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让思想充满创造力——《中青年哲学家文库》武大社 - 学术专栏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学术专栏
让思想充满创造力——《中青年哲学家文库》武大社
2008-07-25 14:47:57  来源: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7月24日 
 
 在新世纪里,思想的人们都有一个梦想,让思想本身充满创造力或创新力。这种梦想其实是源于对于当代思想状况的焦虑。为什么?在一个计算和图像的时代里,事物已不需要思想,人们也不愿和不能去思想。姑且对此不论,学术和思想之争也让思想自身处于一个困境之中。思想要么被学术所取代,成为了资料的收集和整理;要么背离了学术,成为了空洞的和浮夸的语辞的生产。总之,一种真正有创造力的思想仍在期待之中。

 但思想从哪里获得它自身的创造力?任何一种有创造力的思想都表明自身是新的,不是旧的,是新与旧的区分和分离。但任何一种有创造性的思想都不是凭空而出的,而是基于已有的传统。因此,所谓思想的创造必须是对于历史的追忆和再思。只有走进传统,才能走出传统;只有回到旧的,才能跃向新的。

 对于任何一个当代中国的思想者来说,他都不可避免地面临自身所属的思想传统,也就是儒家、道家和禅宗所构成的思想的历史。过去人们力图否定它,拒绝它和抛弃它,认为它束缚了人的存在,制约了现实的发展和进步。但现在人们试图改变这种观点,认为它是一个巨大的思想宝藏。特别是在“国学热”当中,传统思想得到了再度的肯定。但对于中国传统思想,任何简单的否定和肯定都不是适宜的态度。一种超出了肯定和否定立场的思想姿态是对于中国传统思想的区分,也就是揭示出哪些是死的、哪些是活的。惟有活的思想才能激活我们的生活。

 事实上,对于中国传统思想的态度又始终相关于对于西方思想的态度。一个世纪以来,中国思想最重大的事件就是和西方思想的相遇和撞击。当代全球化的浪潮更使中西思想产生了更密切的对话。这导致了中西思想的比较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所谓比较不仅只是揭示相同点,而且也是分辨差异处。甚至可以说,差异比相同是更为重要的。正是在差异处,我们划分了中西思想的边界。由此可以确定,哪些是中国思想已思考的,哪些是中国思想尚未思考的。当思想意识到自身的边界之后,它才有可能越过它,开辟新的领域。

 思想的古今之争和中西之争也许是思想自身永恒的争论,无穷无尽。但争论的聚集地是我们的当代现实。离开了当代现实,一切古今之争和中西之争都是无意义的。这就是说,古今之争和中西之争都是为了现实世界的争论。思想借助于古今之争和中西之争,参与现实世界的争论:何为是?何为非?由此,思想显示了自身的力量,亦即在何种程度上是有创造力的。

 《中青年哲学家文库》正是这种思想争论中的一种声音。

 来源: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7月24日
本版责编:姜舒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订购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