,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

 在词典收条上如此贴近教材,使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成语大都可以查到,这样不仅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学生在查阅中因查不到自己需要查阅的条目而产生的失望,而且阅读一条条来自教材的例句,可使他们于倍增亲切之情中更易理解和掌握这些成语。

 地道之二,是对所收录成语的字词均做了解释,这一点,比迄今为止所出版的所有成语词典都做得扎实和详尽,详尽至连看上去似乎极平常的字词也毫不吝惜文字。

 如:
【一成不变】一成:一经形成。【一筹莫展】一筹:一个筹码,用以计数的一根竹签,借指一个计策、一个办法。莫:不。展:施展。【以毒攻毒】以:介词,用;拿。攻:祛除;治疗。毒:前“毒”指毒药,后“毒”指毒疮等疾病。

 对于学生而言,理解成语的意义是必要的,但同时理解成语中的每个字词也是同样必要的,因为理解成语的意义是“知其然”,而理解成语的字词是“知其所以然”是让学生读者通过掌握字词意义更准确、更透彻地理解和掌握成语的意义,并因此将学生从只识其字词读音而对其意义并不甚了了的困境中彻底解放出来。

 地道之三,是从中学生对文言文阅读、理解存在较大困难的实际出发,突破同类词典的常规做法,独辟蹊径,对文言文语例和语源中的生僻字词做了详尽的注音和解释。
 如:
 【夙兴夜寐】古代例句:《墨子•非乐上》:“农夫蚤(zǎo)出暮入,耕稼树艺……妇人~,纺绩(jì)织絍(rèn)。”(蚤:通“早”。耕稼:泛指种庄稼。树艺:种植;栽培。纺绩:把丝麻等纤维纺成纱或线。织絍:指织作布帛之事)。

 又如:
 【兴味索然】古代例句:清•王韬《瀛(yíng)堧(ruán)杂志》卷一:“卓午来游者,络绎不绝,溽(rù)暑蒸郁,看花之~矣。”(卓午:正午。溽暑:夏天潮湿而闷热的气候。蒸郁:热气郁勃上升)。

 又如:
【贪得无厌】考源:《左传•昭公二十八年》:“贪惏(lán)无厌,忿颣(lèi)无期。”(惏:同“婪”。贪惏:贪得无厌。颣:同“戾”,反常。忿颣:急躁乖戾。无期:无穷尽;无限度)

 词典中大量的语例和语源所涉及的资料极其广泛和复杂,其注解难度显而易见,若不是心里装着万千中学生,铁了心为他们着想,任谁也不可能有如此足够的勇气和毅力自找这份泼天的大麻烦。这一“地道”中浸含的心血实在是太大了!

 地道之四,是深入考察了学生在学习、运用成语中所经常读错或写错的字的实际情形而做了大量扼要的提示。

 经常读错的字,如:
 【风流倜傥】fēng liú tì tǎng 提示:“倜”不要读作chóu;“傥”不要读作dǎng。【草菅人命】cǎo jiān rén mìng 提示:“菅”不要读作guǎn。【饿殍遍野】è piǎo biàn yě 提示:“殍”不要读作fú。

 经常写错的字,如:【甘拜下风】提示:“拜”不要写作“败”。【一鼓作气】提示:“鼓”不要写作“股”。【声名鹊起】提示:“鹊”不要写作“雀”。【飞扬跋扈】提示:“跋”不要写作“拔”。

 不难看出,这部词典在内容上的每一项设计,都无不为广大中学生考虑,都无不用心极其良苦,而且项项所展现的风貌,都显得非常扎实,毫无敷衍、草率之痕迹。完全可以相信,一个名副其实的学生词典的品牌---陕西师大版《学生成语词典》,将在广大中学生中间迅速传播开来。

 来源:陕西师大出版社2007-09-04
本版责编:姜舒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订购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