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第一本全面整理和探讨狄更斯在中国的译介、研究、影响和接受的书《狄更斯与中国》湘潭大学出版社 - 学术专栏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学术专栏
第一本全面整理和探讨狄更斯在中国的译介、研究、影响和接受的书《狄更斯与中国》湘潭大学出版社
作者:陈晶
2009-06-30 08:49:26  来源:湘潭大学出版社 
 
 狄更斯这个名字,对中国无论老叟还是童稚,也无论专业学者还是普通民众,都是耳熟能详的。

 对于中国童叟,狄更斯的“耳熟能详”源于他作品的“大众化”特征。他笔下曲折离奇的故事,平民家庭的温情,幽默风趣的风格,美好团圆的结局,却又透着的一抹淡淡感伤……每个年龄阶段的读者,从中读到每个年龄阶段的感受。他可谓是“贴心”的。

 而对于研究的学者们,狄更斯更是一座艺术的宝库所在。他的现实主义,人道主义,他对中国现代以来文学的影响,他卓越而征服了整个世界的艺术表现力……不同的研究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切入,开始了长达百年的狄更斯研究。他可谓是“永恒”的。

 什么是“贴心”?“贴心”是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什么是“永恒”?“永恒”是取之不尽,挖之不竭,因为,他是海洋。对狄更斯的研究可谓“汗牛充栋”,但这“汗牛充栋”亦只露出了冰山一角,且看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副教授童真又从这冰山中挖掘出了怎样的灵感――

 现实主义文学是20世纪中国文学的主流(甚至可谓是整个中国文学长河中的主流),因此19世纪欧洲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家,如巴尔扎克、托尔斯泰等人,当然包括狄更斯,他们的作品在中国的翻译和出版是最多的。“但奇怪的是,至今还没有人对这类作家在中国的传播和接受作一个梳理。”童真教授对狄更斯这一现实主义代表作家在中国的接受作出了详细梳理――横,贯穿背景分析、译介出版、翻译中的变异、影响和接受,以及通过中外狄更斯研究差异的比较引申探讨中英文化差异;纵,穿越中国百年历史,俯瞰狄更斯在中国由“传入”至“深入”的“东渐”历程,可谓第一次全面地整理和探讨了狄更斯在中国的译介、研究、影响和接受。其中对1949年以来狄更斯作品在中国大陆的翻译出版情况的整理,本书是第一次。

 目前国内关于国外作家作品在中国的接受的研究存在某些问题,童真教授通过本书的研究在这些问题和不足方面作了重要的“端正航向”式的指正和创新,必将给国内的影响和接受研究带来新的视角。其一,是对注重翻译忽视出版,特别是对作品的再版较不重视这一情况的指正,童真教授认为,“译著的出版和再版情况是文学接受的重要指标”;其二,对传播者研究中只注意译者和研究者,忽略出版者给出了指正;其三,弥补了谈影响和接受时较少涉及文学接受中的文化过滤及变异等不足。

 此外,本书的“主要参考文献”和“附录”部分提供了详细和较为全面的关于狄更斯著作的主要中译本和国内外的狄更斯研究文献,以及国内狄更斯研究论著和主要论文的索引,是狄更斯研究资料的主要汇集,相信会给狄更斯研究者们提供较大的帮助和较多线索,以及重要的启示。

 《狄更斯与中国》是一个典型的比较文学中影响研究的代表,兼及了传播学的视野,“此部著作可以说填补了我国狄更斯研究的某些空白,挖掘了隐含在狄更斯作品下更深的文化层面的内涵和原因,对于当代狄更斯研究有着重要的启示。”(曹顺庆语)

 来源:湘潭大学出版社
本版责编:姜舒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订购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