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湖:太平湖摄手记》项丽敏著呈现的是一个离群索居的女子独特的生活状态。读此书,就如同跟她一起生活了四季,春夏秋冬,再复至又一个新春、初夏,太平湖畔的一切,亦成为不陌生的一个地方。野花遍地、湖水微澜、草木丰美、山林寂静、昆虫繁衍,令居闹市中的人心生艳羡,择此湖而居,地老天荒。
刚开始读《临湖》,心里还会有现实生活光影的焦虑,再接着读几页,心下的沉静才慢慢涌上来,似有清泉汩汩在胸口,凉凉地、柔和地慢慢浸透肺叶,细细地升起一股清明在喉咙,脑子顿时清爽了起来,似有湖面的清风吹过来。
那个临湖而居的女子,用不紧不慢的话语节奏,告诉你她在初春看到的野菜嫩叶,暮春嗅到的花瓣浓香,盛夏山谷的幽僻,仲秋果子的飘香。这是她用自己的时间、自己的生命、自己的敏感、自己的才情织就的一幅湖畔生活的画卷。读书人安坐家中展卷品赏,清润身心,即便片刻,心旷神怡。这是不对等的交流,是作者的奉献,读者的索取。
这样的奉献项丽敏是快乐的吗?难道她能逃避世间女子皆有的命运吗?
掩卷沉思,这些问题也许是每一个读《临湖》的人都会有的问题。《临湖》带给读者的首先是自然之美的触动,文字曼妙,图片唯美。但有思想的阅读者会从书中收获另一种感动,会看到作者在不断超越女性心底的界限,这几乎是一种挣扎,一种挑战,坚持需要底气。
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沉静,正是对女子的最大挑战,尤其是富有才情的女子,若不被现实生活糟蹋失掉心性里的纯净,须守得云开才见月明。
这正是功夫。所以《临湖》中可见优美的文字、精美的摄影,更可见一个天赋才情的女子如何心甘情愿地嫁给大自然,抵御岁月纠结抵御现实侵蚀,守一颗安然沉静的心,这其中有爱情,需要浴血吐芳的勇气,需要爱的深沉,才能长长久久。
她写道:“十一月,我的内心就和每天的早晨一样,被雾笼着。进入寒冷的冬天是雾障升起的原因之一。对于自己的生活状态、自己正在做着的事情突然厌倦、怠惰、怀疑,是内心雾障的另一个原因。岁月的流失、容颜的老去、身体暗潜的疾痛,这些也是我没有办法抑制的雾障,还有一些说不清的周期复发的忧郁。”
这些书写出来的情绪,女人们都会非常的熟悉,无论身在何处,嫁给何人,幸福与否,这些雾障会升腾在每一个女人心中,这就是尘世的巨大破坏力,浸透着入世所需遭遇的循环痛苦。
找得到解脱办法的女人,多半是聪慧和坚韧的。把自己的心嫁给自然,是其中的一条路,读懂自然,体会自然,把心交给自然,天堑变通途。
她写了:“当我长久地面对一朵山花时,我自己就消失了,我丝毫感觉不到自己身形的存在,我的存在就是面前的这朵细小的山花,它在我镜头中呈现的美占据了我整个的世界。眼中所见的往往会映照内心,洗涤和印染着内心。我自然中行走和拍摄的时光越久,内心的美好与快乐也就变得越多越丰富。”
合上《临湖》,不禁对照内心。对于自然的爱,每个人程度不同,却都有爱。不能嫁给自然,却想守住自己这份对自然开放的心,接纳自然的垂露,品味自然的美妙甘甜,那该如何做呢?
让自己做个自然的情人,不离不弃地修为自己的沉静和爱,也许是一条可行之路……
来源:光明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