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选择类型
出版社
代办站
经销商
普通会员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分类查询
综合查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购书指南
购物车
我的订单
征订单
存书架
小团购
二手书
优惠活动
关于我们
医学人文素养涵育丛书 (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大学医学部、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推荐教材) - 推荐教材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推荐教材
医学人文素养涵育丛书 (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大学医学部、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推荐教材)
2008-10-16 11:35:12 来源: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医学人文素养涵育丛书
点石成金——医学生创新思维
星级智慧——医学生领导力
妙语仁心——医学生人际沟通
知情达意——医学生情绪管理
化茧成蝶——医学生学习之道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文”概念起源于传播《周易》思想的《易传》。《易传》的《贲•彖传》里有一句话:“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天下”,魏晋时代王弼强调“止物不以威武,而以文明,人之文也”。在古代,“人文”的主要含义是通过教化使得社会和谐,建立有序的理想文明社会。
科学的发展,特别是现代高科技的发展,使得整个社会发生了巨变。在科技给人类带来便利、舒适、快捷的同时,也给人们的思想、精神带来了很多问题。人的主体性、能动性被高科技发展所制约,对高科技的依赖,甚至使人沦为机器的奴隶。当人类走入新的世纪,信息科技时代扑面而来,人类对高科技的依赖,对信息网络的依赖使得“工具理性”越来越占据重要的地位。
这正是人类所面临的新的危机,哲学意义上的“异化”大致源于此。20世纪后半期,面临科技发展带来的问题,西方掀起了新人文主义的思潮,人文的文化与科学的文化被提高到了同等重要的地位。随着人文研究的深入,全世界的高等学府更多地将目光集中到东方,试图从东方特别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历史中谋得良方。
其实,今天的教育所讲的“人文”与我国古代的“人文”同出一源,不过范围更见其广,内涵更见其深。从唐代韩愈的“传道、授业、解惑”,到今天世界各国高等教育所倡导的“通识教育、专业知识、人文素养”,都更加强调教育对人文素养的涵育功能。“传道、解惑”、“通识、人文”更加强调了相对于“授业、专业知识”的重要地位。实质上,人文素质教育的重点是精神成人,即在价值根基上习得做人的道理,内化为德行,进而规范行为,提升心灵,这才是人文素质教育的真正内核。正如蔡元培所说“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使仅仅灌注知识、练习技能之作用,而不贯之以理想,则是机械之教育,非所以施于人类也”。
医学教育亦如此。医学是以人、人的生命、人的健康为研究、服务对象的,其本质为“人性化的医疗”,因此,从一开始医学就是一门与人文社会科学相统一的自然科学。孙思邈的“精诚合一”、希波克拉底的“德术合一”都是对这种结合的最好概括。关于医学与人文之间的密切联系,医学职业本身浓厚的人文特性,论述文章已汗牛充栋。人文素养之于医学生、人文精神之于医学职业,就像鱼之于水,火之于柴。缘于此,医学人才培养须专业知识、临床技能、人文素养三驾马车共驭前行,不可有任何偏倚。
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以人文学科为主要内容,但人文素质教育不等于人文知识教育。人文素质教育不仅仅是人文知识的灌输,更是人文学科内涵的价值——人文精神向个体身心的内化。因此,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既有赖于医学院校人文课程体系的建设,更要突出能力培养和实践环节,使学生通过知识学习、能力培养和实践体验加强人文素养的内化,努力促进学生人文素质的拓展。
本套丛书应医学教育改革大潮之呼唤,为成就医学生强烈成才需求之心愿,以医学生为未来医学主体的成功者之要求,凝聚了北京优质医学人文教育资源,由老、中、青三代医学教育专家的心血汇聚而成。在深入研究国际医学教育标准和国内医学教育现状基础上,在各高等医学院校人文教育核心课程不断完善的基础上,从医学生能力培养入手,编写了《医学人文素养涵育丛书》。丛书为开放性读本,《化茧成蝶——医学生学习之路》,《知情达意——医学生情绪管理》,《妙语仁心——医学生人际沟通》,《点石成金——医学生创新思维》,《星级智慧——医学生领导力》五本书先期出版,随着研究和实践的不断深入,丛书将得到不断的丰富。
来源: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本版责编:姜舒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订购
关闭
全国大学出版社
北京
安徽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香港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澳门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台湾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
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