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弘扬学术 打造品牌——上海交通大学学术出版基金工作会议纪要 - 学术专栏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学术专栏
弘扬学术 打造品牌——上海交通大学学术出版基金工作会议纪要
撰稿 侯俊华
2008-04-30 16:59:46  来源:上海交大社2008-4-28  
 
 巍巍交大,百年书香;浓浓学术,一流出版。

 上海交通大学学术出版基金工作会议于2008年3月28日,在上海交通大学徐汇校区老图书馆一楼会议室举行。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张杰、副校长陈刚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上海交通大学学术出版基金编委会、上海交通大学985工程办公室及相关部门负责人、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负责人等二十余人参加了会议。

 会议由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社长韩建民主持。本次会议的主要议程:一是由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总编辑张天蔚作《关于上海交通大学学术出版基金执行情况的汇报》;二是由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社长韩建民作《关于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学术著作和大学教材出版情况的汇报》;三是上海交通大学学术出版基金编委会进行2007年度基金申请项目评审。本次会议的举行,凸显了上海交通大学学校领导对我校出版工作的关心与支持,展示了“上海交大学术出版基金”项目取得的丰硕成果,体现了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依托交大、教材为本、弘扬学术、特色优先”的发展思路。本次会议的举行,对于提升上海交通大学学术水平和社会声誉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必将推进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深化改革、创新发展、打造品牌的步伐。

 (一)

 学校领导十分重视与支持我校出版工作,张杰校长、陈刚副校长出席了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

 张杰校长的讲话,对学校的学术出版工作作了概括与提炼,对我校出版工作和校园文化建设提出了希望与要求。他说,早就该来出版社了。由于来校后,忙于在学校各学院进行调研,今天才来出版社调研:想了解出版社在做什么,出版社承担了什么任务,出版社发挥了什么作用。实际上,我们交大的百年历史中,出版的历史也有百年了。当年,南洋公学就有出版方面的机构,知名的《国富论》就是我们交大早期的出版物。从这个意义上说,交大出版社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高校出版社。由此,也构成我们交大在中国、乃至在世界上的地位。韩建民社长清晰地归纳了交大出版社的办社宗旨和功能定位,“依托交大、教材为本、弘扬学术、特色优先”。一流的大学要有一流的出版社,而一流的大学出版社更需要母体大学的支持和滋养。高校出版社是母体大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而出版更应该成为大学教学与科研之外的第三种力量。这样的定位是好的。我们正在考虑制定我校发展规划。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很快,令世人惊异。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在世界上有很大的影响。上海交大作为一所综合性研究型大学,要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就要与国家的发展相匹配。因此,我们要在贯彻落实十一五规划的基础上,制定2010-2020年发展规划。这就给我们提出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学科发展方向上,制定出发展规划和实施措施。那就要求三个层面多考虑:分管的校领导,各院所,学术委员会。要有宏观规划与微观计划两个版本。对出版社来说,也要制定好发展规划,要为交大创世界一流大学发挥作用。这也是交大出版社的未来。

 张杰校长强调说,一个大学出版社要发展,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出版对社会和学校有影响的品牌教材。当我女儿在学习中使用了我们交大出版社的一本英语练习题册时,我也感到高兴。我想,交大出版社还要出版更好更多的品牌教材和学术著作。在信息时代快速发展的今天,如何开发非纸质的产品,如电子出版物,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课题。出版社要有创新意识,去研究与解决这个课题。韩建民说,“巍巍交大,百年书香”,就是讲我们交大有悠久的历史传统,有交大的出版精神。但是这个历史传统,主要集中在徐汇校区,今后要继续发扬广大,尤其是要扩展到闵行校区去。我在北京读研究生的时候,渴望有好的大学教材,就常到北大出版社的书店去找,哪怕是油印讲义也好。现在我们交大有自己的出版社,更要为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多做工作。出版社提出的要求,只要是有利于校园文化建设和创建教材品牌的事,我们都将给予全力支持。学术出版基金评审是一种很好的形式,要发挥这种形式的作用,多出版反映我校学术成果的著作。我也承诺,将“上海交通大学学术文库”等精品图书陈列在校长室的专柜中。凡是谢校长同意的,我也同意,继续做下去。我还希望出版社提供如钱学森学术著作那样的精品学术著作,并推荐给高层次的人士,把我们交大版的品牌推广出去。

