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4日,新闻出版总署出版管理司在京召开2010年度古籍整理出版资助管理工作会议,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总编辑张天蔚和总编办副主任谢菲专程赴京参加会议。会议公布了2010度国家古籍整理资助项目,共有42家出版社的93个项入选,资助金额共计1803万元。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朱载堉集》名列其中,这也是上海大学出版社唯一被资助的项目。 据了解,本次资助项目比往年虽有所减少,但获得资助项目的资助额度有所提高,93个项目平均获得资助近20万元。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朱载堉集》获得资助金额20万元。
作为《朱载堉集》的推荐专家,复旦大学图书馆研究员、古籍整理研究所教授吴格以及复旦大学历史系主任林太都对该项目给予了极高评价。他们认为:朱载堉是中国古代最富有创造性的学者之一,他以无人企及的才学、智慧,在多个科学与艺术领域纵横驰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他一生研究颇丰,著述颇多,涉及的领域有音律学、数学、天文、物理、计量、文学、舞学等,其成就达到了明代自然科学与艺术科学的巅峰。然而综观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正是以音律、数学、天文、物理、计量学等为代表的近代科学范畴,从这个意义上说,朱载堉是当时中国与“世界水平”最接近的人,他当之无愧是明代最有成就的科学家,他对世界文化史、科学史做出的贡献,西方著名科学史学者李约瑟博士等都有过公正的结论和评价。 朱载堉留下的文字著述约100多万字,学科涉及广泛,内容涉及音乐、天文、历法、数学、文学等,都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但是他的著作出版一直以来处于停滞状态,最近一次较有影响的出版距今也已经80年了,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们对他的认识和研究。作为一家具有科技背景的学术大社,交大出版社一向注重发掘有利于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技术的选题,而2011年适逢朱载堉逝世400周年纪念,上海交大出版社能关注到这一古代科学巨匠,并为之出版文集,以纪念这位才情横溢的“布衣王子”曾经为中华民族在人类科学史进程中赢得的荣誉,选题眼光是独到的,其价值、意义不言而喻。本书的出版,将为近年来渐受重视的朱载堉研究增加一分推力。 2009年,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中国历史地理文献辑刊》获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资助,连续两年入选,初步显示了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在古籍整理出版领域取得的成绩并赢得了业内的认可。(耿爽2010-6-10) 来源: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