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选择类型
出版社
代办站
经销商
普通会员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分类查询
综合查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购书指南
购物车
我的订单
征订单
存书架
小团购
二手书
优惠活动
关于我们
北京大学出版社《儒藏》构想 - 学术专栏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学术专栏
北京大学出版社《儒藏》构想
北京大学资深教授、《儒藏》工程首席专家 汤一介
2009-09-01 16:32:13 来源:北大社2009-09-01
在教育部立项、由北京大学牵头的《儒藏》工程是一项重大的基础性的学术文化工程。它是以现代的学术眼光和技术手段,对历史上的儒家典籍文献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整理,并像《佛藏》、《道藏》那样集大成地编纂成为一个独立的文献体系。明、清两朝都曾有学者建议编修《儒藏》,因种种原因,没能实行。现在中国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儒藏》编纂的完成,将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文化建设上的重要成果。
《儒藏》工程由编纂与研究两部分构成,它既要对儒家典籍文献进行全面的整理和编纂,又要对儒家思想文化进行系统的研究和阐释。其编纂部分又分为两步进行,先编纂“《儒藏》精华编”,再编纂“《儒藏》大全本”。经研究论证,《儒藏》精华编收录中国历史上具有代表性的儒学文献包括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献四百余种。另外,收录历史上受到儒家文化深刻影响的东亚地区韩国、日本、越南等国以汉文撰写的重要儒学著作一百余种。这种将传世文献、出土文献与域外文献萃为一编的做法,应是中国古籍整理编纂史上的一项创举。《儒藏》精华编采取繁体竖排标点并予简明校勘的方式排印,这既是为了避免与近年来影印出版的一系列大型古籍丛书重复,也是为了便于利用及便于制作成可供全文检索的电子文本,能够更好地满足当代学术研究和文化传承的需要。其研究部分包括:编撰九卷本《中国儒学史》,迻译日本、韩国学者撰著的本国儒学史,联络越南学者撰著越南儒学史,编修按四部分类的《儒藏总目》,编撰“儒家思想与儒家经典研究”系列专著,编辑学术集刊《儒家典籍与思想研究》等。
为了实现这一宏伟构想,在教育部的领导下,北京大学通过整合本校人文学科的力量,并联合海内外(包括韩、日、越等国)三十多所高等院校和学术机构、四百多位专家学者,积极开展跨学科、跨学校、跨部门、跨地区以及国际性的合作攻关。目前《儒藏》工程已逐渐建立了一套编纂和出版大型古籍丛书的规范和流程,积累了一些编纂和校勘古籍的经验和方法,培养了一批从事古籍整理和研究的学术骨干和研究生,也推动了国内、国际广泛的学术文化交流。
迄今为止,北京大学《儒藏》编纂中心已收到海内外学者完成的稿件二百五十余种,并已由北京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三十余册。经专家评定,从已出版的成果看,其选本之精善、校勘之精当、标点之精确应可媲美甚或超越前人。同时,各项儒学专题研究也正在进行之中。我们相信随着《儒藏》工程的不断开展和最终完成,必将为传承中华文明和弘扬民族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应有的贡献。(来源:光明日报)
来源:北大社2009-09-01
本版责编:姜舒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订购
关闭
全国大学出版社
北京
安徽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香港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澳门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台湾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
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