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科学出版社《中国科学家思想录1-8辑目录》 - 专家推荐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专家推荐
科学出版社《中国科学家思想录1-8辑目录》
2013-03-08 11:56:39  来源: 科学出版社 
 
第一辑
关于缓解黄河断流的对策与建议/ 孙鸿烈等
我国通信高科技产业发展研究/ 陈俊亮等
关于加快建设我国农村通信网的建议/ 陈芳允等
把握契机,当机立断,加快我国信息化进程/ 王大珩等15位院士
对1998年长江洪水的认识和今后工作的建议/ 马宗晋等45位院士、专家
长江三角洲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若干问题咨询报告/ 严东生等
对创新工程的一点浅见/ 殷鸿福
怀化——发展中西部的一着重棋/ 叶大年
关于建立国家张掖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的建议/ 施雅风等12位院士
黄土高原地区农业持续发展必由之路——三论黄土高原国土整治28字方略/ 朱显谟
尽快启动“非传统矿产资源发现与开发基础研究”/ 赵鹏大等6位院士
中国以燃煤为主的能源政策还能维持多久/ 何祚庥
关于建立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的建议/ 张弥曼
关于筹建“数字-活地球”实验研究中心的建议/ 马宗晋
矿产资源是我国可持续发展中的重大问题/ 刘光鼎
关于开展长江、嫩江流域防洪堤坝探查的建议/ 刘光鼎
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张光斗
引海水冲深黄河下游河槽的建议/ 林秉南
中国急需一批国际优秀科技学术期刊/ 张广学
希望加强对新前沿“糖生物学”和“糖生物工程”基础研究的支持/ 张树政
我国科学走向世界必须和国际接轨/ 邹承鲁
发展高等教育是我国经济持续高效发展的关键/ 宋振骐
加强高等教育与经济建设的结合和合作是发展经济的关键/ 张光斗
对长江98洪水的认识和建议/ 窦国仁
关于我国治水方针的思考/ 沈珠江
对我国洪水灾害及其防治进行大型计算研究/ 唐孝威等
以新一代催化剂为契机,使我国聚烯烃工业更多地立足于独创知识产权的基础上/ 王佛松等4位院士
大型化工企业调研咨询/ 闵恩泽等
关于把塔里木河列入国家大江大河治理计划的建议/ 张新时等19位院士、专家
黄土高原农业可持续发展咨询报告/ 张新时等10位院士、专家
新疆农业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几个问题/ 张新时等18位院士、专家
关于“中国数字地球”发展战略的建议/  徐冠华等
关于建立我国钾肥资源稳定供应体系的建议/ 蔡克勤等9位院士、专家
关于21世纪初期加快西北地区发展的若干建议/ 孙鸿烈等11位院士、专家
中国未来能源发展战略咨询报告/ 赵忠贤等13位院士、专家
建议尽快组建国家级的生物医学信息中心/ 郝柏林
加强生物固氮基础研究的建议/ 卢嘉锡等
从地学角度谈长江中游防洪/ 殷鸿福
从世界集装箱枢纽港发展趋势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前景/ 任美锷
立足我国资源优势发展优质合成耐火原料的建议/ 钟香崇
重视制造科学的研究/ 杨叔子等
对攀枝花钒钛铁矿综合利用的建议/ 李文采
关于CPU、软件和网络的建议/ 罗沛霖
中国需要高速磁悬浮列车/ 严陆光
面向21世纪发展我国科学教育的建议/ 路甬祥等18位院士、专家
关于加快我国微电子产业发展的建议/ 师昌绪等20位院士、专家
关于我国华北沙尘天气的成因与治理对策/ 叶笃正等13位院士、专家
西部大开发中的生态环境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咨询意见/ 安芷生等13位院士、专家
关于21世纪初加快西北地区发展的几个关键问题/ 史培军等11位院士、专家
关于黄土高原可持续发展的构想/ 沈珠江
建议加强人类对全球变化适应与可持续发展的研究/ 叶笃正
大力发展场致发光平板显示技术/ 徐叙瑢
建议将数学列入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规划中/ 陆启铿
德国归来话“磁浮”/ 何祚庥