 陈刚副校长在讲话中,首先对上海交大出版社近两年来的工作和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的肯定,尤其是对出版社支持与推动学校学术出版工作给予高度的评价。接着提出了出版社今年要开展的几件大事:一是深化改革,搞好改制。2006年教育部确定的清华大学等18家出版社改制工作已经基本结束。今年开始,交大出版社要进入教育部第二批大学出版社改制单位。我们要参照清华等社的改制经验,搞好出版社的改制。二是进行出版社机构和机制改革。改革主要内容是推行从编辑室向事业部的改革,在这方面,出版社已经在实施中。三是改善办公环境,搞好搬迁工作。今年,出版社新的办公大楼将修建、启用,环境将得到明显的改善,圆了出版社员工多年的梦。四是落实三年规划。三年规划确立了“依托交大、教材为本、弘扬学术、特色优先”的发展思路,明晰了交大出版社的办社宗旨和功能定位,这是正确的,一定要落实。五是扩大经营领域,开拓多媒体与电子出版工作。要在以往成绩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六是继续支持与搞好学术出版工作。大学出版社承担着学术出版的历史使命,我们要与学校的文科建设中心紧密结合,开发通识教育教材;要与985工程办公室合作,多承担985工程项目;要发挥我校的学科优势,做好生农医药图书的出版工作。

 陈刚副校长对如何进一步做好上海交通大学学术出版基金项目工作提出三点要求:一是做好“上海交通大学学术文库”的选题策划与出版工作。做好“学术文库”工作,关键是要加强选题的策划工作。还要发挥出版基金编委会指导与咨询作用。二是进一步扩大学术出版基金的功能。三是搞好改制,编好规划。要与学校各院所多沟通,对选题进行梳理,推进教材出版和学术出版。

 (二)

 会上,韩建民在汇报上海交大出版社学术著作和大学教材出版情况时,着重阐述交大出版社的办社宗旨与学术出版理念:2007年出版社新领导班子广泛听取建议,深入进行调研,结合出版形势,制定了出版社发展的三年规划,明确了交大出版社的办社宗旨和功能定位。一流的大学要有一流的出版社,而一流的大学出版社更需要母体大学的支持和滋养。我们的办社目标就是依托上海交通大学在学科、科研和人才方面的优势,充分利用高校独特的教育优势和出版资源,努力把我社建设成为一家有影响、有实力、有特色、有学术追求和文化向往的知名大学出版社。

 韩建民从弘扬学术精神,传播学术成果;扶植学术新秀,培养学术大师;整合学术资源,带动学科建设等三方面,阐述了学术出版理念。高校出版社是母体大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而出版更应该成为大学教学与科研之外的第三种力量。大学出版社办得如何对母体大学的教学、科研以及社会美誉度有重要影响。对于上海交大出版社来说,母体大学——上海交大是百年老校,广泛的学科领域、密集的学术力量和聚集的人才优势,是我社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更是我们形成出版特色的源泉。大学出版社在弘扬和传播学术成果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大学是产生学术成果的摇篮,这些学术成就是要走向社会并发挥作用的。而图书是以纸介质物化学术成果的重要方式,是展示学术成果的重要途径,是扩大学术影响的必由之路。大学出版社是依托母体大学而办的学术性文化机构,为学校打造学术新秀,与中青年学者一起成长是我们的基本办社理念。大学出版社相对学校院系的优势在于可以通过出书主导部分学术话语权,例如出版学术评介类图书参与国内外学科评价体系的建立,构建新型的学术平台。在这方面有些出版社已经开始探索,如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针对本科高年级和研究生的《大学读本系列》、《中国著名学会史丛书》(16卷)、《中国社科论文影响力评介丛书》(首批6卷)等。另外大学出版社不仅出版独立性的学术专著,更应该策划出版一批填补空白、有较大学术价值、涉及若干学科的系统出版工程。这样势必就会组织学校相关学科共同参与,从而带动分散的学术资源进行新的组合,打造若干品牌和特色学科,为学校学科建设和学术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韩建民还对搞好大学教材出版,推进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谈了一些想法:大学校园是有形的教育场所,如果大学出版社有若干套品牌系列教材并被广泛使用的话则是一个无形的大学。这从某种程度上延伸了所在大学的边界,扩大了学科影响。众所周知,剑桥大学出版社的教材遍布全球,他们号称自己是世界上最大的没有围墙的大学。一个大学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就必然要对其他大学有带动和示范作用,品牌教材的影响更是一流大学的标志之一。因此,大学出版社承载着为学校打造品牌系列教材的重任,是学校延伸边界拓展学科影响重要阵地。 在我社三年规划中明确提出了出版社产品结构定位是“依托交大、教材为本、弘扬学术、特色优先”,母体大学是我们形成出版特色和优势的基础和源泉。我们充分认识到建设交大品牌的系列教材,不仅关乎出版社的发展,也希望成为上海交通大学建设一流大学的重要内容。教材号称没有边界的大学,剑桥、牛津、北大、清华等国内外著名大学非常重视教材建设,其许多教材可谓深入人心、影响深远。上海交大作为拥有110多年历史的百年老校和著名大学,应该有自己的教材体系,毕竟有相当一批学校崇尚交大的教学传统、教学模式,因此我们希望交大品牌系列教材建设能上升到学校层面,成为学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抓手,其影响和意义将非常深远。出版社希望为学校的品牌教材建设做出更多的贡献,恳望学校给予政策上的支持。

