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寻味中国》重庆大学出版社 - 精品书摘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精品书摘
《寻味中国》重庆大学出版社
2014-08-22 11:17:24  来源: 重庆大学出版社 
 

  《寻味中国》◎作者:(美)林留清怡著 胡韵涵译 ◎重庆大学出版社 ◎2014年6月出版

    这是一个老外的舌尖大冒险,一个华裔女孩的美食寻根之旅。冒险之旅从北京的一所“既没有暖气,也没有量杯”的烹饪学校开始,到山西面摊和饺子馆做学徒工,再到上海外滩顶级餐厅向大厨学艺。作者以跨文化观察的方式,从中国人的餐桌看尽中国社会的风貌百态和时代变迁,以及美食如何慰藉人们的心灵。

    吃的是小狗啊。回家路上,我偏头痛发作——这是报应。

    “试试吧,都走到这一步啦。”小辛说,妈妈在念叨孩子一般的语气。她提醒我,狗肉可以促进人体血液循环。我灌下一杯啤酒,壮着胆子端起碗,小辛已经帮我盛了满满一碗汤和肉。我抿了一口汤,很浓,很顺口。又夹起一块肉,蘸了蘸配套送上桌的辣酱。这块肉论外观论口感,都像纹理很粗的羊肉。

    小辛用羊肉和狗肉做了个类比。为什么我能接受食用咩咩叫的羔羊,而乡下来的好斗的土狗怎么就不能吃了呢?

    “这个,大多数美国人与狗建立了特别的感情纽带,狗是宠物。”我说。中国也逐渐时兴养狗,吃狗肉吃得安心吗?

    “又不是吃自己养的狗。”小辛说。

    那么邻居养的狗你吃得安心吗?我差点儿就脱口问出来。不过,我想小辛也有她的道理。不管怎么说,我也碰到过吃鸡肉的养鸟人。

    不过,当经理告诉我这狗肉很嫩是因为这些狗养到四个月大就被宰来吃了,我终于受不了了。我吃的是小狗啊。回家路上,我偏头痛发作——这是报应。

    几个月后,我为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录制一段中国街头小吃的片子时,有人骗我吃下了一只串在竹签上的炸蝎子。然而,更严峻的挑战还在后面等着呢:我将要去评论一家叫做“锅里壮”的餐馆,这家餐馆专门用雄性动物的生殖器来做菜。中国人相信吃动物的阳具可以壮阳,正如那句中文俗语“吃什么,补什么”。

    第一个障碍就是找用餐同伴,之前,这从来不是个问题。我发出邀请之后,有的朋友闪烁其词:“我要去外地出差。”有的很直白:“真恶心!”只有中国朋友吉米胆子够大。吉米是已婚男人,在公关公司工作,他坦言自己在房事方面需要帮助。“男人工作压力太大,回家难免力不从心,”他问我,“我什么时候去接你?”

    这家餐馆离我的住处仅仅一街之隔——虽然是那种很长很长的北京街道,但我之前从来没有注意到。门面很不醒目,隔着深色玻璃看不出里面的名堂,好像放成人电影的小影院。不大的门厅连着一条走廊,通往一排包间,一位身着黑色细条纹西装的女人领着我们走进其中一间,里面放了一张带有转盘的圆桌。包间能保证私密,真是谢天谢地,我们多少放松了一点儿。

    在最后时刻,我又说动了另外两位朋友跟我们一起来。维克托在北京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他十分好奇,所以想来看看。和我一样,他听说吃动物阳具这回事儿也感到恶心反胃。乔恩是美国人,在北京住了八年了,娶了个中国老婆,富有冒险精神。“住了这么久,也该是时候试试了。”

    经理介绍说,这位穿黑色细条纹西装的女人是赵小姐。她一头挑染过的头发在脑后绑了一个马尾,看上去年纪不大,可那身西装为她增添了几分专业的架势。

    “营养专家在哪儿?”吉米问。我订位子的时候,经理告诉我,用餐时会有一位营养专家陪同并做讲解和指导。

    “赵小姐就是营养专家。”经理说。

    “你有资格证书吗?”我问。

    “按我们的标准她就是专家。”赵小姐还没有来得及开口,经理便抢先说。

    赵小姐事先准备好了一段简短的开场白。“人们对鞭的崇拜始于远古。”她的用词是“鞭”,比说“阳具”更有内涵。她声称,食用鞭不仅仅有益于男性,任何人吃了气色都会变好。我不禁猜想,赵小姐这光滑的皮肤,是不是得益于这家餐馆的菜品呢。菜单上的名目之广,包括马、鹿、羊和蛇的鞭,真是令我大开眼界。赵小姐拿出加拿大海豹的鞭,展示给我们看,只需花上400美金,这个带着两个睾丸的又干又瘪的小部件就归你了。

    赵小姐用中医术语给我们解释说,鞭是“温性”食物,因此最好在冬季吃,要是吃太多,就可能“上火”,甚至流鼻血。“可以说,一星期吃鞭不要超过一次。”她说。

    我认真地将她所说的都记录下来,想想那个不得不放下笔、拿起筷子的时刻就一阵发怵。


  来源:重庆大学出版社

本版责编:姜舒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