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读书,是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读书百法》江西高校出版社 - 书评园地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书评园地
读书,是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读书百法》江西高校出版社
李慧萍
2015-12-31 08:25:01  来源: 百道网 
 

【书评】杨绛老师说过——读书好比“隐身”地串门,要参见钦佩的老师或拜谒有名的学者,不必事前打招呼求见,也不怕搅扰主人,翻开书面就闯进大门,翻过几页就登堂入室,而且可以经常去,还可以不辞而别,或另请高明,然后遇见更好的自己。

《读书百法》订购
出版社:江西高校出版社
作者:刘堂江
出版时间:2015年10月

  阴雨连绵,我忍不住在满是雨滴的窗前打了个喷嚏。

昨日,一好友问我:“最近在忙什么啊?在读什么书?”当然前面的问句只是寒暄罢了。我想起了书哥推荐给我的一本书《读书百法》 ,当然了,认识我的朋友们都知道,《书里书外》前一段时间邀请了《读书百法》的作者刘堂江老师做客《书里书外》进行访谈。于是我便用轻松的语气告诉好友:“哦,书啊,最近在读《读书百法》,这已经是我第二次看这本书了!”好友又问:“《读书百法》?是写了读书的一百种方法?”不得不说我的好友都和我一样的聪明,不然怎么能是好友呢,玩笑下。接着好友没等我回复便又问我:“这样的读书方法有用吗?我觉得不爱读书的人试多少种方法都没用,就是看不进去,没有理由,你要知道,改变一个人的阅读习惯是很难的一件事,只靠一本书就能超越自己了?不能吧,呵呵!”我欲说无言,一时之间不知道该回复他什么。

我呆呆地想了一下午,每个人是否能在这本书里准确地找到适合自己的那一种读书方法呢?又该怎样去挑选读书方法呢?

傍晚时,我不得不求救于这本书,再次翻开了这本书,熟悉的“书魅文丛”策划者言立刻向我招手,她就像一位面容姣好的美女,她说:书是有魅力的。只看她的名字,我就已经开始喜欢她了,尽管我还不知道她的性格,她的内在修养,但是她使我想继续去了解她,多一点,再多一点!

书真的有这么大的魅力吗?

作为一名书虫,我深深地知道书的魅力所在,只要是好书,我都爱,请别说我见异思迁,花心不定,因为就像前言里说到的一样,书是我的第二生命。

你可以为了渊博,而阅览群书;你也可以为了装潢而置办群书;再者,你也可以为了消遣而读书。 我也想知道自己为了什么而读书。

小时候,是为了彩色的小人书能愉悦童年的自己;再大点,是为了赶潮流,总觉得别的小朋友能做到,自己也不能落后,小时候的想法挺幼稚;小学的时候,或许是因为厚厚的书本能博得别人羡慕的眼光,也就咬咬牙,逼着自己做一只无知的书虫。弹指一挥间,就从小不点升到了中学,初来乍到的年纪,别人与你交流的话题,也只是你看过某某书吗,往下说下去的也很少。 那时的我不经意间种下了“读书只看梗概”的“囫囵吞枣”式阅读。这使我的书屋里有越来越多的书,灵魂的书屋里,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书名,可是有用吗,当你垒砌起一座城堡,却发现里面空空荡荡,了无生息,这时,你还想住进去吗?此时,城堡对面有所老房子,一张桌子,一把凳子,还有桌子上烛火盈盈的蜡烛,顺着烛水流下的桌旁,有一个热乎乎的面包,现在城堡的主人陷入了冥想,一所空嘘嘘的城堡,还不如一个热乎乎的面包来的实在。有如鱼和熊掌,取舍,在于你心之所向,但能否权衡利弊,是你自己的觉悟。

得出这样的结论,我暗暗地为自己点了一个赞!于是我毫不犹豫地再次拿起这本书,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就好像是第一次读这本书一样,书中的每一种读书方法都令我叹服,令我频频点头表示赞同。

熟识我的朋友们都了解,我深爱着陶渊明先生和老舍先生,尤其是陶渊明先生,他文采出众,却甘心隐居深山。《读书百法》中怎么会没有他的读书方法呢?这不,书的第二页就写到了陶渊明先生的读书方法——不求甚解法。刚开始看到这个标题的时候,我也是一头雾水,什么?读书却不求甚解?那还读书干什么呢?读完了依然得不到什么呀!文中第一段写到了五柳先生的一句话:“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高中课本里就学过这篇《五柳先生传》,这句话我当然知道,可是,读书怎么可以不求甚解呢?再细看全文,恍然大悟。 

