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推荐2025年7月新书,共12种,分别为:《铁路信号测量》《铁路客运英语》《机车电机电器》《轨道交通振动与控制学术前沿》《铁路遗产保护概论》《电工与安全用电》《绿色物流(第3版)》《信息类专业计算机学科课程体系研究》《经济学分析方法——理论与应用》《葡萄牙语初级阅读教程》《迈向高质量空间发展》《逻辑思维与学术表达》。

《铁路信号测量》(订购)
ISBN 978-7-5121-5559-6
作者:王玲玲
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内容简介
本教材根据我国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结合铁路行业发展趋势和铁道信号岗位需求,以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标准为依据编写,由10个项目组成,分别为铁路信号设备测量业务管理与安全用电、铁路信号常用仪表、信号机的测量、转辙机的测量、轨道电路的测量、电源屏的测量、信号电缆的测量、接地设备和防雷设备的测量、其他信号设备和主要信号器材的测试、信号集中监测在信号测量中的运用。全书24个工作任务,均来源于企业典型工作任务,注重以学习者为中心,理实一体化,实现培养目标与岗位能力需求相统一,强调实践操作技能锻炼和职业素质培养。
本教材可作为铁路高等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铁道信号类专业教材,也可作为企业员工培训、在职人员提升专业技能的参考用书。

《铁路客运英语》(订购)
ISBN 978-7-5121-5556-5
作者:潘自影
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内容简介
本教材以培养学生的客运服务能力为本,以“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教学改革为方向,打破传统教材编写模式,结合一线工作实践,以客运服务岗位工作项目为基础编写学习内容,进行任务教学。全书包括车站服务、列车服务工作以及旅游服务三个项目,每个项目下设若干任务,各任务的内容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
本教材适合作为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高速铁路乘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教材,同时也可作为铁路行业的技能培训资料以及铁路企业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

《机车电机电器》(订购)
ISBN 978-7-5121-5522-0
作者:杨艳 李艳霞
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内容简介
本书为高等职业教育铁道机车运用与维护专业教材。教学团队成员根据铁道机车操作标准、乘务员作业标准、段修规程,并与企业和行业技术人员进行沟通交流,分析整合了课程的内容和目标,确定了直流电机认知与应用、变压器认知与应用、三相交流异步电机认知与应用、接触器认知与应用、继电器认知与应用、韶山系列电力机车主型电器认知与应用、和谐系列电力机车主型电器认知与应用7个学习情境,直接将铁道机车乘务员作业标准及机务段电机电器检修工艺引用为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本书配有数字媒体教学资源和育人案例素材,除可作为高等职业院校专业教材外,还可作为成人教育、职工培训教材,以及司机提职考试培训用书及有关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

《轨道交通振动与控制学术前沿》(订购)
ISBN 978-7-5121-5509-1
作者:蔡小培 钟阳龙
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聚焦轨道交通环境振动问题的学术专著,兼具研究生教材功能。全书以振动产生机理、传播规律与控制技术为核心,构建“理论—测试—分析—防控”一体化研究框架,系统阐释轨道结构动力学、振动测试方法、建筑−环境耦合效应等关键理论。针对城市轨道交通与高速铁路两类典型场景,深入解析轨道—土体—建筑物耦合振动特征,结合精密仪器振动控制、历史建筑保护等现实需求,提出多层次减振策略。书中创新性地引入了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智能预测技术,展示了学科交叉研究的前沿方向。作为教学用书,注重理论模型推导与工程案例分析相结合,设置典型振动问题求解范例,配套国内外经典文献导读,帮助研究生建立系统化知识体系,培养科学问题提炼与创新方法应用能力。
本书既可作为交通运输工程、土木工程等专业研究生核心课程教材,也可为轨道交通振动防治领域科研与实践提供理论支撑和技术参考。

《铁路遗产保护概论》(订购)
ISBN 978-7-5121-5375-2
作者:胡映东 杨诗雨 解飞 夏海山
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内容简介
作为“新工科”背景下交通特色美育建设的重要组成,本书以“美”为主线,以“美”的多元视角、遗产价值认知、保护与利用的内涵理解为结构逻辑,从历史、艺术、文化、技术多个维度,解读铁路遗产之美及保护利用的理论和方法,成体系地介绍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保护利用经验与实践成果,引导读者走进铁路遗产的多彩世界,感受铁路带给生活的美好与记忆。全书共10章,涵盖了铁路发展历程、保护与利用模式、价值构成等理论概述,以及欧洲、美洲、亚洲、大洋洲及非洲的39处铁路遗产案例。当中既有万众瞩目的世界文化遗产,也有静待重生的废弃铁路;既有尚在运营的活态线路,也有功能转变的线路遗迹;既有线路和站点本体,也有借助铁路实现的城市复兴;既有从风景中看到的火车,也有从车内看向的风景。
本书是一本美育教材,可作为培养人文素养的特色读本,还可作为铁路与文旅专业人士及爱好者的参考书。让本书带领我们共同探讨和欣赏铁路遗产的技术之美、自然之美、人文之美、建筑之美。

