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中国首届博览会——南洋劝业会百年回望》史料丛书在上海世博园首发 - 书讯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书讯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中国首届博览会——南洋劝业会百年回望》史料丛书在上海世博园首发
2010-11-04 09:37:05  来源: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南京鼓楼,中国博览会的起点

 9月29日,《中国首届博览会——南洋劝业会百年回望》史料丛书首发仪式在世博园里的上海世博洲际酒店举办,百年前盛极一时的南洋劝业会与正在进行中的上海世博会以这样的方式聚首。南京市鼓楼区区委、区政府领导,上海南京两地的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

 南京市委主要领导同志专门为丛书撰序。

 出版方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总编张天蔚说,回望百年世博历史,中国首推南洋劝业会。当年,在今天的南京市鼓楼区丁家桥一带举办的南洋劝业会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全国规模的博览盛会,当时还吸引了美、德、英、日等近20个国家参加,称得上是一次名副其实的世界级博览会,欧美等国对此也有类似评价。然而到今天,一百年的时间里,尚未出版过一本这方面的专著,更不要说出版一部全面研究南洋劝业会的专著。正值上海世博会举行,博览文化在国内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鼓楼区本着不忘前人、造福今人、泽被后人的精神及理念,以继承文化遗产和弘扬学术研究的前瞻眼光,特邀江苏省内一流文史专家为顾问,组织多位博士从中协助,精心点校、广泛采集,经过一年多艰辛的劳动,才完成了这套150万字丛书的工作,给上海世博会献上了一笔厚礼。

 上海交大历史系主任、博导、教授曹树基津津有味地翻阅着丛书。他对南洋劝业会的报告书特别感兴趣。他说,里面都是当年的专家学者论文,每一部分都有反思,都提出了现实的解决意见。这对今天的世博会很有借鉴意义。南洋劝业会开启了中国追求现代化的进程,很多抱实业救国梦想的仁人志士开始了他们振兴中华的行动。不过由于复杂的时局,这段轨迹不断被打扰,改变。然而,这些努力没有白费,深入研究历史你会发现,新中国五十年代农业、工业等各行业的大发展背后,都有民国期间实业人才在其中发挥了推动作用,他们梦的开启追溯到南洋劝业会,这些是一脉相承并改变现实的,南洋劝业会在这个意义上的成功经验,时隔百年历久弥新。

 南京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历史学系博导、教授夏维中认为,在中国的进步中,南洋劝业会具有很重要的意义。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这个历史被长期遗忘,一般老百姓不知情,就算在历史界研究的人也不是很多。所以鼓楼区发掘史料、保护遗址的做法是十分必要的。南洋劝业会无论是在世界博览会历史上,还是在中国历史上,都写下了很重的一笔,很多人以为南洋劝业会只是南京的事,其实这在当年是全国人民各行各业的大事,尤其得到了工商业界的大力支持,上海的新兴资产阶级商人出了很大力气。南洋劝业会是清朝末年“十年新政”的重要体现,集合了一批仁人志士,他们对中国的现代化充满了希望,并试图通过“实业救国”来拯救国家。当你对中国近代史了解得越深入越全面,你会越来越发现南洋劝业会的重要性,会对南洋劝业会的价值有更正确的认识。南洋劝业会不是一场单纯的商贸交易会,具有不可复制的重要性。它带动了南京大规模的建设,是近代中国城市文明的转折点;它带动中国人的工商热情,民国初期中国人大量参加博览会的热潮,这些都是南洋劝业会播下的文明种子。夏维中说,现在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开始被人所认知,很多城市把它当成城市核心竞争力的一部分,对历史事件、历史文物的尊重,鼓楼区在此作出了不小的成就,是一个优秀的案例。

 鼓楼区委书记鲍永安说,100年前的南洋劝业会在今天的鼓楼区举办,那次博览会历时半年,吸引了30万民众参观。各地把自己最好的东西送到南京,各国最先进的技术在这里展示。南洋劝业会首屈一指,有很多第一次出现在这里,比如水泥制品。南洋劝业会在近代中国出现并产生了广阔而深远的影响,南洋劝业会的出现承载了当时国人的梦想,那时候仁人志士希望通过“实业救国”、希望中国强大,现在回头去看,在当时的环境下,这样的梦不可能实现。只有在今天,我们的梦才实现了。眼下,世博会在上海成功举办,举世瞩目,世界经济、文化交流每天都在这里上演。