原来陶老先生提出“不求甚解”的观点,是有针对性的。他认为不必花很多的精力去研究没有价值的注释,而应注意读原著,领会原著的基本内涵。由此看来啊,如果将一顶“提倡粗枝大叶”的帽子扣在陶老先生的头上,就错了。陶渊明的“不求甚解”法虽然是有所专指的,但也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想想看,倘若不论读什么书都去“求甚解”,那你一辈子能读几本书呢?对有的书就可以“不求甚解”,翻翻便过去了;有的书,可暂时“不求甚解”,等到需要“求甚解”的时候,再“求甚解”。

这一方法适合读书抓不住重点的读者,有时我们在读书的时候,为了精读细读,盲目地将所有的文字都看进眼睛里,记在脑子里,这样的笨方法不但会降低效率,还会使自己更加的不知所云。看来陶渊明先生的“不求甚解”法还是很有道理的。

说到老舍先生,他是我喜爱的作家之一,并且老舍先生也写下了许多著名作品,有一部分作品还被选用在中学语文课本中,例如我最喜欢的《骆驼祥子》《茶馆》等。那么老舍先生平时的读书方法又是什么呢?在《读书百法》中,老舍先生的读书方法为结合法。顾名思义,结合法就是将其他有关这本书的知识结合起来再去阅读,用已知的信息去理解书中的内容。

读到这一方法时,我深有体会。因为我的职业是编导,有时候在拿到一本书要去做节目的时候,短时间要看透这本书几乎是不可能的,只能看个大概。这时候怎么办呢?我会先去查阅一些这本书作者的基本信息,和他写这本书的初衷,还有关于这本书的一些文字信息,了解了这些以后,再去看这本书,就觉得轻松了许多,也给自己节约了很多的时间。我不止一次跟好友说过申赋渔,他是我非常喜爱的作家,我拜读过他所有的书,见过他本人,他在我的第二生命中就像是我的“恋人”一样,我深深地爱着他的文字,沉浸其中,无法自拔(有点跑题了)。我记得当时我看他的第一本书的时候,完全不能理解他为什么前一章已经说过的事情,下一章还要再说呢,这不是车轱辘话吗?我读不下去了,我觉得我们之间有隔阂,做“情侣”不合适,因为我根本无法理解他,但我没有放弃。我查阅了他所有的资料,他的写作手法我也开始慢慢了解了,不过我仍没有急着开始读,而是先看了他的成长经历,了解他为什么写这本书,知道了这些之后,才重新开始读这本书。这个时候,我发现我居然读懂了,不仅如此,甚至还有些许感动。就这样,我在他的文字里,和他,热恋了。

我认为所有的读者,如果真的想读好一本书,读懂一本书,就要借鉴老舍先生的结合法。这样,阅读能力大大提升的同时,也会收获许多的边缘知识,何乐而不为呢?

在《读书百法》这本书中,我看到了一百种读书的方法,我有幸在书中找到了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一百种,总有一种是适合你的,不是吗?希望大家看完此书之后,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从而在书中找到自己第二生命中的“恋人”。

回到朋友提出的质疑上来,我给了他这样的答案:

“杨绛老师说过——读书好比‘隐身’地串门,要参见钦佩的老师或拜谒有名的学者,不必事前打招呼求见,也不怕搅扰主人,翻开书面就闯进大门,翻过几页就登堂入室,而且可以经常去,时刻去,如果不得要领,还可以不辞而别,或另请高明,和它对质。所以我觉得,读书不是为了拿文凭或者发财,而是使自己成为一个有温度懂情趣会思考的人。书虽然不能帮你解决所有的问题,却能给你一个更好的视角。读书影响潜在,它会在不知不觉中影响你的思考、逻辑、谈吐、与人共事等各个方面,读书多了,内心才不会决堤,因为人的情商累积和阅读有关。读书到了最后,是为了让我们更宽容地去理解这个世界有多复杂。读书,正是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喜欢读书,就等于把生活中寂寞的辰光换成巨大享受的时刻。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这是《读书百法》这本书的价值所在。它在帮助我们,遇见更好的自己。”

我一口气回复了朋友这么多话,我不知道他能不能理解我的话,希望他能理解吧,也希望所有看到我这篇文章的朋友们都能理解。

平时习惯了散乱的表达方式,这次换个风格吧,最后用禅中的一语来献给《读书百法》:

“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用心掌握无限,瞬间凝聚永恒”!

来源:百道网 2015年12月31日

本版责编:金洋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