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选择类型
出版社
代办站
经销商
普通会员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分类查询
综合查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购书指南
购物车
我的订单
征订单
存书架
小团购
二手书
优惠活动
关于我们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举行《中华民族精神大学生读本》首发式座谈会 范军社长发表重要讲话 - 书讯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书讯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举行《中华民族精神大学生读本》首发式座谈会 范军社长发表重要讲话
2007-10-25 16:50:13 来源: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10月13日
在《中华民族精神大学生读本》首发式上的讲话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大家下午好!今天,我们聚集在风清木秀的桂子山,举行由高长舒、蔡红生两位专家主编的《中华民族精神大学生读本》的首发仪式。窗外秋意渐浓,校园桂香依旧;室内高朋满座,书香绵绵清幽。这里,我要代表出版社对各位领导、专家的光临表示热烈的欢迎,对本书主编、主审及各位作者的辛勤劳动致以诚挚的谢意!
民族精神问题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理论与现实课题。大家知道,中华民族精神是我们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这是党中央在十六大上高瞻远瞩作出的重要战略部署。中共中央和国务院还专门针对大学生群体,明确提出“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但相当长一段时间,专门以青年大学生为目标读者的民族精神读本几乎没有,而适合大学生阅读的此类本子也十分少见。有鉴于此,长期从事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管理、教育和研究的专家高长舒、蔡红生同志,以敏锐的政治眼光和强烈的使命意识,组织武汉地区的部分专家学者共同编写了《中华民族精神大学生读本》。现在,这本书由我们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了。本书的面世,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此类青年教育读物的不足和缺憾,丰富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载体,必将产生深远的、积极的影响。
目前,我们党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谐社会建设提到了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高度,中华民族精神资源的开掘更加受到学术界、教育界和出版界的广泛关注。在新一轮“国学热”中,学界不断反思中华民族的历史,探寻中华民族的精神。从实质上看,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也就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至今为止,大多数对中国文化持肯定看法的论者,将民族精神看作民族文化精华的表现,而用局限性或糟粕将民族文化中的消极面排除于民族精神之外。党的十六大报告侧重于从政治的角度,将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概括为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这无疑是高屋建瓴的提炼。如果我们侧重于从文化的角度来分析民族精神,则可以看出:中国文化是以人心和人生为观照,以趋善求治为特征的伦理政治型文化。它以道德情感代替宗教信仰,将全民族的宗教迷狂消弭于无形。从总体上看,从内在动力和外在表现来看,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是以人文主义为内核的。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也可以说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容似可归纳为:自强不息,正道直行,贵和持中,民为邦本,求是务实,豁达乐观,以道制欲。这里所谓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就是中华民族特定价值系统、思维方式、社会心理以及审美情趣等方面内在特质的基本风貌。这些也是我们今天进行和谐社会建设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思想资源和丰富的理论宝库。
正是由于中国文化在当代文化建设方面有着重要参考价值,中华民族精神在祖国现代化事业中有着重要意义,学术界和出版界便共同携手,合力奉献了一些优秀的成果。如广东社会科学界与广东人民出版社联手,于近期推出了一大套原创性的学术丛书——“中华民族精神建设丛书”。这套书有10册,其中包括《中华民族精神概论》、《中国哲学精神》、《中国法律精神》、《中国教育精神》、《中国伦理精神》、《中国经济精神》、《中国文化精神》等。我们今天各位手中的这本《中华民族精神大学生读本》,则是武汉地区专家与出版社精诚合作的一个可喜成果。它从理论结合实际、历史现实贯通、提高兼顾普及出发,着眼于知行结合,用伟大的民族精神构筑当代大学生的精神支柱。我们相信,这样一本理论性、知识性、趣味性和可读性兼具的好书,能广泛行销于大学生中。我们也期望,在座的各位专家,特别是在学校一线从事学生工作、宣传工作和思想教育工作的同志,积极推介本书,推广本书,真正使其发挥应有的社会价值。
同志们,今天是个好日子。秋风送爽,细雨霏霏,书香沁人心脾。党的十七大召开在即,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华民族精神的发扬光大将更上层楼。极目楚天舒,放眼扬子阔。愿我们中华民族精神,风帆高悬,破浪远航!
谢谢大家!
来源: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10月13日
本版责编:姜舒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订购
关闭
全国大学出版社
北京
安徽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香港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澳门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台湾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
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