 鲍永安认为,南洋劝业会的精神需要弘扬。得风气之先的南洋劝业会给鼓楼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当年的劝业路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成为全国闻名的模范马路,是先进制造业的代表。现在模范马路正在从“制造模范”到“创造模范”转变,模范马路的创新正从一条街繁衍成一片区,模范路科技创新园区里南京大学、南京邮电学院、南京工业大学等高校云集,科研院所荟萃,各种产业创新的智慧结晶出自这里。在全国民企前30名中有3名在鼓楼,苏宁电器二十年前就是一间门面房;现在有一批优势企业在鼓楼迅猛发展,这些都能找到南洋劝业会的历史文化渊源。鼓楼区正在做的六大工程里,文化鼓楼是很重要的一项,南洋劝业会、郑和下西洋等历史文化资源都是先人留给鼓楼的宝贵财富。

 南洋劝业会,一份不能忘却的文化记忆

 百年之前,在南京市鼓楼区丁家桥地区举办了中国历史上首次规模最大的博览盛会——南洋劝业会。这次博览会会期历时半年,有全国22个行省和14个国家参加展览,其规模之恢弘、内容之丰富,在当时全国是首屈一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世界级博览盛会,更是一次“开风气而劝工商”博览盛会,对近代中国的政治、军事、历史、文化、交通发展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

 作为一项大型的社会公共活动,南洋劝业会的成功举办,加深了民众对现代工商业的了解,起启民智开风气之效。同时,劝业会的成功举行,成为古城南京迈向现代文明的一个重要坐标。南京市委领导在为《中国首届博览会——南洋劝业会百年回望》史料丛书作的序中提到,劝业会的举办,揭开了南京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序幕,拓展了社会公共发展空间,繁荣了南京的城市面貌,极大地促进了城市的现代化进程,使南京这个有着两千多年发展史的历史文化名城的建设得以较大推动。南洋劝业会召开同时也为后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和国民政府先后定都于南京,以及1929年南京国民政府在杭州举办的西湖博览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提供了诸多借鉴之处。组织南京以至全国的相关专家学者点校出版的“南洋劝业会百年回望”史料丛书,其目的就是让我们共同走进时光隧道,回眸一个世纪前南洋劝业会的盛况,记起那段尘封已久的历史,让上海世博会与百年前的南洋劝业会形成对接,并兼以呼应。

 百年劝业,今日世博。具有悠久东方文明的中国,是一个热爱国际交往、崇尚世界和平的国度。从1910年的南洋劝业会到2010年上海世博会,两次在中国博览会历史占据着重要位置的博览盛会,正好相隔了100年。序言中的一段话意味深长地说,要紧紧抓住上海世博会的举办契机和南洋劝业会的百年纪念,着力打造南洋劝业文化品牌,放大南洋劝业文化效应,利用多种形式去宣传和展示南洋劝业文化的研究成果,来进一步扩大南京的对外影响力和辐射力,努力彰显南京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 [1] 一套书,沉淀百年前博览会辉煌

 1910年6月5日,在南京盛大开幕的南洋劝业会,规模盛大、轰动中外、影响深远。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以政府名义主办的全国性大型博览会。展品号称百万件,是一次名副其实的世界级博览盛会,时人称之为“我中国五千年未有之盛举”。一百年前的博览会,带来的不仅是由“振兴实业”产生的经济效益,更是“开通民智”,“引领风气”,极大地促进了当时的思想解放,鲁迅、茅盾、叶圣陶等后来的思想文学大师们都郑重参观过这“中国破天荒的盛会”。在上海世博会举办之际和南洋劝业会百年之时,劝业会会场所在的南京市鼓楼区迎来了《中国首届博览会——南洋劝业会百年回望》的出版。

 这套丛书主要将清政府于1910年在江宁(今南京)丁家桥创办的第一次南洋劝业会的主要历史文献史料予以点校、注释,并对南洋劝业会的所遗之物予以图解式的补充说明,使现代人从中领悟到清朝末年西风东渐之下国人主张“实业救国”和“振兴中华”的进步思想,也挖掘出中国博览会文化的历史渊源。

 《南洋劝业会文汇》围绕南洋劝业会举办过程中及前后的众多文献史料,从中遴选了对南洋劝业会的举办最具影响和代表意义的奏章、批文、建议书、总结、条例、专论等重要文献,较为全面地反映了当时中国高层人物对举办劝业会的看法和总结。由于南洋劝业会后一直没有出版过一本研究该会的书籍,所以本书不但深具启迪意义,对研究中国博览事业的发展轨迹更具有重大的史料价值。

 《南洋劝业会报告》根据民国二年(1913年)五月由南洋劝业会研究会编辑出版的《南洋劝业会报告书》点校、注释而成。收录了南洋劝业会研究会百名各界专家学者所撰写的优秀论文,代表了当时全国具有远见卓识的专家学者对劝业会主要参展出品的优点、沿革和发展及其今后改良的意见。这部论文集的研究成果不但对国民政府于1929年举办的西湖博览会起到了很大的启迪作用,而且对今天研究博览文化、世博文化及发展会展事业仍具有不少指导意义。