关于尽快组建国家神经信息中心的建议/ 唐孝威
建议组建国家重离子束治癌科学研究中心/ 唐孝威等
关于在我国发展微全分析系统的建议/ 方肇伦
让溶剂萃取技术在西部开发中再创辉煌/ 袁承业
建议将豆科植物-根瘤菌共生固氮体系的应用纳入西部大开发规划/ 李季伦等4位院士、专家
发扬学术民主,开展百家争鸣/ 邹承鲁
抢救“土壤水库”实为黄土高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 朱显谟
对于黄土高原丘陵沟谷区植树种草的一点补充想法/ 刘东生
建议将“突破微电子器件物理限制的研究”尽快列入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规划中/ 林兰英等6位院士、专家
我国仪器仪表工业急需统一规划和归口管理/ 王大珩等11位院士、专家
第二辑
实现西藏跨越式发展的若干建议 /1  孙鸿烈
西北干旱区的水资源与生态环境建设 /8  陈梦熊
试论有关黄河的一些常用谚语 /14  任美锷
台湾的环境保育与水土保持——访台观感 /16 施雅风
抓住时机,紧急部署纳米量子结构、量子器件及其集成技术的基础研究 /21     昆等6位院士、专家
开发利用西北地区空中水资源 /24  周秀骥 
建议化肥工业进行战略性调整 /27  陈冠荣
中国地学教育的未来 /37  汪品先等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若干问题和建议 /42  陈可冀等26位院士、专家
我国电子商务发展与对策研究(总报告) /63  陈俊亮等15位院士、专家
关于进一步在黄土高原地区贯彻中央退耕还林(草)方针的若干建议 /70 安芷生等19位院士、专家
关于加速西藏农牧业结构调整与发展的建议 /77  孙鸿烈等19位院士、专家
增加西部铁路通道的重要性 /83  叶大年等4位院士、专家
关于加大对自然保护区资金投入的呼吁 /88  许智宏等22位院士
论三库协防的重要性 /91  朱显谟等5位院士
解决中国交通问题的新思路──磁悬浮列车+电动汽车+电动自行车 /93  何祚庥
尽快开展极紫外光刻技术研究 /99  王之江
浅议我国“入世”对国内建筑业的影响及其对策 /101 
关于我国高速磁悬浮列车发展战略的思考 /107 v 严陆光
台湾不见东亚飞蝗是福还是祸? /118 印象初
绿桥系统——天山北坡与准噶尔荒漠生态保育和新产业带建设 /120   孙鸿烈等12位院士、专家
新楼兰工程——塔里木河下游及罗布泊地区生态重建与跨跃式发展设想 /132  张新时等19位院士、专家
关于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及应对突发事件的建议 /154    毅等30位院士、专家
关于推进西南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的若干建议 /181  袁道先等26位院士、专家
海南热带陆地海洋生物资源保护和利用 /190  蒋有绪等22位院士、专家
改进和提高我国基础研究 /205  甘子钊等17位院士
中国发展奶水牛业的建议 /214  张新时等8位院士、专家
开展 “地理科学系统理论”研究 /229  任美锷等5位院士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理论研究与调控 /231  吴传钧
我国草原生产方式必须进行巨大变革 /233  张新时
构筑预防医学体系,全面加强我国医学科学研究 /235    竺等22位院士
加强野生动物资源保护,建立健康饮食观 /240  洪德元等22位院士
关于加强对我国东部地区地面沉降问题与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的建议 /246   薛禹群
关于加强内蒙古自治区地质勘察工作的建议 /250  杨遵仪等7位院士
关于筹建“国家级药物创新研究的分子核医学技术平台”的建议 /252  王世真等11位院士
大兴安岭中南段—一个重要的有色金属资源基地 /257  刘光鼎等11位院士
关于进行京沪高速线方案科学比选的建议 /260  严陆光
京沪高速线应决策采用磁悬浮方案/270  严陆光
关于尽快建立“SARS应急网络信息中心”的建议 /278  陈新滋
关于加强凝石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技术研究的建议 /283  叶大年等21位院士
