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文化发展是农村发展的内在动力——评苏州大学出版社《当代中国农民的教育与自身发展》 - 书评园地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书评园地
文化发展是农村发展的内在动力——评苏州大学出版社《当代中国农民的教育与自身发展》
作者: 张凝
2013-02-28 16:38:25  来源: 苏州大学出版社 
 

  在农村地区,开展文化工作的主旨在于培养农村居民包括基本生存技能、现代公民素质以及符合传统与现代规范的道德文化素养的综合素质,这不仅为城乡进步储备可持续发展的人才资本,同时也能够建设农村居民的精神家园,为城乡协调发展提供文化智力资源。因此,苏州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当代中国农民教育与自身发展》(运迪著,2012年7月版)正是应时代发展需要而生的研究成果。这本专著是由同济大学运迪博士主持的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青年项目“现代化转型视野中农民教育问题研究”成果的综合,也是对当前中国农村地区农民教育与自身发展做探索性研究的一部专著。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又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发展者。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运用文化引领前进方向、凝聚奋斗力量,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以思想文化新觉醒、理论创造新成果、文化建设新成就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向前发展。文化工作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

   在占据中国大多数幅员的广大农村地区,文化工作的重要性时时体现。自民主革命时期,共产党就凭借在农村地区开展深入的文化工作,以及细密的农民教育工作,从而唤醒沉睡中的民众,促使他们投身现代的革命当中。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党和政府更是主导农村地区的全面改革,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让群众广泛享有免费或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由此,政府、社会以及民众越来越意识到文化发展对农村发展的重要作用,相比较经济政治因素而言,文化教育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成为决定农村发展的内在动力。

  《当代中国农民教育与自身发展》由现代化转型视野中的农民教育现实问题入手,首先梳理了古今中外不同理论学派针对农民现代教育与自身发展展开的相关研究和形成的学术思想,让我们不仅了解马克思主义视域中关于农民教育的相关思想脉络,以及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改革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农民教育思想体系,还让我们得以了解中国近代学者和国外相关学者的农民教育思想。以马克思主义农民教育思想体系为主线,同时辅以国内外不同学派对农民施以现代教育的思想观点,既能够清晰地勾勒出当前指导中国农民现代化教育实践的主体思想,又有从历史与现实不同维度的思想观点加以比照和对应,给我们展现了较为全面多元的分析视角,使整个研究的理论基础相对饱满。当然,作者并不局限于对以往农民教育思想观点的梳理和整合,还在此基础上提出对当前开展农民教育观点的宏观思考,将其作为促进农民自身发展的重要途径。

  其次,作者深入农村地区,开展广泛的田野调研,并依据相应的实证材料着手分析当代中国农民教育存在的现实困境,主要从关乎生计的基本生存技能困境、影响现代民主进程的公民素质困境以及处于传统向现代过渡的道德文化困境三方面加以分析和阐释。同时,作者将目光投向历史,投向世界,分别从中国农民教育的历史经验和农民教育的国际(地区)经验两方面汲取切实开展农民教育的积极经验和历史教训,为新形势下有效地开展农民现代教育,促进其自身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宝贵财富。通过古今中外的比较分析,提出现阶段开展农民教育的具体路径,最终落脚于从文化建设的角度思考并解决当代农民教育和自身发展问题。

  总体来讲,该书对于广大读者更好地认识、理解农民教育问题,对于相关部门更好地把握和处理在现代化转型视野中的农民教育与自身发展问题,均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实践意义。诚然,该书也存在不足之处,主要是本书探讨的农民现代教育问题将研究重点和研究视角集中在农村地区,主要针对现阶段仍然居住在农村社会的农民群体进行探讨和研究,较少关注目前越来越多地流动至城镇社会中的外来务工人员。这部分处于流动中具有农村户籍,同时在城镇社会工作与生活的农民群体不断壮大,成为我们日益需要给予关注的人群。特别是在城乡协调发展的视角下,我们确实需要对这部分流动群体进行现代教育,才能从经济、政治和社会等各个层面,促进城乡社会的统筹发展和共同进步。不过,从整体上看,该书语言通俗易懂,针对性强,应该说是当下研究农民教育问题的一本优秀著作。

  《当代中国农民的教育与自身发展》
  运迪 著
  ISBN978-7-81137-964-8
  苏州大学出版社2012年7月出版
  45.00元

  原文载于《博览群书》2013年第2期



  来源: 苏州大学出版社

本版责编:姜舒

相关内容
  • 河海大学出版社隆重推出《新农村与水丛书》 (2012.01.17 9:54:22)
  • 厦门大学出版社《中国农村经济制度变迁60年研究》荣获“三个一百”图书大奖 (2011.12.20 10:28:13)
  • 农村语文教育研究中心成立 (2011.09.15 15:19:13)
  •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地权的逻辑——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向何去处》 (2010.11.24 12:06:16)
  • 《粮民:中国农村会消失吗?》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0.09.20 16:16:30)
  • 用新观念打开致富之门 读重庆大学出版社《农村特色经济金观念》有感 (2010.07.08 16:21:47)
  • 李银河:记录农村女人现状 《李银河文集》内蒙古大学社 (2009.12.24 16:41:11)
  • 人民邮电出版社《青少年健康上网必读 农家书屋重点推荐用书·新农村新生活系列》 (2009.10.13 8:29:24)
  • 城乡二元结构向何处去《中国农村经济制度 变迁60年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 (2009.10.10 10:15:33)
  • 新农村建设研究的可喜成果——荐汤红兵著《解读新农村建设——以监利县政为个案的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11.15 14:13:49)
  • 更多...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