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选择类型
出版社
代办站
经销商
普通会员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分类查询
综合查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购书指南
购物车
我的订单
征订单
存书架
小团购
二手书
优惠活动
关于我们
震撼人心的未来形象 - 书评园地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书评园地
震撼人心的未来形象
秦麟征
2003-01-16 10:24:42 来源:
《第二次宣言》
王小平 著
中国经济出版社
摆脱生老病死的苦难,是人类万年的祈盼;盗取生命的天火,是人类永久的梦幻。这种祈盼能不能实现?能!这种梦幻会不会成为现实?会!借助科学技术的神奇的力量,人类将逐步实现长生不老的梦想,完成从人类到仙类的飞跃。这正是王小平为我们勾勒的一幅未来人图景,正是她的新著《第二次宣言》为我们展现的一种未来形象。
《第二次宣言》是一部奇特的未来学著作,洋溢着前瞻性、先锋性、开创性和挑战性的新思想、新观点、新理论。
当众多未来学家还沉迷于研究新经济的发展前景及其未来影响时,《第二次宣言》已经超前地完成了对新经济之后的未来经济的形象设计和塑造。超越新经济的未来经济形象,凸现了高人性需求在未来经济变革中的拉动作用,披露了新产业的形成与未来经济的五大发展趋势。这种未来经济形象,源自于科学的预测,植根于科学的依据,体现于新经济发展融心、融智、融资三位一体的模式和超越传统生产力理论的人本生产力理论。它对于解读世界正在发生的根本性革命及其后果,无疑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在文化方面,《第二次宣言》也为我们设计了新文化的未来形象。它显然是为解决人类社会神圣而宏伟的两大课题——和平与发展——而设计的。新文化的未来形象把人类共同利益、共同理想作为最高价值取向,以避免人类“直下地狱”、引领人类“直上天堂”为最高宗旨。这种形象的塑造,实际上已经为和平与发展这两个重大问题的解决,为促进人类社会的飞跃前进,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
从根本上说,一本未来学著作的魅力,在于它对未来形象的成功设计和塑造。荷兰著名未来学家波拉克在其《未来的形象》一书中,曾高度评价未来形象的社会功能。他认为,未来形象体现了人创造性地想象未来的能力,是形成历史发展动力的主要因素,因而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强大动力。未来学著作大多以构筑未来形象为己任。优秀的未来学著作对历史发展进程有深刻的影响。如果没有贝尔的《后工业社会的到来》、托夫勒的《第三次浪潮》、《力量的转移》和奈斯比特的《大趋势》等未来学名著,人们将滞后许多年才能了解知识社会、信息社会、知识经济和新经济的真谛。这些未来研究成果,通过它们所设计和塑造的未来形象,不但影响政要、企业界领导人的抉择和决策,而且在领悟过去、指导现在、预测和创造未来等方面对不止一代人产生过重要影响。我相信,王小平在《第二次宣言》中设计和塑造的未来形象,无论是人类的、经济的、文化的还是其他方面的,均具有不同凡响的震撼力,在提高未来意识、更新思想观念、理论创新、提升决策水平、改进行动方案、创造合乎心意的未来等方面,必将做出积极的贡献!
《第二次宣言》的问世,以及挑战各种陈旧思想、传统观念的未来形象的涌现,不但使我们看到我国新生代未来研究人物的风采,也使我们对明天的祖国未来研究事业更加充满信心。
来源:中华读书报2003.1.15
本版责编:孟婉霞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全国大学出版社
北京
安徽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香港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澳门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台湾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
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