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在辩论中找到共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优雅的辩论:关于15个社会热点问题的激辩》 - 书评园地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主页 > 书评园地
在辩论中找到共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优雅的辩论:关于15个社会热点问题的激辩》
曾俊
2016-03-16 13:35:36  来源: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订购

  《优雅的辩论:关于15个社会热点问题的激辩》的作者布鲁斯·N·沃勒教授在美国扬斯敦州立大学哲学与宗教学系任教,长年致力于道德哲学、生物伦理和批判性思维的研究,出版有《批判性思维》、《无责任的自由》、《自然选择的自律》、《慎思伦理》、《咖啡与哲学》等深受好评的著作。《优雅的辩论》全书共17章,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为批判性思维的综述,后半部分讨论美国当代社会15个热点问题,指出每个具体问题争议双方的谬误,强调它们存在的共识,鼓励人们以开放的心态达成妥协、寻求合作,实现建设性的对话。

  辩论的“六大黄金法则”

  在现实生活中,关于社会和伦理问题的辩论,往往是剑拔弩张、意气用事。为什么争论时,人们更容易走极端,而不是心平气和地讨论呢?其中可能涉及的因素众多,不过有几个因素却是十分突出:互联网和媒体的扩张使得人们更容易仅仅和那些与他们持同样观点的人交流,并且很少听到挑战他们信仰的言论。人们聚集在与自己观点完全一致的网站上,而反对这些立场的人将会受到攻击,他们的观点会被扭曲,因为没有人打算好好讨论,以正视听;“谈话类广播节目”在大举扩张,这类节目中,诋毁的和极端的声音通常更能吸引受众,带来的广告收益自然也多;新闻直播一般简短而肤浅,为了赢得观众,它们更加注重娱乐新闻而不是认真地采集重大新闻和进行分析。作者举例说,在某次市政厅会议上,一个大声辱骂的人比一个安静提出重要问题的人更有机会上电视;竞选所需的大笔捐款诱使人们妖魔化他们的对手,以恐吓潜在的捐款者:“奥巴马总统正在成立敢死队要杀死奶奶,请寄钱以阻止这一悲剧的发展”。

  关于如何改善对话氛围,《优雅的辩论》给出了六大黄金法则。第一,认真倾听。如果你想和一个与自己意见相悖的人进行真正的讨论,就得认真地倾听对方的发言。当你在倾听时,与你谈论的人就无需再用大声吼叫来吸引你的注意力,而是像交谈那样展开讨论;其次,只有通过认真倾听,才能理解到对方真实的观点和理由以及他对你所持立场的误解,为自己下面的阐述做好充分的准备。第二,不要随意贴标签。一旦你给别人贴上标签,就无法更深入地理解他们的理由,辩论就只能停留在表面上。第三,拒绝稻草人谬误。所谓稻草人谬误,是指曲解、夸大或歪曲论点或立场,以便让它们更容易攻击。当人们在讨论热点的社会问题或政治话题时,这种谬误出现的频率往往令人惊讶的高。比如,在对医疗改革进行辩论时,一些反对全民医疗保健的人宣称,那些支持全民医疗保健的人想要设立“死亡小组”,来评估每一个入院的老年人,并决定此人是应得到治疗还是处死。事实上,全民医疗保健提案并没有设立死亡小组,相反它是通过简化病人生前遗嘱的准备工作,从而使得病人增加对自身自由选择的控制。第四,跟稻草人谬误一样,人身攻击的谬误也极具破坏性。“你肯定是个法西斯分子”、“你肯定喜欢塔利班”和“任何同意你的观点的人都是愚蠢的”这些说法,虽然能满足一时口头之快,却不利于我们认真分析棘手的问题。第五,警惕折中的解决方案。不单是中间立场一般很难找到,还因为很多情况下,一个极端立场相比于折中方案更正确。《优雅的辩论》提到美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妥协方案《密苏里妥协案》,该法案允许奴隶制可以在南方继续推行,而北方则废奴。正是这一北方废奴派向南方人蓄奴派妥协的方案,延续了奴隶制的罪恶。第六,寻求对立观点中积极的一面。如果不是受稻草人谬误的蒙蔽,在大多数伦理争议中,多少都能从对方的看法中找到一些值得称道的东西。

  关于伦理问题“优雅的辩论”
  