 韩建民最后满怀信心地说,我们可以把理工科比作山,把文科比作水,山高水长是一所综合大学的追求;同样我们也可以把学术著作比作山,令人敬仰和尊重,而大学教材也可比作水,具有传播和流动功能。古语讲“山高需有客行路,水深更寻渡船人”,出版社愿意成为学校学术著作和教材出版的开路者和渡船人!

 (三)

 张天蔚总编辑汇报了上海交通大学学术出版基金执行情况:2002年11月学校召开了“上海交通大学出版工作会议”,宣布设立《上海交通大学学术出版基金》,资助校内教师的学术专著出版,学校发文成立上海交通大学学术文库编辑委员会,时任校长谢绳武为编辑委员会主任,叶取源等3位副校长担任副主任,具体事务由出版社总编办公室负责。学术出版基金已经执行4年,共评审同意资助出版学术著作40种,至今已出版25种;出版社正在编辑加工、即将出版4种。一批图书获得了各类奖项,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提升了学校的学术知名度与社会影响力。学校领导对学术出版基金的运作一直给予高度的关心和支持。去年和今年年初,出版社曾先后两次就出版基金的执行情况向张杰校长做了书面报告。今年3月1日,张杰校长批示同意我们关于2007年度学术出版基金申请项目评审工作的安排,并指示“请对已出专著的社会影响和社会效益进行跟踪研究,以利于未来的工作导向。”

 张天蔚从正确的遴选方向,严格的评审机制,丰硕的出版成果,教师们的期望等四方面作了具体汇报。他说,设立上海交通大学学术出版基金是为了支持上海交通大学优秀学术著作出版,促进科研与教学的发展,由学校拨专款(学校985工程一期专项经费100万元),出版社参资,设立《上海交通大学学术出版基金》(以下简称出版基金)。出版基金的资助与学校发展和人才培养计划相结合,资助上海交大教师与科研人员的优秀的和重要的学术著作的出版。资助坚持自由申请、公平竞争、专家评议、择优支持的原则。项目的选定将按照党的出版方针,以学校发展政策为导向,紧密结合学校的教学与科研发展计划,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构建国家创新体系服务。对两院院士、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国家科技计划和重点研究领域的项目给予重点支持。

 “出版基金”的设立,特别是“基金”对列入国家或上海市重点图书规划项目的资助,为出版社推动高质量地实施并完成国家或上海市重点图书规划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如“九五”国家重点图书“先进制造技术丛书”中的《虚拟制造的理论、技术与实践》,“十五”国家重点图书“微米纳米与技术丛书”中的《微执行器》以及《从量子力学到量子光学》等书均得到基金的资助。“出版基金”的设立和资助,也使一批国家重点科研项目(如国家“863”重点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得以结集出书,为这些重点科研项目的立项、验收推广和宣传做出了贡献。“出版基金”资助出版的学术专著,大多受到有关高校和科研单位的较高评价和普遍欢迎。如《水弹性理论及其应用》、《反馈混沌化理论及其应用》、《空间数据索引技术》、《微执行器》和《人脸检测》等书分别被北京、天津、陕西、江苏、广东、辽宁、福建、浙江、安徽、甘肃、云南、四川、广西、山东等地的高校和科研院所列为教学参考书或科研指导书。迄今“上海交大学术出版基金”资助出版的学术专著已达到一定规模,但影响力还不广。建议学校在适当时候开展一些有针对性的活动,如在上海交大报刊登全部书目和宣传、书评文章,在校图书馆集中展示等,以扩大此项学术出版基金的影响力。

 (四)

 上海交通大学学术出版基金编委会进行了2007年度基金申请项目的评审工作。编委会对申报2007年度“上海交通大学学术出版基金”的20个专著项目进行专题审议,经过到会评委充分讨论和无记名投票,决定对10个申报项目给予资助;在这10个入选项目的基础上进行第二轮无记名投票,选出3个项目被列入“上海交通大学学术文库”候选项目(名单另发)。

 来源:上海交大社2008-4-28



本版责编:姜舒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订购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