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选择类型
出版社
代办站
经销商
普通会员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分类查询
综合查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购书指南
购物车
我的订单
征订单
存书架
小团购
二手书
优惠活动
关于我们
《维莱特》:《简爱》作者的又一部力作 - 书讯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书讯
《维莱特》:《简爱》作者的又一部力作
金冰
2003-01-09 11:24:09 来源:
《露西》,又译作《维莱特》一书封面
夏绿蒂·勃朗特的成名作《简爱》早已为人所熟知,但有关她的最后一部作品,更为批评家所推崇的小说《维莱特》却知之者甚寥。
尽管这两部作品都带有一定的自传色彩,但《维莱特》无论从创作思想或艺术手法上都更为成熟。故事主人公露西·斯诺是一个无依无靠,寄人篱下的孤女。小说的前3章描述了小露西在教母布莱顿太太家做客的经历。在那里她以与自己年龄不相称的超然、淡漠的态度观察着这个家庭的另一位小客人——刚刚失去母亲的6岁小姑娘波丽的一举一动;用冷静甚至是嘲讽的口吻讲述着小大人般的波丽与这家16岁的儿子约翰·格雷厄姆之间发生的一幕幕看似好笑实则意味深长的故事。
第4章开始的时候,已是8年之后。此时的露西为了谋生从位于英格兰中部的家乡只身来到了伦敦,又从伦敦一路漂泊来到海峡对面的欧洲大陆,并最终在一座叫做维莱特的法国小城落脚。举目无亲的露西在他人的指点下来到贝克夫人开办的福赛特女子寄宿学校求职。年过40的贝克夫人是一位具有神秘色彩的女性,对学校实行严厉的间谍式管理。她不顾来自社会、家长的重重压力,邀请年轻、英俊的英国医生约翰来学校为学生看病。就在学校上下纷纷谣传孀居的贝克夫人将与约翰医生结婚之际,露西却敏锐地观察到,令约翰医生备受情感折磨的其实另有其人。
奇怪的是,默默无闻,总是躲在一隅察言观色的露西却引起了一个人的注意,他就是贝克夫人的远亲,学校的文学教员保罗先生。这个其貌不扬,脾气暴躁的中年男人使我们无法不想起《简爱》中的罗切斯特。他用十分粗暴的方式迫使躲在角落里的露西走上舞台并扮演了一个使她的激情得以释放的角色。也就是在这次演出中,露西终于发现约翰医生的所爱竟是剧中女主角的扮演者范夏薇——一个愚蠢、自私、喜欢男人为自己争风吃醋的轻浮女子。为约翰医生打抱不平的露西似乎比他本人更为伤心和愤懑。此时读者已隐隐感到她对约翰医生的一份感情,但约翰医生对此却视而不见,麻木不仁抑或是装作一无所知。
在随后而来的漫长假期中,空荡荡的校园里只有露西与守门人为伴,饱受孤寂与情感折磨的露西终于在一个风雨之夜昏倒在教堂外的台阶上。苏醒过来之后,她惊喜的发现搭救自己的正是从英国来此与儿子相聚的布莱顿夫人,而约翰医生就是已经长大成人的格雷厄姆。母子二人对露西照顾有加,约翰更是以一个医生特有的细腻,体贴使露西从绝望的情绪中摆脱出来。露西对他的依恋日甚一日。当约翰终于看穿了范夏薇的轻佻品行从而摆脱了对她的迷恋之际,另一个女性的出现再次打破了露西对约翰医生的幻想,她就是已经出落成一个美人的波丽娜。这位出身高贵,温柔动人的姑娘对约翰的感情一如从前。不难猜测,这一对才子佳人的结局自然是皆大欢喜。
然而故事到此并没有结束,一直作为背景出现的另一条潜伏的线索此刻终于浮出水面,而真正的男主角——保罗先生也终于来到了前台。
这个表面傲慢无礼,喜怒无常的小个子男人从一开始就对露西有着一份不同寻常的关注。每当露西试图用冷漠的外表掩饰丰富的内心情感的时候,保罗先生就会用他特有的方式,或冷嘲热讽,或蛮横干涉来激起她潜伏的热情。他敏锐地洞察到她心灵深处火山熔岩般炽热的情感,欣赏她平凡外表下与众不同的坚强与自尊。而露西也在与他的一次次冲突中渐渐发现了他专横态度背后隐藏的温情与善良,并在不知不觉中爱上了这个最初令她十分反感、畏惧的“暴君”。就在他们终于勇敢地抛下面具,彼此向对方袒露真心之际,保罗先生却由于贝克夫人一伙的阴谋而被迫前往西印度群岛工作3年。临行前保罗倾注心血用自己的积蓄在郊外建造了一所女子学校,使露西多年企盼的独立办学的愿望得以实现。
年过去了,露西已从最初冷漠、消极的旁观者成长为一个成熟、自信、事业成功的女校长。她翘首以盼,等待保罗的归来,但小说结尾处对海上风暴的描写却似乎暗示着保罗遇难的悲剧结局。纵观全书,不难看出,《维莱特》在体裁上属于女性成长小说一类。露西进入社会是同时伴之以内心的成熟,这使她能够克服异化感和对男性的依赖感,恋爱关系对露西的精神成长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她同约翰医生及保罗先生的感情纠葛是一种痛苦的自我教育过程。通过一系列的情感危机,露西获得了正视自己感情的勇气,尽管最终保罗先生被暗示死于船难。但露西已经勇敢地去接受生活的挑战,她精神成长的目的和意义并不仅仅在于获得一种田园诗般的爱情和美满的婚姻,而在于真正自我的发现,对强烈情感的肯定以及积极的生活态度。
来源:中华读书报2003.1.8
本版责编:姜舒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订购
关闭
全国大学出版社
北京
安徽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香港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澳门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台湾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
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