关于进一步组织实施好老挝钾盐开发项目的建议 /285  赵鹏大
关于组建“中国国家空间局”的建议 /288  胡文瑞等14位院士
推荐核工业地质局所提供的一份重要矿产资源报告和对我国如何发展核能的一点建议 /291   何祚庥
2008年奥运会前在北京建成世界上第一条高温超导磁悬浮列车试运行线的建议 /293   沈志云等14位院士
第三辑
关于青藏铁路建设与西藏社会经济发展若干问题的建议/ 孙鸿烈等18位院士、专家
我国转基因作物研究和产业化发展策略的建议/ 张启发16位院士、专家
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全社会地球科学素养的建议/ 汪品先等5位院士
关于科学安全勘探开发高硫化氢天然气田的建议/ 戴金星等8位院士、专家
关于预防和控制SARS的几点建议/ 曾毅
抓住时机,参加ITER,加快我国核聚变能的研究开发——论我国参加ITER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葛昌纯
我国与美国、日本能源利用效率的差距到底有多大?/ 何祚庥等
进一步规范科研项目经费预算,化隐性收入为明收入/ 苏纪兰
建议开辟专门渠道支持我国主持若干国际重大科学计划/ 符淙斌等
设立“地理信息数据开放特区”的建议——如何让地理信息系统(GIS)更好地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叶嘉安
对开发用于西部地区农业现代化的高性能高分子材料的建议/ 徐僖
风力发电——我国能源和电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最现实选择/ 何祚庥等
城市交通的现代理念和技术/ 何祚庥
建议将航空列为国家重点优先发展的领域/   恒等5位院士
建立海洋强国必须优先发展海洋科技与工程/ 章梓雄
建议将航空工业作为国家重点发展的战略高技术产业/ 顾诵芬等19位院士
关于新一代网络的建议/   钹等14位院士、专家
关于发展我国新固态光源(SSL)的建议/ 郑厚植等12位院士、专家
关于大力加强我国科学仪器自主研发和产业化能力,实施“张衡工程”的建议/ 方肇伦等17位院士、专家
关于实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水土流失治理工程的建议/ 孙鸿烈
关于加快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液化天然气技术研发的建议/ 周远等
工业化阶段不能跳跃,工业重型化阶段也不能跳跃/ 何祚庥
必须用科学方法领导科技工作,以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马大猷
关于推广北京市东城区“依托数字城市技术创建城市管理新模式”的建议/ 陈述彭等
人类即将迎接太阳能时代/ 何祚庥等
关于建设北部湾生态环境经济发展区的构想与建议/ 刘嘉麒
中国科技如何推向前进——从研究、开发和技术创新等几方面谈起/ 马大猷
关于加强开展青蒿素生物合成及其化学结构优化合成研究的建议/ 周维善等7位院士
关于保护白云鄂博矿钍和稀土资源,避免黄河和包头受放射性污染的紧急呼吁/ 徐光宪等16位院士、专家
质疑国家环保总局所公布的有关能源资源消耗情况的一组“不科学”的数字 何祚庥
第四辑
我国物理学与其他学科交叉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王乃彦 等11位院士、专家
我国铸造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对策/ 李依依等3位院士、专家
关于我国艾滋病疫苗研发策略的建议/   毅等15位院士、专家
建设微电子强国的建议/ 王阳元等24位院士、专家
我国节能情况调研和对策的建议/ 徐建中等15位院士、专家
关于我国中西医结合医学发展的若干问题和建议/ 陈可冀等26位院士、专家
我国中远期石油补充与替代能源发展战略研究/ 严陆光等17位院士、专家
关于建设武汉城市经济发展圈以促进“中部崛起”战略的建议/ 叶朝辉等33位院士、专家
第五辑
关于发展我国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基地与相关技术研究的建议/ 严陆光等19位院士、专家
关于优先发展几类医疗设备的建议/ 李衍达等9位院士、专家
