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购)
中国政府已经注意到政治软实力在中国崛起过程中的重要性。政治软实力的增强,有助于大幅提升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友好关系,有助于减少中国面临的国际体系压力。在中国加速崛起的时期,研究价值观对提升软实力的作用是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任何传统的价值体系都不可能永远适用于不断向前发展的历史时代。我们不应原封不动地依据古代的“仁、义、礼”来指导我们的崛起政策,但是借鉴其优秀成分,将其现代化,并创造出超越美国“平等、民主、自由”的价值观,则是可能的而且是有意义的。以“仁、义、礼”三个概念为基础,结合平等、民主、自由的观念,创造出由“公平、正义、文明”三要素构成的道义价值观也是有可能的。
以“公平、正义、文明”三要素构成的道义价值观,具有较强的普世性。首先,这三个概念的内涵与“平等、民主、自由”的概念并不对立,而是包含与超越的关系。其次,这三个概念与任何宗教文明都不发生冲突。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宗教已经成为弱势群体的代表和保护者,公平、正义、文明这三个概念对宗教信众是有吸引力的。最后,这三个概念在国际社会已经有了许多实践基础。例如,发达国家每年拿出07%的GDP承担援助发展中国家的义务是公平原则的规范,不承认通过军事政变上台的政府体现的是正义原则的规范,禁止在战争中使用生化武器则是文明原则的规范。
道义现实主义认为,任何一种价值观之所以能够成为世界主流价值观,都是以倡导国自我践行该价值观并取得成就为前提的。中国领导人已经意识到中国以身作则对于建立新国际规范的重大作用,在提出要以包容的思想进行国际合作时说:“这些理念,首先我们自己要身体力行,使之成为地区国家遵循的秉持的共同理念和行为准则。”平等、民主、自由的价值观之所以能在国际上流行,这与美国自身的国内实践直接相关。在提出建立公平正义的国际规范的同时,中国领导人还提出:“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决不能让不公正的审判伤害人民群众感情、损害人民群众权益。”这种政策实际上是把公平正义的价值观同时用于指导国家的内政和外交,这就使得中国提倡的国际规范与国内践行的社会规范一致起来,这也为中国在国际上建设公平正义的国际规范奠定了国内基础。
致富光荣在改革开放初期提出来是有一定意义的,但长期推崇它实际上就是一种拜金主义的价值观,把财富量作为光荣与否的社会标准,这与世界上任何传统文明的价值观都格格不入。这种价值观与国际关系民主化以及“和谐世界”的观念也缺乏一致性。当中国将公平、正义、文明作为一个成体系的价值观用来指导自己的内外政策时,不仅避免了内外政策价值观基础的不同,也可有效增强中国的软实力,提高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和号召力。
道义现实主义认为,建立和推行道义价值观是以本国的成功为必要条件的。“东施效颦”的故事暗含着一个客观规律,即弱者效仿强者,失败者效仿成功者,民众效仿精英。这个规律在国际政治中的体现是,主导国的价值观将被多数中小国家效仿并成为国际规范的思想基础。中国今后的成功与否在于中国能否不断地改革,而不断改革靠的是政府领导改革的能力,因此如何长期保持中国政府持续不断的改革能力,特别是建立公平、正义、文明社会的改革能力,将事关公平、正义、文明的价值观能否成为国际社会的主流价值观。 道义现实主义认为,公平、正义、文明是高于平等、民主和自由的价值观,如果中国在传统仁、义、礼的基础上建立起这种价值观,就有可能建立起新型的国际规范。然而,需要提醒读者的是,道义现实主义并不认为价值观决定着中国崛起能否成功。中国能否成为世界最强大的国家和中国崛起能否建立新的国际规范是国际格局变化和国际规范变化这两个性质不同的问题。只有两者都改变,国际体系才会发生类型变化。需要再次强调的是,道义现实主义认为,中国崛起成功是中国建立新国际规范的基础,如果中国不具备超级大国的实力,任何新的价值观都改变不了现有的国际规范。简言之,价值观是在超级大国实力的基础上发挥国际作用。
本文摘自:《世界权力的转移》
来源:北京大学出版社
|