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外教社《英语(新世纪版)》高中教材修订完毕面世 - 推荐教材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推荐教材
外教社《英语(新世纪版)》高中教材修订完毕面世
2009-03-20 09:23:06  来源:外教社2009-03-17  
 
 去年年底,由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英语(新世纪版)》系列教材中的高中阶段教材率先修订完毕。新学期开始与广大高中生见面,而其他各学段教材也将陆续完成修订。《英语(新世纪版)》教材从推出到现在的修订一直备受关注,也广受好评。上海十几个区县都有学校使用该套教材。上海一批名校,如上海中学、上外附中、交大附中、复旦附中等从该套教材一推出就使用至今。而杨浦区作为市教委指定的教材试验基地,使用该套教材后,英语教学成绩斐然,该区中高考成绩和小学生英语竞赛成绩一直在全市名列前茅。

 专家指出,这与该套教材紧扣中国学生学习英语的特点不无关系。据悉,由于《英语(新世纪版)》是由国内专家自主编写,相比其他教材,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内容新,体现了上海及我国科技文化和社会发展的最新趋势。

 [分段剖析]为中国学生学外语“量身定做”的好教材“

 不同年龄的外语学习者对外语教材和教法是有不同需求的。编写教材时,必须从学习者具体的年龄、心理、环境以及社会因素等方面来考虑。”据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张慧芬介绍,“一套好的中学教材应该符合国家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和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和《上海市中小学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要根据中学生的心理需求和交际需要,在教材的适切性、科学性和教育性上精益求精。同时也应方便中国教师教学,并有利于教师发挥创造性。这样学生才有兴趣学,教师才乐于教。”张慧芬教授表示,《英语(新世纪版)》教材正是具备了这些特点,为中国学生学习外语而“量身定做”。无论是对他们升学考试,还是对将来在英语方面的进一步提高都大有裨益。

 高中阶段教材:浓缩精华 贯通中西

 据介绍,这套新修订完的高中《英语(新世纪版)》教材,“更加注重人文性、知识性”,内容涉及科技与社会、西方文化常识与精髓等,尤其是兼顾到了历史与文学题材,可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同时,教材还独具本土特色,本土的专家在编写过程中将中国的内容充分地融入了教材,如教材中有介绍袁隆平、神七等内容的大量中国元素。

 初中阶段教材:使学生成为课堂主动参与者

 教材包含大量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和语言材料,并设计了大量的交际和准交际活动(如编对话、小组讨论、辩论、扮演角色、模拟活动、做调查研究和完成课题等任务),以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学习能力,也培养他们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任务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教材中部分课文介绍了外国文化、风俗习惯和外国学生学校生活,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外文化的差异,增强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小学阶段教材:讲故事 学英语

 “以小朋友身边的故事作为课本内容,他们学起来会更感兴趣。”《英语(新世纪版)》小学教材编写者洪云兰介绍说,有一课是讲生日聚会,其中有询问小狗的年龄、数生日蛋糕上的蜡烛、观察树的年轮等内容,“这样学生就能通过各种有趣的活动识别年龄。”教材中还有涉及小朋友帮父母做家务、教师节给教师送卡片等日常生活内容,既贴近他们的生活,又对小学生起到道德教育作用。此外,教材还包含有丰富的知识教育内容,涉及不少经典内容,如《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等小学生喜闻乐见的人物和故事。

 [配套服务]首创国内英语教师特色培训课程

 一套好的教材还需要配合丰富的辅助材料,以此来帮助教师用好教材,学生学好教材。据了解,《英语(新世纪版)》教材的配套资料也相当丰富。思飞小学英语网是外教社专门为小学教师和学生搭建的英语学习和交流的平台,网站的建设得到了教委领导的肯定,受到了广大师生的欢迎。外教社推出的高中教材的配套助学光盘也颇受好评。此外,教材各个系列的配套图书如《导学与测试》、《一课一练》、《听力》、《词汇手册》、《寒暑假生活》等,在帮助学生掌握课内知识、提高英语水平方面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据悉,为使教师与教材资源密切配合,上海外教社积极参与教师培训,并为此专门设立了“中国外语教师培训网”。出版社还与美国三大教育出版集团、美国最大的培训机构之一的Cengage集团签署协议,将于今年在网上推出“ELT Advantage”网络学习课程。课程由世界知名英语教学专家开设,全部课程分为六类,每门课程由12单元组成,学习时间为六个星期左右。学习者通过结业考试后将获得由国际最大的英语教师组织TESOL颁发的证书,部分课程还可获得美国两所大学承认的学分,而这类课程在国内尚属首创。

 来源:外教社2009-03-17
本版责编:姜舒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订购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