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继“第一届全国高校俄语专业学科建设高层论坛暨高级研修班”(2012年)成功举办之后,“第二届全国高校俄语专业学科建设高层论坛暨高级研修班”于2014年3月7日至10日在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召开。此次高层论坛及高级研修班由教育部俄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中国俄语教学研究会、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俄罗斯语言文学系、上海外国语大学俄语系及北京大学出版社联合举办,旨在借鉴国内外俄语专业办学的成功经验,思考我国俄语专业的定位发展与方向,探讨当今高校俄语专业教学改革面临的核心问题,促进俄语专业学科建设与发展。
来自全国各地从事俄语教育工作的专家学者、高校教师140余人参加了本次盛会。北京大学出版社外语部张冰主任主持开幕式,中国俄语教学研究会秘书长杜桂枝教授宣读刘利民会长致辞,圣彼得堡大学副校长С. И. 巴格丹诺夫教授专程携五位俄罗斯专家到会祝贺并发表致词,北京大学李岩松副校长发表讲话感谢到会的专家学者和与会教师,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副司长于继海、教育部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俄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会主任孙玉华分别在开幕式就中俄人文合作交流、俄语人才教育培养等问题发言,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程朝翔代表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致欢迎辞,程院长表示本次会议是外院新楼启用后举办的第一次盛会,各位与会人员都是外院新楼的“剪彩者”;北京大学出版社王明舟社长致辞中阐述了北大出版社坚持繁荣学术、传播知识,积累文化,服务社会的出版理念和一如既往的为教学科研服务的决心和努力。最后,北京大学俄语系王辛夷主任、上海外国语大学俄语系章自力主任宣读了“关于大力支持‘中俄10万人留学计划’”的倡议书,号召全国俄语工作者大力支持中俄人文合作委员会第13次会议宣布的实施中俄10万人留学计划,得到与会者的热烈响应。(2012年12月5日,在中俄人文合作委员会第13次会议上,两国计划在2014年和2015年互办“青年交流年”大型主题年活动,并就实施《中俄人文合作行动计划》达成共识,确定了双方人文合作各方面的中长期任务。根据计划,到2020年,两国互派留学生总人数将达到10万人次。)
本次会议正逢国际三八妇女节,北大俄语系特为与会女老师准备了鲜花,并由与会男老师派发,现场洋溢着温暖而喜悦的节日气氛。
开幕式后,圣彼得堡大学副校长巴格丹诺夫教授和教育部俄语教执委主任、大连外国语大学校长孙玉华教授分别做主旨报告。巴格丹诺夫教授提出“俄罗斯世界”基金会活动框架下的俄语支持计划,与“中俄10万人留学计划”倡议遥相呼应;孙校长谈俄语本科生、硕士生论文撰写及指导中的问题,与会老师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纷纷提出指导论文撰写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8日下午又分别有北京大学李明滨教授、李国辰教授,天津外国语大学副校长王铭玉教授、教育部外语教执委俄语分委会副主任王加兴教授、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张杰教授、首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隋然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俄语系副主任许宏教授等专家学者分别做了主旨发言。其中圣彼得堡大学教授谈俄语及俄罗斯文学学习中网络资源的运用,现场讲述搜索运用流程;黑龙江大学俄语学院赵为教授就俄语专业精读课教学的探索与思考进行专题报告,主要围绕最新修订的《俄语》(第二版)展开。赵为教授表示,《俄语》(第二版)无论在内容设计、体例编排,还是装订排版上都是不可多得的好教材、好资源,并将自己多年编写和使用教材的心得以及教学经验与在座老师分享。3月8日的下午专场中,各专家与参会教师共同分享了多年来在俄语教学研究方面的经验,集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可谓是一堂丰富的视听盛宴。
3月9日上午,论坛开展了小组讨论活动,讨论分成三个小组,自由讨论,各抒己见,互相切磋,相互借鉴,小组讨论气氛热烈,其中老师们对十万人留学计划的实施问题、不同区域、不同层次学校的俄语人才培养定位、特色课程、教材建设等许多面临的具体问题发表了各自的看法。3月9日下午,北京师范大学外文学院副院长刘娟教授、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崔卫教授、西安外国语大学俄语系主任赵红教授、新疆大学俄语系主任杨蓉教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俄语系主任石树教授、齐齐哈尔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张坤教授做了报告,从对俄语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到俄语学科内涵式建设与发展的思考;从新形势下广外俄语本科教学与课程设置的几点思考到新形势下中俄联合办学的探索,各位专家在俄语学科建设的问题上深入浅出,提出很多新观点、新理念。
大会闭幕式由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俄语系主任王辛夷教授主持,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宁琦教授致闭幕辞。3月10日,与会老师还参加了圣得堡大学与“俄罗斯世界”基金会举办的俄语图书教材展示。
此次盛会获得了圆满成功。各参会老师纷纷表示,这次盛会让人受益匪浅,所获的知识还值得今后去消化去吸收,希望以后还能有这样的机会参与如此盛会。
摘自: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03-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