关于发展事关国家竞争力和国家安全战略的CAE软件产业的建议/ 钟万勰等11位院士、专家
电网分频输电的技术经济分析与建议/ 周孝信等8位院士、专家
加快发展先进的CO2捕集和封存技术的建议/ 费维扬等14位院士、专家
长江上游地区生态安全问题/ 孙鸿烈等20位院士、专家
21世纪上半叶我国能源可持续发展体系战略研究/ 路甬祥等18位院士、专家
关于加强三峡库区生态环境问题及对策研究的建议/ 叶朝辉等18位院士、专家
关于盐卤和天然气综合利用、资源循环利用的建议/ 徐建中等6位院士、专家
关于加强煤层气、炼焦气资源科学回收和安全利用研究的建议/   远等17位院士、专家
关于黄河下游滩区安全和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孙鸿烈等21位院士、专家
气候变化对我国的影响与防灾对策建议/ 丁一汇等7位院士、专家
第六辑
关于我国大规模城市化和区域发展问题的认识和建议/ 陆大道
关于协调地域(空间)规划及编制全国国土规划的建议/ 陆大道
我国城乡饮水安全的现状与对策建议/ 刘昌明等8位院士、专家
重建西南联大的建议/ 邹承鲁
院士们共同参与提高《中国科学》的国际影响/ 郝柏林
必须迅速强化开展第二空间金属矿产资源地球物理找矿、勘探和开发的建议/ 滕吉文
关于改革我国高考制度的建议/ 殷鸿福
关于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和水平考试中要积极选用国产优秀教育软件的建议/ 张景中
自然科学技术与社会、人文科学相结合才能搞好节能/ 蔡睿贤
我国能否领导一场以锂离子蓄电池为基础的电动车技术的革命?/ 何祚庥
关于继续加强我国煤成气勘探与研究的建议/ 戴金星
发挥豆科植物-根瘤菌共生固氮作用减少化学氮肥用量/ 陈文新等10位院士、专家
贯彻落实自主创新建立全民全龄的智力开发体系/ 郭慕孙
加强物质结构研究设备科学技术平台建设/ 叶恒强等4位院士
解决中国未来的能源问题,是以核能为主,还是以可再生能源为主?/ 何祚庥
改变观念,重视并加强工程型人才培养/ 周兴铭
对我国教育工作的若干建议/ 沈其韩
“十一五”期间“节能20%”,能做到吗?/ 何祚庥
我国是否应奉行“大煤电……特高压、大电网”的发展战略?/ 何祚庥
关于基础科学教育与人才培养的建议/ 沈学础等19位院士、专家
关于改进科学技术奖项设立及评审的建议/   恒等4位院士
我国浪花飞溅区的海洋钢铁设施保护工作亟待加强/ 侯保荣等6位院士
关于迅速加强微流控学及相关应用领域创新研究的建议/ 方肇伦
对材料科技发展战略布局的建议 金展鹏等6位院士
防止我国西南岩溶地区地下河变成“下水道”的对策与建议/ 袁道先等7位院士
关于及早建设太阳能热电厂的建议/ 王之江
关于科学应对气候变化的建议/ 符淙斌等
积极应对我国二氧化碳排放2008年可能“双超”的建议/ 何祚庥
关于尽快开展基于国产微处理芯片及控制总线高档数控系统研制的建议/ 李国杰等7位院士
我国微机电系统技术及其产业化发展建议/ 杨叔子等
中国如何应对气候变化/ 叶笃正等
大量发展可再生能源是否会导致电网供需失衡?/ 何祚庥等
建议在做出建设北京第二机场的决策前考虑一个问题/ 周恒
一个影响环地中海地区,甚而可能影响世界未来的“洁净阳光能源”的倡议/ 何祚庥等
建设地球系统模拟网络平台提高应对灾害的宏观调控能力/ 陈述彭
环地中海地区“洁净阳光能源倡议”对我国的启示/ 何祚庥等
发展大规模非水能可再生能源积极构建我国能源可持续发展体系/ 严陆光
关于未来在荒漠地区发展大规模综合能源基地的建议/ 严陆光
关于加强我国电子废弃物高污染区健康风险与调控研究的建议/ 傅家谟等7位院士
建议重视和加强对“宇宙线与气候的关联——可能影响全球变暖的一个重要因素”的研究/ 何祚庥等
关于实录唐家山堰塞湖溃决洪水演进全过程和溃后地形的建议/ 陈祖煜
关于紧急启动“水下爆炸夯实堰塞湖松散堰体工程可行性论证”的建议/ 郑哲敏等
四川汶川地震灾后生态重建与农业结构优化调整建议/ 张新时等
关于汶川大地震后灾区恢复重建有关问题的建议/ 林皋
关于紧急启动“爆炸夯实堰塞湖松散堰体”的建议/ 郑哲敏等
对地震预测预警研究的认识/ 孙钧
汶川地震后山体次生灾害整治与处理的若干问题/ 孙钧
建议为震区建设钢结构抗震生态住宅/ 蒋民华
建议实施“公交优先工程”并与“电动汽车计划”结合以发展“电动公交车”/ 田昭武
对“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的意见/ 李小文
关于煤基与生物基之争/ 石元春
