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中国人的淡定从何处来?》北京大学出版社 - 精品书摘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精品书摘
《中国人的淡定从何处来?》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4-08-20 09:14:53  来源: 北京大学出版社  
 

  ​​书名:《中国人的淡定从何处来?》
  ​作    者:梁晓声
  定    价:43.00​
  版    别: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14年8月出版
  ​书    号:ISBN 978-7-301-24535-4/C.1023

  时下,民间和网上流行着一句话——羡慕嫉妒恨,也往往能从电视中听到这句话。

​​  依我想来,此言只是半句话。大约因那后半句有些恐怖,顾及形象之人不愿由自己的嘴说出来。倘竟在电视里说了,若非直播,必定是会删去的。​​后半句话应是——憎恨产生杀人的意念。​​

  确实是令人身上发冷的话吧?​​我也断不至于在电视里说的。

​​  不吉祥!不和谐!

​​  写在纸上,印在书里,传播方式局限,恐怖打了折扣,故自以为无妨掰开了揉碎了与读者讨论。​​羡慕、嫉妒、恨——在我看来,这三者的关系,犹如水汽、积雨云、雷电的关系。​​

  人的羡慕心理,像水在日晒下蒸发水汽一样自然。

  从未羡慕别人的人是极少极少的:或者是高僧大德及圣贤;或者是不自然不正常的人,如傻子,傻子即使未傻到家,每每也还是会有羡慕的表现的。​​羡慕到嫉妒的异变,是人大脑里发生了不良的化学反应。

  说不良,首先是指对他者开始心生嫉妒的人。由羡慕而嫉妒,一个人往往是经历了心理痛苦的。那是一种折磨,文学作品中常形容为“像耗子啃心”,同时也是指被嫉妒的他者处境堪忧。倘被暗暗嫉妒却浑然不知,其处境大不妙也。此时嫉妒者的意识宇宙仿佛形成浓厚的积雨云了,而积雨云是带强大电荷的云,它随时可能产生闪电,接着霹雳骤响,下起倾盆大雨,夹着冰雹。想想吧,如果闪电、霹雳、大雨、冰雹全都是对着一个人发威的,而那人措手不及,下场将会多么的悲惨!​​但羡慕并不必然升级为嫉妒。

  ​​正如水汽上升并不必然形成积雨云。水汽如果在上升的过程中遇到了风,风会将水汽吹散,使它聚不成积雨云。接连的好天气晴空万里,阳光明媚,也会使水汽在上升的过程中蒸发掉,还是形不成积雨云。那么,当羡慕在人的意识宇宙中将要形成嫉妒的积雨云时,什么是使之终究没有形成的风或阳光呢?文化!除了文化,还能是别的吗?一个人的思想修养完全可以使自己对他者的羡慕止于羡慕,并消解于羡慕,而不在自己内心里变异为嫉妒。

  一个人的思想修养是文化现象。文化可以使一个人那样,也可以使一些人、许许多多的人那样。但文化之风不可能临时召之即来。文化之风不是鼓风机吹出的那种风,文化之风对人的意识的影响是逐渐的。当一个社会普遍视嫉妒为人性劣点,祛妒之文化便蔚然成风。蔚然成风即无处不在,自然亦在人心。​​

  劝一个人放弃嫉妒,这种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劝一个人放弃嫉妒不是那么简单容易的事,没有点正面文化的储备难以成功。起码,得比嫉妒的人有些足以祛妒的文化。莫扎特常遭到前一位宫廷乐师的强烈嫉妒,劝那么有文化的嫉妒者须具有比其更高的文化修养,他无幸遇到那样一位善劝者,所以其心遭受嫉妒这只“耗子”的啃咬半生之久,直至莫扎特死了,他才获得了解脱,但没过几天也一命呜呼了。​​文化确能祛除嫉妒。但文化不能祛除一切人的嫉妒,正如风和阳光,不能吹散天空的每堆积雨云。美国南北战争时期,一名北军将领由于嫉妒另一位将军的军中威望,三天两头地向林肯告对方的刁状。