《电工与安全用电》(订购)
ISBN 978-7-5121-5523-7
作者:张煜 刘鸿宇 周雪冬
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内容简介
本教材主要突出“校企深度合作,工作活页式”的特色,兼具“工作活页”和“教材”的双重属性,是聘请企业专家担任副主编,与专业教师共同编写的活页式教材。本教材把“企业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及工作过程知识”作为教材主体内容,突出如何借助“学习任务”实施职业教育教学,并提供多种类型立体化、信息化课程资源,实现教材多功能作用并构建深度学习的管理体系。
本教材编写以国家职业标准和专业教学标准为依据,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以学生为中心,以职业能力清单为基础,根据典型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设计一系列项目化的学习任务,实现了对当下全新职业教育形态的适应与配合。

《绿色物流(第3版)》(订购)
ISBN 978-7-5121-5550-3
作者:章竟 汝宜红
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内容简介
本教材结合我国物流和环境保护的发展实际,吸收相关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在基础性、前沿性和时代性方面都有所创新。本教材可分为三大部分:理论篇、环节篇和实践篇。理论篇包括绿色物流概述、绿色物流理论体系等;环节篇着重介绍绿色物流各个环节的环境管理方法,如绿色交通、绿色包装等;实践篇为综合案例。
本教材既可作为高校物流管理专业本科生、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的教学用书,也可作为环保企业、物流企业主管及物流研究人员等的参考用书。

《信息类专业计算机学科课程体系研究》(订购)
ISBN 978-7-5121-5530-5
作者:赵佳
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内容简介
全书包括4章内容。第1章介绍计算机学科分类、培养模式、人才需求、核心课程和创新课程等相关内容。第2章介绍课程标准,从课程一般情况、教学总目标、教学内容及具体目标和教学方法四个方面对11门课程进行介绍。第3章以“操作系统”课程为例,介绍了课程的考核。第4章介绍了新工科背景下的创新课程“综合课程设计”的课程设计的、课程标准、课程考核方案和课程实践效果,旨在提高学生的实践和应用能力。

《经济学分析方法——理论与应用》(订购)
ISBN 978-7-5121-5512-1
作者:李德刚
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内容简介
本书基于Stata,讲述其在经济学领域的主要应用。Stata自1985年推出至今,不断更新、日趋完善。Stata最突出的特点是短小精悍、功能强大,它在统计分析命令的设置上结构极为清晰,能便捷地实现多种先进统计方法,是一款非常轻便的统计分析软件。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Stata概述、Stata数据管理及图形制作、Stata计量回归分析的实现、Stata编程基础等内容,共计14章。本书涉及各种基本操作及实用的计量回归分析,力图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借助具体数据实例及权威论文实证案例,来诠释Stata操作步骤、注意事项及现实应用,便于读者理解和掌握。
本书使用Stata 14.0版本,附有操作命令与实例,适用于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医学等专业本科及研究生的相关课程学习,也可供从事统计分析的研究者或对数据分析感兴趣的读者学习参考。

《葡萄牙语初级阅读教程》(订购)
ISBN 978-7-5121-5531-2
作者:时凌
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内容简介
在语言学习过程中,精读与泛读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学生语言水平的提升。本教材内容涵盖广泛,包括葡萄牙语短篇故事、电影与戏剧,以及葡萄牙语国家的风土人情、社会风貌、经济、科技等主题。通过科学合理的选材安排,本教材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使学生在广泛接触语言现象的同时,积累语言知识,拓展词汇量,从而掌握阅读方法,提高书面阅读理解能力,并深入了解葡萄牙语国家的文化和人文背景,构建更加完整的语言体系,更加精准地理解和运用葡萄牙语。
本书既可以作为高等学校葡萄牙语及相关专业的阅读教材使用,也可供其他葡萄牙语爱好者及学习者作为参考书使用。

《迈向高质量空间发展》(订购)
ISBN 978-7-5121-5548-0
作者:段进 盛强
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内容简介
本书是“2025年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空间发展理论和分析技术学术专班年会”的会议论文集,会议主题为“迈向高质量空间发展”。本次会议共征集到论文摘要193篇,经评审后有94篇被全文收录。会议下设7个分议题,对应本书的7部分内容:经济活力与空间联系、城乡环境与时空行为、人本城市与空间营造、文化传承与空间记忆、数字技术与空间转型、规划实践与空间干预、规划教学与空间研究。
本书适合城乡规划学、建筑学、社会学等学科领域的专业人士和学生阅读。

《逻辑思维与学术表达》(订购)
ISBN 978-7-5121-5516-9
作者:郑丽 薛云
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内容简介
本书围绕逻辑思维与学术表达两部分内容展开,较为系统地介绍了逻辑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形式结构及其规律,通过大量案例阐述了如何识别逻辑谬误及如何在表达时避免逻辑谬误。根据高等院校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对写作和表达的逻辑结构与范式进行了系统梳理和总结,并以案例形式说明如何进行有逻辑的学术表达。全书分两部分,共9章,其中第一部分为逻辑学基础知识,主要内容包括绪论、概念、命题、演绎与归纳、论证与反驳、逻辑谬误与诡辩、普通逻辑的基本规律;第二部分为学术表达的规范和要求,主要包括学术写作的逻辑和有逻辑的学术写作。
本书可以作为高等院校通识教育课程,如逻辑学基础、逻辑学与写作、沟通与表达等的教材,也可作为各类成人高等教育教学用书,以及社会各类企事业单位相关人员的培训教材和自学参考书。
来源: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