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有时候也要读一点孩子的书籍,因为要学习或者是不使自己忘记童心。况且其他的原因也还有,作为孩子的父母,有些时候是要为孩子讲读这些书籍的。另外,就是孩子的图书,往往轻松活泼,页面数又很少,不至于读不完的。因为这些,今年夏天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的“青少年诺贝尔文库”系列图书就很合适。
整个文库分为小学版和中学版两个版本,共15本。按照不同的阅读趣味和能力,可以选择阅读不同的版本。而我个人,因为自身的原因,恐怕有一点就是孩子还比较小,是选择从小学生版开始的。果然就很容易上手,小学版总共六本,分别是《骑鹅旅行记》《青鸟》《丛林故事》《小毛驴和我》《花的学校》《蜜蜂公主》,只用了一下午的时间,就读完了其中的两本——《小毛驴和我》与《青鸟》。阅读固然轻松,但是思考的时间却比阅读要来得长。
《小毛驴与我》是西班牙作家希梅内斯的代表作。事实上,我怀疑在读这部作品的时候,很多的孩子一定会失望,因为在这部作品当中,他们永远找不到让他们振奋到跳起来或者可以给小伙伴讲述的完整的故事。但是也有一些孩子一定不会失望,只要他们认真地读下去,读完这部作品。
作品中用100多个像诗歌一样美好的短篇,讲述了作家和他的小毛驴的共同经历。没有探险,没有传奇,没有战争,也没有英雄,但是却用最生动和抒情的语言,描写了他和小毛驴看到小镇子莫圭尔的生活场景。包括房屋、街道、河流、水井、燕子、鹦鹉、骟马、更多的驴子、无花果树、深秋的葡萄和山上路口的一颗永远傲立着的松树,以及莫圭尔的所有的节日。从来没有一部作品,在描写这些景物的时候运用了更多的色彩;也从来没有一部作品,在回忆这些场景的时候,运用了更多的感情。
如果要说故事的美丽,作品当中美丽的故事也是有的,比如说那只医生养的鹦鹉,它只会说一句话,当那个不幸的猎人被猎枪打中,躺在医生的手术台上的时候,那只鹦鹉还在不断地重复着“不要紧的,不要紧的”,让人啼笑皆非。但是这明显并不是作家的目的所在,他要歌颂更美丽的事物,比如玫瑰色的清晨和金黄色的黄昏,比如买栗子的老妇人和手摇幻灯片的老人。
这些在作品当中活着的人和事物,却在现实世界当中消失了。也是这些在作品当中活着的人和事物,让莫圭尔成为全世界的忧伤的圣地。似乎每一个被文学渲染的人都要到莫圭尔去,去寻找作家曾经留下的足迹以及与作品当中可以印证的痕迹。但是事实上这并非希梅内斯的真正的意图。他的真正的意图是告诉读者,只要你睁开眼睛,就可以看到这些美丽的事物不但没有消失,而且就在你的身边。他还要告诉读者,这种忧伤的源泉,在于往我们长大到能够遗忘任何事物包括整个世界,但是却有一个地方不能遗忘,那就是故乡。
对比起希梅内斯的《小毛驴和我》,很明显梅特林克的《青鸟》更加受到孩子的欢迎。很多孩子就算是没有看到《青鸟》的图书,也到剧场当中看过《青鸟》的舞台剧。这是在中国最受欢迎的舞台剧之一。据说只要上演到剧终的时候,当那是青鸟飞走了的时候,剧中的主角蒂蒂走到舞台边,说:“你们看到那只青鸟了吗?如果你们有谁看到,请你们帮助捉回来吧。”就会全场轰动,所有的孩子在一瞬间学会了希望和爱。
但是事实上,我仍然怀疑《青鸟》这部作品太过于成人化。在故事的开始,在一个圣诞节的夜里,伐木工人夫妇的儿子蒂蒂和女儿米蒂见到了神仙蓓丽吕,受到神仙蓓丽吕的委托,去寻找能够给她的孙女治病的光明的青鸟。于是小兄妹就带着化成人的形体的狗、猫、火、水以及居然还有牛奶、一路上絮絮叨叨帮他们拿着鸟笼的面包和能够把自己的手指掰下来作为棒棒糖的糖果,踏上了寻找青鸟的旅程。
接下来的旅程,就很有舞台上的暗喻和象征的意味了。他们接连在六个地方寻找青鸟:在记忆之乡,见到了已经死去的祖父母和兄弟姐妹,这些人还是保留着过去的摸样,没有任何变化;他们到夜宫向死神讨要青鸟,在这里蒂蒂足够勇敢,但是他们带回来的并不是日光下的青鸟;在森林里,因为他们的父母是伐木工人,他们差一点被愤怒复仇的树木杀死,幸亏狗的忠诚挽救了他们;在墓地里也没有见到青鸟,墓地化作一片花园;所谓幸福乐园,竟然只充斥着奢侈、虚荣等诱惑,自然也是没有青鸟的;未来王国里都是等待着降生的孩子,这些孩子握有强大的能力,能够带给世界更先进的机器、更丰盛的作物和更巨大的能力,但是这些都不是青鸟。
蒂蒂和米蒂最终还是没有得到青鸟,只好和他们的伙伴告别。等到他们第二天醒来的时候,他们居然发现前来借火的邻居柏林考脱太太和神仙蓓丽吕长得一模一样。柏林考脱太太的小女儿也生病了,于是米蒂就将自己的斑鸠送给了柏林考脱太太的小女儿。结果奇怪的事情发生了,柏林考脱太太的小女儿得到了这只青色的斑鸠之后,疾病就完全好转了。可惜的是,一不小心那只斑鸠逃走了。于是就有了蒂蒂问道:“你们看到那只青鸟了吗?如果你们有谁看到,请你们帮助捉回来吧。”
青鸟是光明,是幸福,是蒂蒂和米蒂的希望。而这种光明、幸福和希望,并不存在于过去、未来、黑暗或者是身外,而是就在每一个人的心中。每一个人的心中,都有一只青鸟。
归根结底,无论是《小毛驴与我》还是《青鸟》,如果让一个成年人阅读,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如果要讲给孩子来听,或者让孩子自己来阅读的话,都有些困难。但是尽管如此,我还是非常信任让孩子自己来阅读的。
因为这样的作品当中,没有荒唐,没有戏谑,没有庸俗,也没有附和。尽管他现在也许并不能读懂,但是总有一天他会读懂,而这样的读懂,就是成长。
 
来源: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