  无奈的林肯终于想出了一个主意,某日对那名因妒而怒火中烧的将军说:“请你将那个使你如此愤怒的家伙的一切劣行都写给我看,丝毫也别放过,让我们来共同诅咒他。”​​那家伙以为林肯成了自己同一战壕的战友,于是其后连续向总统呈交信件式檄文,每封信都满是攻讦和辱骂,而林肯看后,每请他到办公室,与他同骂。十几封信后,那名将军省悟了,不再写那样的信,羞愧地向总统认错,很快就动身到前线去了,并与自己的嫉妒对象配合得亲密无间。​​省悟也罢,羞愧也罢,说到底还是人心里的文化现象。

  那名将军能省悟,且羞愧,证明他的心不是一块石,而是“心”字,所以才有文化之风和阳光。​​否则,林肯的高招将完全等同于对牛弹琴,甚至以怀化铁。​​但毕竟,林肯的做法,起到了一种智慧的文化方式的作用。​​苏联曾有一位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因嫉妒一位音乐家,不断向勃列日涅夫告刁状。勃氏了解那无非是些鸡毛蒜皮的积怨,也很反感那一种滋扰,于是召见他,不动声色地说:“你的痛苦理应得到同情,我决定将你调到作家协会去!”那人听罢,立即跪了下去,着急地说自己的痛苦还不算太大,完全能够克服痛苦继续留在音协工作……​​因为,作家协会人际关系极为紧张复杂,帮派林立,似狼窝虎穴。​​

  勃氏的方法,没什么文化成分,主要体现为权力解决法。而且,由于心有嫌恶,还体现为阴招。但也很奏效,那音协副主席,以后再也不用告状信骚扰他了。然效果却不甚理想,因为嫉妒仍存在于那位的心里,并没有获得一点点释放,更没有被“风”吹走,亦没被“阳光”蒸发掉。而嫉妒在此种情况之下,通常总是注定会变为恨的——那位音协副主席同志,不久疯了,成了精神病院的长住患者,他的疯语之一是:“我非杀了他不可!”​​我认为,似乎也不能说当下的中国文化是最好的时期。​​与从前相比,方方面面都今非昔比。倘论到文化自觉,恐怕理应发挥的人文影响作用与已然发挥了的作用是存在大差异的。​​

  与从前相比,政治对文化的开明程度也应说今非昔比了。​​包容头脑中存在有“异质”文化思想的文化人固然是难能可贵的进步,但同样包容在某些人士看来有“异质”品相的文化本身也非常重要。我们当下某些文艺门类不要说人文元素少之又少,连当下人间的些微烟火也难以见到了,真烟火尤其难以见到。​​倘最应该经常呈现人间烟火的艺术门类恰恰最稀有人间烟火,全然地不接地气,一味在社会天空的“积雨云”堆间放飞五彩缤纷的好看风筝,那么几乎就真的等于玩艺术了。​​是以忧虑。


  来源:北京大学出版社

本版责编:姜舒

相关内容
  • 北京大学出版社坚守学术尊严 传播精神魅力  (2014.08.04 14:14:30)
  • 《最伟大的医生:传记西方医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4.08.04 8:25:40)
  • 心头一焰凭谁识 的历长明永夜时 叶嘉莹与《人间词话》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4.07.28 9:39:56)
  • 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保险业发展报告2014》  (2014.07.22 17:12:42)
  • 载体在变新闻传播规律不变《新闻的历史(第三版)》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4.07.15 11:21:43)
  • 《思维魔方:让哲学家和数学家纠结的悖论》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4.07.14 10:44:43)
  • 北京大学出版社《搞对价格 管好货币——中国开放宏观经济评论集》  (2014.07.07 10:34:47)
  • 北京大学出版社:《环境金融:环境风险评估与金融产品指南》 (2014.07.03 12:14:10)
  • 北京大学出版社《小国与国际关系》  (2014.06.26 10:21:23)
  • 北京大学出版社《光影之痕:电影工作坊2012》  (2014.06.19 16:19:30)
  • 更多...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