 《南洋劝业会杂咏》原系是清末民初著名诗人、南社主要成员之一的王葆桢(漱岩),在两度参观了南洋劝业会之后所撰写的两部诗稿(原书付梓于1910年),共210篇。原书形式基本上是一诗一注(自注),现在校点、注释时,为保持原书的基本风貌,原汁原味地展示南洋劝业会的成果和史料,校注者也按照原书的体例予以标点,并对其中个别错讹之处予以校正,同时加上了必要的、简单的注释。

 《南洋劝业会图说》以图文结合的形式来描述百年前清政府在江宁城(今南京)所举办的南洋劝业会的基本情况,以及在创办前后的一些情况。全书基本上以一文一图或一文数图的形式,较全面地反映了南洋劝业会的成果。这本书较全面地收集了南洋劝业会遗存的图片,是一本普及性的文化读物。

 盛会繁华在这里栖息
 ——南京劝业路社区“南洋劝业会纪念馆”小记


 来自全国二十多个行省,全球三大洲的多以万计的商品,聚集在异彩纷呈中西合璧的建筑里,近千亩的会场,茶馆,食楼,动物园一应俱全,叮叮当当的小火车环绕全场一周,人流熙熙攘攘,高空电光闪烁……这是一百年前的繁华,凝聚在南京鼓楼丁家桥地区。如今,所有繁华安安静静,镶嵌在劝业路社区“南洋劝业会纪念馆”的壁雕上。

 1910年6月举办的南洋劝业会,会场南起丁家桥,北至三牌楼,东邻丰润门(今玄武门),西达将军庙口,现今劝业社区范围即为劝业会中心地区。眼下,模范马路不似当年商铺林立,而是矗立着几家引领全国的技术企业,穿过不息的车流,路南见到“南洋劝业会纪念馆”——一幢小院落,几个窗台檐飞柱圆,有民国建筑之韵,院落四周便是一扇接一扇的石雕,100年前那场盛会静悄悄地等着后人去品读去记忆。壁雕之首即为暨南馆,壁上建筑呈南洋群岛建筑风格,馆中展品系南洋华侨提供,远销欧美的鞋帽器皿之类生活用品在劝业会上大露风头。第一参考馆,第二参考馆为境外馆,安徽馆,江西馆、云贵馆,馆馆丰美,凝视着每一扇壁雕,恍若置身当时的盛况,依稀看见得先气之风的官员为振兴工商奔跑呼号,刚起步的民族工商业者为“开一时之风气,策异日之富强”的宏大场景而群情激动。

 二楼展室沙盘全盘复制了劝业会的会场。沿会场一周,一圈轨道,小火车又跑起了。当年正在上中学的苏州草桥中学学生郑逸梅、叶圣陶和千千万万中国人一样不辞辛劳赶赴南洋劝业会。郑逸梅晚年津津有味地回忆道:这个会场占地很大,特铺铁轨,驰行小火车,可以绕场一周,以助游客兴趣。这里每省辟一专馆,陈列各省的生产物资,各馆的布局和建筑各不相同,以符合地方特色……劝业会还附设有旅社、餐馆、戏院、游泳池,因为种种商品和工艺美术,标新立异,一天难以全部看完,备了膳宿,可以连续浏览,还可看戏、游泳,调剂一下生活,考虑可算非常周到了。

 小小的火车到站了,古老的中国从此以图强自新的面貌迎来了博览会,迎来这一近代工业时代最为重要的产物,并由此一步一步走向世界,“南洋劝业会纪念馆”就是那个起点的缩影。(新华报业网讯)

 来源: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本版责编:姜舒

相关内容
  • 人物传记精品 科学巨匠丰碑纪录片同名书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钱学森》出版 (2010.10.27 15:52:13)
  • 人物传记精品 科学巨匠丰碑——中央电视台六集传记电视纪录片同名书《钱学森》出版(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0.10.26 13:51:27)
  • 《我的前程我做主——应届生如何找到第一份满意的工作》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0.10.21 16:06:08)
  • 《大学语文》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0.10.13 9:59:54)
  •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在少林寺听讲座》隆重发布 (2010.09.10 16:33:17)
  • 研究科学咨询 推进决策科学——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决策科学化译丛” (2010.08.31 9:43:07)
  • 《企业的自然之道——财富、生态及进化型企业》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0.08.03 9:19:21)
  • “南洋劝学会史料丛书”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0.07.21 10:52:53)
  •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杨槱院士《人、船与海洋的故事》首发式暨奖学金捐赠仪式举行 (2010.07.09 17:15:16)
  •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杨槱院士《人、船与海洋的故事》首发式暨奖学金捐赠仪式举行 (2010.07.09 17:11:10)
  • 更多...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订购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