煤基乎?生物基乎?抑电基乎?/ 何祚庥
关于汶川地震遗址保护与纪念场馆建设的建议/ 陈颙等
在应对金融海啸中一个值得我们借鉴的新思维/ 何祚庥
关于遏制冒进式城镇化和空间失控的建议/ 陆大道等9位院士
关于发展我国可再生能源体系的思考/ 佟振合等5位院士
第七辑
新疆生态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 /1  刘东生等40位院士、专家
研发可食植物药用产品,推动新疆综合经济发展咨询报告 /16  王夔等30位院士、专家
关于大力加强新疆煤与煤层气开发利用的建议 /147  费维扬等21位院士、专家
我国现行医疗体制改革的建议 /164  曾益新等13位院士、专家
我国生物入侵现状与对策 /177 张亚平等9位院士、专家
关于尽快成立国家层面以科学家为主的“蛋白质研究专家咨询委员会”的建议 /232  王志珍等11位院士、专家
全面提升我国传染病的防控能力与防治水平 /241    毅等18位院士、专家
关于建立科学的衡量能源消费水平指标的建议 /264  马志明等9位院士、专家
坚持自主创新突破我国软件产业发展瓶颈 /276  杨芙清等40位院士、专家
关于提高系统及重大应用软件的可靠性与安全性的建议 /286  林惠民等8位院士、专家
超大规模输配电和电网安全保障分析与建议 /295    强等13位院士、专家
关于提高环境伦理意识、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建议 /325    度等11位院士、专家
第八辑
关于“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建议/   雷等16位院士、专家
内蒙古阿拉善地区生态困局与对策 /   度等21位院士、专家
“5·12”汶川大地震灾后重建若干问题的建议/   颙等14位院士、专家
MPP系统芯片体系结构的发展对策建议/ 沈绪榜等11位院士、专家

关于唐家山堰塞湖整治与北川地震遗址保护问题的建议/ 张楚汉等27位院士、专家
青藏高原冰川冻土变化影响分析与应对措施/ 孙鸿烈等31位院士、专家
关于加强“以光传输和光交换为特征的新的下一代网络”研究的建议/ 简水生等9位院士、专家
高影响天气气候事件对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和对策/ 叶笃正等14位院士、专家
加强自旋电子学技术研发,实现中国自主创新跨越式发展  / 都有为等27位院士、专家
关于重点发展几类全固态激光器技术的建议 / 周炳琨等11位院士、专家
采取有力措施加速深海生物及其基因资源研究的建议/ 林其谁等20位院士、专家
关于重视发展现代建筑技术科学的建议/ 吴硕贤等12位院士、专家
关于重视技术科学对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作用的建议/ 程耿东等7位院士、专家
中国基础教育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李大潜等11位院士、专家
中国计算科学的发展与对策建议/ 贺贤土等10位院士、专家
看准方向,坚定信心,大力促进中国大规模非水可再生能源发电/ 严陆光
关于发展中国可再生能源体系的再思考 / 戴立信等4位院士、专家
应对北方冬麦区的干旱问题要有长期的战略准备/  符淙斌等8位院士、专家
北京具备建成为大型国际性金融中心的优越条件 / 陆大道
警惕借各类“新区”建设规划实施大规模“造城”/  陆大道等
关于发展食品辐照技术保障食品安全的建议/ 王乃彦等7位院士、专家
关于惠农政策的建议/ 娄成后等4位院士
 关于科技创新政策的建议/ 叶笃正
关于促进中国纯电动轿车早日走入市场的建议 / 田昭武
关于加强微合金化高强抗震钢筋研究、应用与推广的建议/   静等16位院士、专家
 保护气候环境是人类的共同责任/ 叶笃正等
大力发展“第三代”光伏发电技术,应对“碳关税”的挑战/ 何祚庥
 应对“碳关税”,中国也应大力发展新型热发电技术/ 何祚庥
 发展中国新动力装置汽车需要考虑的一个问题/ 周恒
 矿产勘查开采现状堪忧建议尽快出台新的矿产资源法规 / 赵鹏大等



来源:科学出版社
本版责编:姜舒

相关内容
  • 《中国科学家思想录》科学出版社 (2013.03.08 11:33:55)
  •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