  如作者所说,《优雅的辩论》的目标并不是为了解决我们面临的所有有争议的问题。在各个群体秉持不同价值观的情况下,一些争议很难找解决的方案,有时连共识都找不到。但是,当人们认真地倾听对方,搁置稻草人谬误与人身攻击,并试图真诚地理解对方的担心和理由时,共识也许可能会在不经意中发现。书中围绕美国当代社会15个具体问题展开辩论,先是介绍每个问题的稻草人谬误以及双方存在的共识;然后,展示双方各自的支持或反对的理由;最后由作者对双方立场做出评判以及提出一些题目引导读者进行批评性思考。这些极具争议的热点问题包括有,堕胎、死刑、安乐死、同性婚姻、移民、动物权力、警方欺骗、陪审团否弃权、毒品合法化、传承录取、宗教与国家的关系、爱国主义、言论自由与规范和企业责任等。

  相比于政治、社会问题,有争议的伦理问题,往往更难找到妥协的办法。为此,作者专门列章介绍在他看来其实并不是很有帮助的伦理方法和探讨一些有用的伦理应对模式。他认为,作为研究伦理问题的方法,伦理利己主义和文化相对主义以及神学唯意志论几乎没有什么借鉴作用。伦理利己主义指人们应该做符合自身狭隘利益的事,它有两种变种,一种是声称每个人都应该严格出于个人的最佳利益行事的普遍伦理利己主义,而另一种个人利己主义则认为,我应该只为我的最佳利益行事并且其他人都应该努力为我的利益服务(而不是为他们的利益);而文化相对主义提出的伦理主张则是:所有的价值观在文化中是相对的,正确的行为永远是被其所属的文化认可的行为;神学唯意志论却认为除了某些不容置疑的权威,几乎没有别的其他道德来源。事实上,这三种伦理方法都存在严重的缺陷。不说个人利己主义有多么让人厌恶,就是普遍伦理利己主义也难以回应为什么每个人都应该无视他人的利益而追求自己的利益?文化相对主义也遭遇到这样的质疑,一种文化有时可能很可怕,比如允许甚至提倡奴隶制的文化。另外,文化相对主义还拒绝任何对文化进行道德改革的努力,因为在它看来,每一种文化的价值观对该文化来说在道德上都是正确的;至于神命论,肯定是阻止了任何我们对自己道德观点的反思,这样也就不再有可能就伦理问题展开“优雅的辩论”,而是陷入妖魔化对方的境地。

  在反驳了上面三种没什么用处的伦理方法之后,作者认为康德“永远按照你认可成为普遍的规律的准则去行为”(你的行为方式可以要求每个人都按照你的方式来行事,你的行为可以确立每个人都会遵守的普遍规律)这条原则,可以当作讨论伦理问题的最佳指南。除了这一有用的原则,《优雅的辩论》还说到亚当·斯密的建议,“从一个公正的观察者的视觉来分析自己……告诉你那些情感在道德上是值得的”,甚至还套用约翰·罗尔斯的“无知的面纱”——摆脱所有的利益和偏见来看待伦理问题和伦理原则。其实在面对伦理问题时,我们也经常会纠缠于理性与情感的抉择,上述的康德、亚当·斯密是各选一边,但作者却希望能找到“理性与情感的平衡点”,情感应该被仔细审查,而且如果它能经得起这种审查,说明它们就是值得的。当然,作者也没有漏掉功利主义、美德伦理学,功利主义在社会公共政策的辩论中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而美德论虽然通常是针对个人,但也可以扩展,用来处理更大规模的社会问题,像要求我们个人那样要求社会、国家变得更加美好。书中所探讨的15个热点问题,跟社会伦理关系最紧密的应该是堕胎、死刑和安乐死。可以看到,这三个问题中辩论双方都不乏稻草人谬误与人身攻击,但也不缺少共识。比如大多数反堕胎者和大多数合法堕胎者的共识是:第一,女性的权利应该受到尊重:女性应该和男性拥有平等的权利,女性不应该成为强奸、性虐待和性骚扰的受害者;第二,每个人都同意应该尽可能减少堕胎。

  在《优雅的辩论》中,我们看到作者一以贯之的是强调稻草人谬误使得辩论各说各话,相互指责,他也对每个热点问题讨论双方的稻草人谬误一一作了介绍;另外,就是一再指出理解对方至关重要,在理解基础上才可能找到共识。关于社会各种热点问题,争议并不会那么容易平息,辩论将不断发生,而“辩论的真谛不在于辨明是非曲直,而在于缓和言论,避免曲解;辩论的最高境界不在于输赢高低,而在于发人深思,以开放的心态达成妥协”,这就是《优雅的辩论》一书的宗旨。

  本文原载于《深圳特区报

来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本版责编:金洋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发送新闻 打印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