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画唐诗 台湾妈妈育儿经——《陪孩子画唐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书评园地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书评园地
画唐诗 台湾妈妈育儿经——《陪孩子画唐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吴丹
2015-11-25 11:15:46  来源: 解放网 
 

  一位妈妈陪着孩子读诗画画,本已是很美的画面,而有才情的台湾妈妈刘雨菡陪着有天分的女儿李怀殊边读唐诗边绘画,更是诗意美妙至极。无心插柳的过程,就有了这本《陪孩子画唐诗》的台湾妈妈的唐诗育儿经。

  画唐诗 台湾妈妈育儿经

    初次听说“有一位台湾幼稚园的小朋友把唐诗画了下来,想要出一本书”时,觉得也是在意料之中。现在的孩子们多才多艺,做父母的想要把孩子成长中的点滴记录下来作为纪念出书,也在情理之中。但出于“职业病”,我对“孩子带着什么样的心境、把唐诗画成了什么、父母对这本书的态度以及这本书又是什么样的?”却充满了好奇,不知不觉地带着专业的眼光去“挑剔”这本书。

  快乐鼓励想象力无穷

    从开始翻看《陪孩子画唐诗》一书中李怀殊小朋友画的第一首唐诗《登鹳雀楼》起,这一读竟欲罢不能,我又连着一口气看了第二首、第三首……感觉就像是闷热的午后喝了一杯从冰箱里拿出来的儿子精心制作的蟠桃汁,清爽、熨帖,整颗心瞬间安静了下来,让人不由得微笑。

    在《登鹳雀楼》这首诗中,我对孩子画的馒头山、飞翔的鸟儿、随意的涂色都很熟悉,那是他们的年龄特点。唯独对“黄河上浮出两朵莲花”产生了兴趣,我知道这看上去很突兀的、比例失调的莲花一定不是成人的想法。读了妈妈刘雨菡在文后的介绍,才恍然大悟。原来怀殊听过释迦牟尼佛出生时的传说,因而认为只要有水的地方,应该长出美丽的莲花。你想一想,这是一幅多美的画面啊?莲花,出淤泥而不染,这样的纯洁不正如孩子的内心吗?这么美好的想法也只有那么纯净的内心才想得出来。怀殊,这是一个有思想的孩子。更是喜欢这位不随意干涉孩子的妈妈,于是禁不住一口气读完全书。

    纯真大胆、自然脱俗、欢乐美好,是我对李怀殊唐诗画的深刻印象。我知道这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是多么的宝贵,这种美好就像他们的眼睛,纯洁无暇、清澈见底。这种美好,是我们每个成人曾经拥有过的,而随着人生的成长,大多慢慢失去了的。从这些画中,我能感觉到怀殊作画的心境是欢乐而美好的,刘雨菡,这位有情怀的妈妈,又是竭力呵护着孩子这么美好的纯真之心、想象力和创造力。

  无心插柳伴母女共成长

    在怀殊大班的时候,雨菡像所有的家长那样想引导女儿学习,她买回了唐诗唱诵CD,但发现孩子会唱诵却不解其意,于是便“试着解释文意直白易懂的《登鹳雀楼》,一边解说,一边拿起色笔在纸上画出诗中提到的山、水、楼的形状及关系位置”,妈妈画得简单而写意,却勾起女儿“画唐诗”的兴致。女儿无心的兴趣触动了妈妈的教育灵感,于是她开始“陪”孩子画唐诗,开启了女儿不一样的“创意诗画”之旅。这一过程仿佛是“无心插柳”,让大家羡慕不已。

    中国的父母都有“望子成龙”的愿望,而读书时却没有一堂课告诉我们该怎样教育自己的孩子,以至于育儿之路都是摸索着一路的坎坷和艰辛。

    怀殊的妈妈是一位热爱生活又富于教育智慧的母亲,她认为,“绘画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艺术并不难懂,艺术的首要价值是‘创新’,其次才是‘美感’”。而如果说在“创新和美感”方面孩子已经具有了一定天赋,但要孩子作为现代人理解古代的情感,又把能理解的“现实生活情况”来解释诗意,还要能画出有创意的诗画来,这绝不是一般的孩子和家长可以做到的。好在怀殊的妈妈非常了解自己的孩子,又有美术的技能,能够将女儿一时的兴趣持久化,并在陪伴的过程中找到了教育孩子的灵感——“生活化”与“现代化”,让怀殊“因此学会了让自己化身为主角,去感受、去经历唐诗所描写的各种情境”。

    这期间,也有着反复、失败和各种纠结,但他们最终坚持下来收获了成功。这个过程,与其说是怀殊的成长过程,不如说是妈妈雨菡女士作为一位母亲的成长过程。

  图书信息《陪孩子画唐诗》+《我的诗画本》作者:刘雨菡 绘画:李怀殊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订购) 

  推荐理由

    作者和编辑用尽巧思,将24首唐诗变成24个好玩的艺术创作,希望借由一本妈妈看的书和一本孩子玩的书,让亲子间有更多的话题和互动,开启更多家庭的陪伴旅程。

    本文原载于i时代报

来源:解放网 2015年11月18日

本版责编:金洋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