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东北财大社“中等专业(职业)学校公共课教材新系” - 推荐教材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推荐教材
东北财大社“中等专业(职业)学校公共课教材新系”
2003-02-26 10:47:31  来源: 
 
中等专业(职业)学校公共课教材新系总

 公共课涵盖比较广泛。从大的方面说,政治、道德、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历史、地理、音乐、美术、体育、书法等都是公共课;小一点讲,文科财经管理类专业群和理工科专业群、医卫专业群、农林牧专业群等,又有一些适应各自专业群的公共课;再小一点说,每个专业都有它自己与其他专业不尽相同的公共课。此正所谓大同小异,同中有异,异中有同。公共课教材的编写,情况也较复杂。中小学的语文、数学、外语等课程都有国家统一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中等专业学校的公共课教材在“文革”前多数是由教育部统一组织编写的,但门类尚未齐全。“文革”后国家教委统编过中专政治、语文、数学、体育等教材。一些部委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也组织编写过某些专业群或个别专业的公共课教材。商业部和国内贸易部于
20世纪80年代制定、90年代中期修订过公共课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部分教材,对规范系统内中等专业(职业)学校的教学,实现培养目标起了很大的作用。

 从
20世纪50年代末引进苏联的中专教育制度,到80年代末改革开放后职业高中应运而生,到目前强调素质教育、培养跨世纪中等专业人才,我们中等专业(职业)教育的指导思想、培养目标曾有过几种不同的提法,反映到公共课教材的编写中,其指导思想和对知识、技能的广度、深度的要求以及侧重点也都不一样。“文革”前教育部组织编写的中专公共课教材接近普通高中的有关教材;80年代为适应大中专(招收高中毕业生)的需要和受“给学生以更大的发展后劲”意见的影响,中专公共课教材一度向大专靠拢,语文教材甚至就使用《大学语文》进行教学,语文、数学、外语等教材偏深、偏难,脱离中等职业教育实际的现象较为突出。1987年教育部在北戴河召开了“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座谈会”,强调以实践性教学改革为突破口,加强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到90年代中后期发展为中等职业教育要“以能力为本位”的提法,强调公共课要为专业课服务,要“必须、够用”。其中,“必须”当时是指为专业教育所必须,“够用”则至今难有较为科学、客观的界定。在这一时期,各地、各校常根据自己的理解选用教材,或自编、协编有关教材。近年来,我国确立了“科教兴国”的基本国策,1999年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了改革开放以来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颁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对改革和发展职业教育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新的思路、新的改革措施,强调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重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德育教育、文化教育,并指出要增强职业教育专业的适用性,开发和编写体现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的具有职业特色的课程和教材,我们正是从这个高度去理解公共课的作用,并试图将其体现在“中等专业(职业)学校公共课教材新系”(以下简称“教材新系”)编写工作的指导思想中。我们的基本想法是:公共课教材的首要任务是为素质教育服务;其次是它要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服务;再次,应考虑公共课与专业课配合和为之服务的问题,否则就会跟基础教育的公共课教材没有区别了;最后,还不应忽略与高专、高职教育阶段的知识衔接。当然,这是一个大题目、难题目,解决这样的问题需要教育部有关部门经常指导下的专家、学者群体不断研究与探索。全国商业中专教育研究会本次组织编写的这套“教材新系”,作为世纪之交的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教学的阶段性成果,包括公共课教材19种,其中11种与“中等专业(职业)学校市场营销专业教材新系”一起先行启动,其余稍后补齐。它们是:1.《听说指导》;2.《应用数学》(3)3.《经济学基础》;4.《财政与金融知识》;5.《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本书配有上机操作指导书——《计算机应用基础上机操作指导》)6.《经济法》;7.《公共关系学》;8.《艺术教育基础》;9.《实用演讲与口才》;10.《通用书法》;11.《现代管理学概论》;12.《企业财务会计知识》;13.《统计知识》;14.《计算技术》;15.《商务英语》;16.《商务应用文》;17.《现代商务礼仪》;18.《中国经济地理》;19.《市场营销学》。上述教材虽多半具有修订性质,但都试图在形式与内容上有所突破。我们不揣浅陋,权作抛砖引玉;大胆推出,意在满足新时期我国中等专业(职业)学校教学之急需。书中不当之处可能不少,尚祈专家学者、各级领导、老师同学多提宝贵意见,共同为建设从形式到内容更新换代的、适应培养跨世纪高素质中等专业人才的课程教材而努力。



中等专业
(职业)学校公共课教材新系

编写委员会
20002
本版责编:姜舒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订购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